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初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在课标中特别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这一理念提倡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发现数学知识及数学规律。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合作意识,增进团结协作精神。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课程标准又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意识。现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见解。
  一、创造开放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合作学习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并在交流和合作前创设一种能激发起他们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景。
  数学开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情境来源于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创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合作和交流的愿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学习小组成员个体素质的提高到学习小组全体成员素质的优化。创设开放的学习情境,培养了团队精神,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量,增进了认识和理解,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創设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许多教师把合作学习简单的理解为3到5人在一起学习,这种合作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只是流于形式。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自发产生的一种合作愿望上。所谓合作意识,就是学生在遇到困难而无法独自解决时,发自内心的一种求助心态,这样引发的合作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为了解决问题而主动去交流、沟通,在合作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什么情况下学生才会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呢?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首先播放一段繁忙的交通路口的录像,让学生分别数出一分钟内从这个路口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货车及摩托车这四种车的辆数,学生们开始各自数起来,忙得不亦乐乎,但最后所得的数据却多数不同,有的甚至悬殊极大,这不由使学生们相互怀疑起来,同时也发现自己根本忙得数不清楚了。经过短暫的交流后,有的学生提出把那段交通路口的录像多放几遍,有的提出采用慢放的方法,有的则提出了4人为一组,每个人数一种车辆的合作方法,这种方法自然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简单而合乎情理,提出的问题也很实际,学生之间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多向交流,既达到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因问题而产生合作需求的意识。
  三、渗透德育,培养合作精神
  团结合作是一种优良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应该从小抓起,从最简单的做起。在数学课堂中应不失时机地渗透此项德育内容,使学生领悟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上述的案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的启示颇多,如怎样统计数据更方便准确,怎样分组合作效率更高,还从合作学习中懂得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另外,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后进生不太受欢迎,往往被其他同学排斥,但在这堂统计课中因要数四种车的辆数,每4人一组的合作方式缺一人都不行。这位教师从另一个角度关注着学生的差异,并在无形中给学困生以帮助,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的方法,还明白了合作学习需要相互帮助的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大班额下的合作学习,更应为每个学生创造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增进友谊和集体荣誉感,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智育、德育效果。
  四、创设启发式引导,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不断出现,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先生亦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关键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的数学教学离不开合作学习,而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正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摸索。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的实战经验,阐述了在项目管理中的五个比较典型的难点,并在分析难点的基础上对开发商提出了七个具有针对性的开发管理建议,旨在与业内相关人士探讨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上一些难点的解决方法来为项目减少管理难度,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效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管理难点;项目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操作固有模式。但是,部分具有一定开发规模,具备同时实施多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数学的语言、思想和方法需要通过阅读来感知,理解,进而学会运用。“数学阅读”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苏联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数学语言包含着除文字以外的符号,数字,关系,空间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数学独具的特色呢?  关键词:读的意义;读的内容;读的方法;数
摘 要: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帮助孩子获取外界有益的信息,开阔他们的眼界。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能力也是一个锻炼。再加上现代社会逐渐向着高速化发展的同时,人们阅读习惯的缺失,所以更有必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加强阅读教育的培养。但是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状况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现如今的小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对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高职英语教学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中心。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学生需求入手,结合
语文教学方法是一般的教学方法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方法除了具有一般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繁杂,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也相对复杂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的脉搏,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用语文学科的内力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笔者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注重从学生的成长进步、终身
期刊
优快钻井技术是包含技术装备、钻井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新疆某地区4组丛式井组为例,分析了实现优快钻井技术的若干有效措施。 Excellent drilling
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诞生的时间距今已经几十年,其最初的理论是来源于上个世纪的美国,这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廣泛的应用价值,是具有普遍应用前景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核心的内涵是在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学习实践作为基础,学习者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彼此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学习不仅强调了学习的“自主”,同时也关注了“合作”,合作是建立在学习个体的自主性充分发挥的合作,自主是建立在生生
期刊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图表新闻在报纸上的运用日益广泛,作用日益增强。在重点报道和关键节点,巧妙地运用图表新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在长期的报纸编辑工作实践
期刊
近年来,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日益蓬勃,学生党员队伍日趋壮大,已成为基层党员队伍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同时,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