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误解的大师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09年7月10日,法国著名思想家和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生于法国皮卡第省的努瓦永。今年恰好是他诞辰500周年,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各种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
  许多学者认为,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的贡献可与马丁·路德比肩,因路德重在批判,晚年与贵族妥协,而加尔文则重在建造,一生绝不妥协。他不只在27岁即以拉丁文写出巨著《基督教要义》,还在日内瓦创办第一所新教大学——日内瓦大学,这些都深深影响了苏格兰的宗教改革和英国的清教革命乃至美国的建国。
  最近一本叫《自由的崛起——16~18世纪,加尔文主义和五个政府的形成》的书,就介绍了加尔文思想对西方宪政思想和自由理念的重大影响。但在中国学界,加尔文则饱受误解,主要是因茨威格《异端的权利》和罗素《西方哲学史》的偏见所致。
  《异端的权利》中,茨威格不负责任地把加尔文描述为日内瓦暴君,牛津大学教授麦格拉思在《加尔文传》中批评茨威格此书“必须被看作是缺少任何基本的历史基础,不符合起码的历史事实,乃是基于对日内瓦政权体制及其决策程序的完全不了解”,
  而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则莫须有地提到加尔文曾高喊“谁胆敢将哥白尼的权威置于《圣经》之上”这样的话。实际上,加尔文从没在任何著作或场合说过这样的话,相反,他对科学比我们以前所了解的更为看重。
  误解加尔文事小,但不能进一步了解政教分离、自由、宪政等理念及近代科学与资本主义兴起背后起重要作用的加尔文主义,则是大事,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中早就认为促使早期资本主义兴起的最重要的新教伦理观恰恰不是路德的思想而是加尔文的精神。
  加尔文对中国学界有何价值和意义?
  首先,加尔文对人性幽暗的深邃洞见不算空前,但算绝后。这是我们了解“幽暗意识”的最近途径。人性真能被教化吗?为什么很多建造天堂的冲动最后却把地狱带到了人间?加尔文提醒人们,不要伪装高尚、圣洁。有人说,没有人比加尔文对人性贬低得那么厉害的。可只有反复阅读才发现,对人性幽暗的洞察背后,正是出于对光明和价值的执著。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说出了人性深处的病态,就被诬蔑为是“病态的天才”,似乎只有平庸的肤浅才是唯一的不“病态”一样。
  其次,加尔文对人类自由价值的虔诚维护,颇值得中国学界三思。自由是什么?是反叛一切和怀疑一切?帕斯卡尔批评怀疑主义是不彻底的,它无法彻底怀疑自己梅列日科夫斯基也说,从怀疑和批判的基座上什么也产生不出来,从空对空中什么也产生不出来。
  加尔文对自由的思考认为,自由要有真理的根基才能得到保障,否则就会成为任性和放纵,因为人性是靠不住的人只有在回应真理的召唤中找到真自由。而这自由的得着,恰恰是在真理里甘愿失去。这正是自由的吊诡性。真信仰带来真自由,人就不会被形形色色的理性谎言和人性谎言蛊惑,也不会被外在迫害吓倒。信仰之光几乎就是自由之光这对西方宪政和自由理念影响甚巨。
  再次,加尔文思想给个体价值以特别的尊重,在西方思想家中,连克尔凯廓尔也没有加尔文这样的力度,把人赤裸裸拉到绝对真理面前。那些只从自然角度来看人的学者,往往把人看成了动物;那些只从社会角度来看人的学者,常常把人看成了机器。
  加尔文则强调从各方面看人,他看到人心中自然的禀赋,给科学探索以最大推动;他也看到社会的权柄有其超验来源,真理和公义高于政府,才把人从高压恐惧中解脱出来,但又不陷入暴乱。加尔文看到人单单活在自然和社会两层面还不够,人之伟大在于能向超验开放,使自己成为开放系统,这就使人带着“出世”情怀而积极“入世”,摒弃禁欲主义和纵欲主义两端。
  最后,是加尔文对真理的谦卑态度,令人钦佩这也是他人格中最有特色处。他的传记很难写,因他几乎不愿谈论自己,也从不为自己辩护,致使对他的误解愈演愈烈、梅列日科夫斯基记载,马丁·路德骄傲地说:“我这个小修士可以让教皇发抖。”但这样的话放在加尔文身上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很多学人,有一种不知餍足的谈论和论证自己伟大的癖好,就像“大师”余秋雨,在《收获》著文把自己和孔子并列,令人喷饭。从自己嘴里说自己伟大,让人甚觉奇怪,
