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bbish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声乐知识,比喻法成为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将抽象难懂的声乐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经常使用学生身边所接触到的事物来进行比喻,使学生在学习声乐时豁然开朗,达到“顿悟”的效果。致使他们学习声乐的兴趣也越发浓厚,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
  关键词:比喻法;声乐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比喻法在声乐界早已出现,且十分适用于音乐教学中比较抽象难懂的声乐教学。想要让年龄较小的中职学生学懂声乐知识,不仅需要教师在讲解时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法;也需要学生将比喻法运用到自己日常的声乐练习中去。通过教师如“开嗓”的训练、气息的运用等知识体系的讲解,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将“比喻法”运用到融会贯通、炉火纯青的地步,学生的声乐学习才能得到提高。
  一、比喻法的定义与作用
  比喻法通常是借助与本体有相似之处,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且大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进行比喻。在比喻时,常常運用“好像”,“好比”,“仿佛”等词语进行“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连接。不同种类的歌曲对演唱时的柔和以及清晰程度的要求也不同。而到底需要使声音柔和到怎样一个程度?清晰到怎样的地步?都是很难界定的。但如果教师只用专业术语,则会显得晦涩难懂。又或者教师只是对学生一昧的强调“要柔和一点,要清晰一点”,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练习效果也并不好。教师运用比喻法就能使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演唱歌曲时,对声乐的要求是清晰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说“这个地方的声音要像风铃碰撞时一样轻”。如果根据歌曲的要求,对声乐需要的是沉重而缓慢的,教师则可以说“这里的声音就像敲钟一样,慢一点,低沉一点”。除了声音训练,还有呼吸训练同样也可以运用比喻法。将抽象的声乐知识形象化,学生就能很好的在课堂中掌握学习的尺度。[1]知道怎样去模仿,以及模仿到怎样的程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使枯燥难懂的声乐知识变得形象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比喻法运用于声乐教学的策略
  (一)找到合适的喻体
  比喻法需要有合适的喻体,才能在比喻时将声乐知识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而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喻体,只是将有些相似但道理却完全相反的事物作为喻体,则会出现误导学生的情况发生。这也对以后学生的声乐学习产生很大的误解,从而使学生在声乐方面得不到突破。因此在进行声乐知识的讲解时,尽量找一些与本体相贴合的语体,或者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进行比喻,使复杂的声乐知识简单化。[2]如,在唱歌时需要进行“开嗓”训练,“开嗓”训练能使鼻腔处于开放状态。打开喉咙,有利于疏通呼吸道,建立起发生通道,这是唱好歌的基础。然而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将嗓子完全打开,因此会发出诸如:到底什么是开嗓?怎样才能完全开嗓的疑问。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比喻法”努力张大嘴打哈欠,就感觉像有一个苹果塞在嘴里一样,这样简单的一个比喻可以使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变得简单,也可以使训练更高效。
  (二)多学习、多思考、多训练
  除了比喻时所运用的喻体要形象,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学习,多思考,多训练。音乐的题材多种多样,而所涉及到的声乐知识更是多种多样。但不管是哪一种音乐类型,它们都具有动人的情节,充沛的情感。[3]而这些音乐中的声乐技巧更是巧妙多样,但大部分中职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音乐的情感因为条件限制或历史原因还有很多没有体验过。例如,在演唱歌曲《天蓝蓝》时,结尾的“哎”字要弱唱。如果对声音的控制把握不好,则会使歌曲“变味”。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把高音比作一根头发丝,声音细长连绵,把高位置的弱音比作是针眼。要想准确的唱出“哎”,则需要想象头发丝穿过针眼,这样才能在演唱时,控制住自己的声音。使学生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感情。通过比喻法让学生学着去比喻,在比喻中思考,认真感受当中所蕴含的感情,并加以练习,领会声乐知识。
  (三)建立学习运用“比喻法”的意识
  比喻法除了需要老师讲解,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运用,只有学生在唱歌时主动的运用比喻法,才能突破遇到的困难,真正理解到声乐知识的精华所在。例如,用鼻腔发出m音来进行“哼鸣练习”。学生就要自主地运用比喻法想象自己的声音是在“过桥”,且到达桥拱的顶部的感觉。训练时将自己的声音集中在眉心部位,就像一个人站在最高点,身体各部分会有轻微震颤。“哼鸣训练”也要找到眉心部位的震动感,即头腔共鸣焦点。用心感受鼻、齿、唇、轻微的震颤。就像在桥拱最高点的人要保持平衡一样,极力使自己的气息保持匀、慢、稳。只有这样,才能在扎实的音乐技巧上,通过控制声音高低、长短、强弱的变化,再结合优美的旋律。使声音呈现出流畅、圆润、集中的状态,唱出婉转动人的歌曲。
  三、结语
  由此可见,在运用比喻时,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声乐知识以具体生动的比喻展示给学生。如:怎样保持气息的稳定?怎样更好地形成共鸣腔?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使难以触摸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加上学生的勤奋学习,多加思考,努力训练。在日常的声乐练习时,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法不断地进行摸索,寻找到声乐知识与喻体相似之处,就会使学生在声乐学习方面突破自己之前的瓶颈期,产生质的飞跃,提高声乐教学效率,从而使声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孝敬.浅析高校声乐教学的演唱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2020,000(002):134-135.
  [2]王琳.声乐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策略探讨[J].江西化工,2017,000(005):215-216.
