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考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shiyij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书法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已存在近二千年。书写风格、类型和字体远远多于欧洲,碑刻、拓本及其释文不计其数,传统学派乃至当今学派的语文学家对于古文字学研究的非同寻常的喜好与热忱。
  【关键词】书法艺术 风格演变
  「中国书法」这一概念首先是指用墨题写在纸上的字,中国书法史上的古典时期刻在石上的书作并不少于写在纸上或绢上的书作,它指的是手工创作的一切象形文字符号。因此,中国艺术学家实际上将一切碑刻文物都纳入这一概念,从殷代(公元前二OOO年中叶)的甲骨到唐代的四大书法体制的建立,从美学的观点来看,书法是具有独特的审美性的艺术。
  1.甲骨文只是象形符号
  最早的文字据记摘是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抽象符号文字,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甲骨文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占卜和祭祀,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由占卜师来占卜,占卜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由于恒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因此被考古学家命名为甲骨文.
  2.大篆小篆的演变规范了汉字的结构
  按照最早的书论,书法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已存在近二千年。书写风格、类型和字体远远多于欧洲,碑刻、拓本及其释文不计其数,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字体整齐蝣秀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文字的书写也具有从上到下,由右到左的这样一个书写顺序,而后大篆作为一种新兴字体被不断的完善着。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细观李斯的《绎山刻石》,已初步具备了汉字的结构特征,圆润、流畅、有力度;虽然还没有笔画的粗细,呼应等各种变化,但对于大篆来说,书法发展到这一地步,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隶书的出现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文字的要求也提升了,文字不再仅仅是记录的作用,它的审美性也被逐渐展示出来。由此,隶书的出现和演变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经过变革的隶书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大气、笔画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尖挑出锋十分清晰,燕尾极为精彩,由此称为蚕头燕尾,形容隶书所具有的笔势变化已经具有书法的初步特征。也可以说,隶书是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此之前并不能称为真正的书法,在此之后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隶书所具有的轻重、浓淡、虚实、抑扬、顿挫、呼应等,使汉字气韵生动从而具有书法艺术独特的美。《韩敕碑》,永寿二年(156)刻,在曲埠孔庙,此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此碑对以后唐代楷书的形成影响很大.而《乙瑛碑》书写流畅,书势气韵沉静肃穆,典雅秀丽,为后人范写的极好摹本。
  4.行草的演变打开了书法艺术的新篇章
  经历了时间的推移,隶书被文人们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先后出现了行书和草书的演变。说到行书不得不提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手稿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串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由此称《兰亭序》为神来之笔。索靖是西晋时期敦煌龙勒人,在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以善写草书知名于世,尤精章草(隶书草化后的书体).索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是相当雄厚的,历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因此,书法发展到这个时期,字体的抑扬、顿挫、浓淡、虚实、前后、呼应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从多的变化,也就是说,书法艺术已经具备了独特的审美性和艺术魅力。
  5.盛唐的高度文明带来了书法艺术的全盛期
  书法艺术在唐朝这个伟大的时代达到全盛期。在楷书方面颜真卿是中唐时期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据传颜真卿对书法有着执着的追求,他观察屋檐的雨漏产生对字体的理解,经过多年的揣摩,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创圆笔,他的书法被后世称为“颜体”。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颜真卿所作的《多宝塔碑》及《勤礼碑》是楷书中的典范,字体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神采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笔法.颜真卿《祭侄文稿》是行草墨迹,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唐朝还有一位著名的楷书书法家欧阳询他的《九成宫格》字体俊秀,抑扬顿挫,注意整体的呼应关系也是楷书中的精品。唐代大书法家怀素,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怀素的狂草不仅大量使用圆笔圆线,而且运用了圆笔圆线组成的圆形字.怀素浪漫主义的夸张,巧妙的创造,其书法的外形以达到以圆破方,化方为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6.书法艺术的延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经历了千年的文字演变书法艺术的发展到唐代以后就奠定了四种基本的字体形态。书法艺术此后出现了两位较有名的行书书法家。号称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贴》为苏轼所写,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而另一个是米芾,他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筋骨、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很多书法家将书法与绘画融合,以诗入画,体现着诗、书、画、印四者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画。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简史》
  [2]卡冈·希尔图辛娜《研究东西方文艺美学的方法论原则》载《文化体系中的艺术》列宁格勒,一九八七年版一二六页
  [3]卡普尔《美术字的艺术美》莫斯科,一九七九年版,十八、二十三页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不仅要从社会文化、教育体制、课程建设等方面来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关注体育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那么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体育课堂 创新能力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伏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能力才能被激活,从而释放出来。问题意识是
摘 要 为了加强中专体育生立定三级跳远的力量训练,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综合法、实验方法并结合运动训练实际,对合理的力量训练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合理的力量训练,对提高中专体育生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生 立定三级跳远 合理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立定三级跳远训练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力量不仅可以克服阻力,使物体产生位移,而且能使物体产生巨大的位移速度。力量素质的好坏
中学体育,承担着青少年关键时期教育教学任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下,其教育理念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新的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它提出在教学中应因地  制宜、结合实际,确立改革思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位置。  一、体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体育教育历经几次改革,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期刊
【Abstract】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is influenced by plenty of elements, such as the hard word of students, interest, motivation, the assistant of teachers and so on. The perform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的过程,它更是体育学习的过程;初中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不一定喜欢体育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课堂上运用了学生自主管理学练的新举措,变教师课堂全控为给学生留有学练的时空;借助学生自我管理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通过实施后我们的体育课发生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得到我们学生的喜欢,学生的学练积极性非常高。  [关
摘要: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学生篮球选项课中任意两班设置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篮球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游戏教学法能提高高校学生的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高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篮球选项课;高校学生;游戏教学法  在篮球教学中合理地安排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又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扼杀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体育教学课堂。  一、激发兴趣,首当其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都知道,体
期刊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新课程改革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体育课堂教学应实现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创新 教学 体育 兴趣  随着课程改的深入,在课堂内容设计、结构安排、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