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没有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61-01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发挥出一种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就像一个桥梁拉近了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使学生们学习的动机由认知需要而上升为情感需要,同时也使我们教师的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了职责需要。
  然而,很多老师在说到和谐师生关系时,总是认为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其实,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双向关系: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下面我就以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纪实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构建和学生的良好和谐关系的。
  案例
  “怎么还不回家?每天都是你拖拖拉拉。”对着教室里的这个目光呆滞、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我大声呵斥着。话音刚落,只见小孩子的泪水如骤雨般不断线的直往下落,身体像是疲倦了,亦或像是瘫痪了,一动不动的趴在桌上抽泣着。是我伤害了他?还是他有无人诉说的苦衷?要知道,以前他也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呀!
  我轻轻走过去,抚摸着他那枯黄且又油腻的头发。
  “你怎么了,老师说重了?或者你有什么委屈?可以告诉我吗?”我小声对他说。他沉默着,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我依着他轻轻坐下,双手将他搂在怀里。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内心里充满了悔恨与内疚。桌面上,一张皱皱巴巴的作业纸上歪歪斜斜的写着:
  亲爱的妈妈:
  我想你了……
  这显然是一封写给妈妈的未完成的信。幼稚的字迹在泪花的侵染下已经完全模糊了。我没有去拿那张纸,我怕弄碎他的梦里仅存的绿叶。突然,他将我抱住了,那么紧。母性的力量点燃了我,我轻轻拍着他的后背,轻轻晃着。不一会儿,他睡着了,啜泣声里,不停的喊着妈妈。看着窗外那些来接孩子回家的妈妈,我突然想起来了:他的妈妈不就是前两天才出去的吗?临走时,还特意来看了不舍的孩子。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自责再一次刺扎着我的灵魂。是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掐断了他的思念;是我,在没有清楚原委之前阻断了他对爱的渴望。
  他醒了。“对不起,是老师错了,你想妈妈了?”
  “老师,我想妈妈。”说着说着,豆大的泪珠哗哗的流了下来。我的眼圈也跟着红了。原来,他爸妈经常出门在外,偶尔回家也只是待几天。为了生计,他们只能把孩子交给年迈的母亲照顾。
  我给孩子的姥姥打了电话之后,将他领到了我家里。烧了热水,找来我孩子的衣服给他换上。此刻,久违的笑容堆满了他的双颊,我也笑了。令我意外的是,我的孩子也很快的接纳了他。他们一起开心的摆弄着积木,仿佛是在搭建他们心灵的乐园,仿佛是在构筑他们理想的港湾,仿佛是在无声的诉说着他们自己的未来。我赶紧拴起围裙,“我要给他做一顿丰盛的美餐”。我自言自语道。丈夫也回来了,我边说边做,他也乐不可支,加入到了爱心盛宴的行列。厨房里,锅碗瓢盆一齐奏响了温暖的乐章。
  没过多久,开饭了。我的孩子被桌上的菜肴深深的吸引了。“妈妈,我很久都没有吃过你做的红烧肉了。”他转过身去,抱着我的那个学生,调皮的吻了他一下,“谢谢你,哥哥。是你让我又可以吃红烧肉了。”那个孩子愣住了。我一把把他拉过来,摁在我旁边的座位上,我们开始吃饭了。席间,两个孩子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夹菜,其乐融融,好不和谐。满嘴是油的他们甚至开始了吃肉比赛。
  从那以后,孩子对我亲近了,不管我在那里,只要他看见了,总要跑过来和我亲热亲热,以前那个郁郁寡欢、蓬头垢面的孩子不见了,出现在校园里是一棵活蹦乱跳、充满阳光的希望树苗。每个周末,我都要把他叫到我的家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在孩子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以后,我决定引导他多读点课外书。一次,我将他领进了我家的书房。我想试试他,看看他是否会对书籍感兴趣。于是,在他还在意外的时候我悄悄地离开了。约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轻轻的走到门口,透过门缝,我看见他正读得津津有味。我高兴极了。我从书架上拿出了两本书送给他,一本《小学生创新作文》,一本《格林童话》。他将其视如珍宝,捧在怀里。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一个急促的身影间闪到了我的眼前。是他,我的“孩子”。
  “妈妈,我得奖了。我获得了小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鲜红的获奖证书熠熠生辉,泛着晶莹的光泽。
  他哭了。
  案例分析
  对于教师来说,热爱学生是一种理想、信念,同时也受到自身的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的支配,是一种富有理智情感表达;但学生对于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则是对教师爱的回应,是一种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的表达,相对而言更加富有情绪色彩。
  因此,我认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点在于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让爱充满内心,用教学的艺术武装我们的灵魂,当你拥有了优良的人格魅力时,自然会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只有这样才会使你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口县龙田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促进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目前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高等师范学校领导及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和对策分析进行了检讨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对策分析  中
期刊
作者简介:彭丹(1991.01-),女,贵州织金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心理辅导谈话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以及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心理辅导谈话不仅仅是心与心的交流,更是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谈话主题的“认同”。文章从肯尼斯.伯克的“认同”理论出发,探讨分析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实现“认同”的技巧,对辅导员的工作起到
期刊
作者简介:季翊(1986-),女,山东济南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  摘要:英语存在句教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进行的课堂教学十分必要。任务型教学法以其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做中学原则,能有效帮助学生建构存在句的语法体系,促进其语言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存在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作者简介:杜家伟(1976.10-),男,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04-01  2010年3月,我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经反复论证开始建立,6年间,面向全体学生共选拔出七届计375位学生校长助理,协助学校完善各项工作,其制度本身也在不断优化,从个人负责制逐渐过渡为团队合作制。如今
期刊
摘要:高校宣传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高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它直接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宣传越来越重视,中办、国办专门针对高校宣传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的文件。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以下简称翰林学院)的宣传工作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校党政中心工作,以为学校教育的
期刊
作者简介:李迎春(1971.10-),男,江苏徐州人,副研究员,陶瓷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党政管理。  邓举青(1982.05-),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陶瓷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陶瓷艺术。  摘要: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学院党总支把握主题,创新载体,探索三级党风廉政督察员的工作机制,有创新性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关
期刊
作者简介:杨武成(1968-),男,汉族,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刘帆(1992-),女,河北保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研究生。  赵振华(1982-),男,山东诸城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管理与发展等。  摘要:空间形态、视觉效应及其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定文化景观的性质和内涵。中国石油
期刊
作者简介:贾良(1986-),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研究生,中学一级,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就职于包头市第九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27-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
期刊
作者简介:王燕(1986-),女,甘肃张掖人,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陈德林(1963-),男,重庆合川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监测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关键环节的控制策略选择问题。从整体层面看,高职院校人才质量受前期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人才培养过程把控、人才的社会应用评估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做好科学谋划尤为重要。从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频繁发生大学生被诈骗事件。大学生由于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防范意识差等原因,常常上当受骗。本文通过我校大学生被骗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试图探求大学生正确防范各类诈骗行为,在不幸受骗的过程中积极应对,避免损失。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明确角色定位,正确引导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提高防范意识、学会明辨是非,保护自身。  关键词:大学生;受骗;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