  [3]李思思.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探讨[J].艺术品鉴,2014,000(012):140-140.
其他文献
摘要:线描写生在流畅的线条中对现实美术意象进行平面和空间再现。在线描写生中可以提高学生对外在物体的感知能力,如大小、形状、透视感和比例感。在线描写生的素材选择中,多数以静物为主。笔者在教学中,选择静物进行外在道具的搭配,进行“主题”融入美术教学,更好帮助学生体验到美术教学中,还是有生活踪迹,同时还有着丰富的品格内涵。在进行“主题”线描写生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格。
期刊
摘要: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已经处于一个成熟阶段,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通过班级管理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构建一个友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其次,在班级内部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设置一些奖惩制度,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最后,教师和家长要进行一个有效的沟通,做到家校共赢,给学生一个创建一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也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引入到我国校园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在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学科成绩,更重要的是希望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新型教学氛围的环境下实现全面发展,进而真正达到扩展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教学;应用策略 
期刊
摘要:课堂上的政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课程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思考和运用学科知识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但是,高中生很难积极探索政治知识,而且他们容易出现认知错误,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且无法发挥自己的全部主动性。为此,政治教师要求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并通过课程问题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政治;提问技巧;教学浅析  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使语文课堂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已经逐渐成为教师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对课堂提问的认识,进一步重视起课堂的提问实施。本文将结合笔者的课堂提问经验总结和积累,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期望可以更为有效的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促進语文课堂教学总体效益和质量的不断跃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期刊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中,学前教育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素質教育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使幼儿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如何使用有效的工具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特殊的策略,以教育孩子们在学前教育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学前教育;培养;生活习惯  
期刊
摘要:当下,学生越来越追求自身在个性化方面的发展,基于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也逐渐地出现在了教育中。初中美术教师在展开知识的教学时,自然需要充分地关注学生在个性化方面的发展需求,依据学生比较个性化的能力,展开对学生的教学和指引,以促使学生在拥有较好的美术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就是一种市场导向型、职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教师要进行实训课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并通过课程理论优化设置,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实训教学; 改革探索;  便捷性与灵活性是计算机的核心优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联系,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让人们的日常活动变得更加便利。这也
期刊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该时期正是学生身心素养快速成长阶段,学生在这个时期很容易被社会上多种不良因素所影响,严重阻碍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而在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引导者,对学生思想具有一定约束作用,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在现阶段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管理观念较为陈旧,
期刊
摘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发展历程的文化国度,有着很多优秀文化等待继承和发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内容的衔接是最为紧密的,语文素养和民族传统文化可谓是相融合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实现民族传承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课标;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融入教学  一、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