  一个真与真理遭遇过的人,会被真理折服,也会谦卑加尔文一生最大的特色就是不顾一切追求真理,而又不神化自己的追求,在真理的海洋中忘我。在真理中忘记自己,是怎样的境界?金钱和名声对他毫无吸引力,他死后,没有墓碑,连他的坟墓在哪后人都不知道。
其他文献
未来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么样把1万亿吨的二氧化碳回收。    “沉睡在地层深处的碳是即将醒来的魔鬼,但是还有一个魔鬼,它存在于一些人的心中,那是一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魔鬼。后一个魔鬼才是我们所要真正警惕的。”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亲自给本科生开讲座,主题是“地球真的变暖了”,他引用美国学者格尔布斯潘的话提醒大家。  作为一位地球化学家,陈骏1980年代末远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后,20多
[美]《时代》9月21日  家族之旅    我的曾曾祖父伍连德医生在天津的家中准备吃晚餐时,收到了一份电报。这是1910年12月19日,当时的清政府外交部告诉他,在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发生了肺鼠疫疫情。31岁的伍连德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当时陆军军医学堂的副监督。随后在北京,他被任命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然后到了东北的哈尔滨。在疫区,他引入了口罩,火化因病去世的患者,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这些做法
萨科奇玩“怠慢政治”,最终自己反被人“怠慢”。遥想5年前希拉克在诺曼底60周年会上,谦虚地请来了英女王,并一直陪在其身边。女王检阅过老兵后,伤感地说,我们越来越老了,这恐怕是最后一次参加纪念会了。萨科奇要是重温女王的话,应当汗颜。      2009年适逢“英语区国家”军队为主体的盟军发起“打败纳粹,解放法国”的诺曼底登陆战65周年,由于二战老兵在世者日稀,法方6月6日举办的周年纪念活动被看作是与
改革开放以来开展的所有整党活动及教育,无一不是以自律为主,以他律为辅,对不合格党员的清理,其30年出党面的总和也不过党员总数的1%~2%。  优良作风是政党具有强大力量的源泉。当前执政党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缺乏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真正了解并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执政60年的党的作风情况有一个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才能通过反腐败斗
一个希望快速蜕变为拥有多党民主政治、私人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东南亚君主立宪小王国,正在发生着类似转型国家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的故事。    在大选前两周的7月12日,柬埔寨《高棉理想报》47岁的记者金桑博及其22岁的儿子在共骑电单车回家时被不明身份凶手开枪杀害,这个事件给7月27日即将举行的柬埔寨全国大选抹上了阴影。  柬文《高棉理想报》与反对党领袖桑兰西关系密切,曾经报道现任首相
统计局的数字是用来看的,老百姓的日子却要在现实中好好熬着过,2009年,普通百姓也在感受着这个国家经济的复苏,股市的动荡,楼价的疯狂,物价的飞涨……    2009年开春,符大伟在内退10年之后,领到第一笔退休金。这意味着,符大伟的身份正式成为退休工人。当然,其他身份并没有随之消失:城市低收入者、铁杆股民、麻将爱好者、龙门阵积极分子,将这些身份叠加,符大伟就是亿万城市平民的一员。柴米油盐酱醋茶,开
吴英给唐双宁上了一课    在银监会主管农村金融的副主席唐双宁的日程里,3月是一个非常忙碌但又十分充实的月份:3月1日,他来到四川仪陇县金城镇,为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仪式剪彩,要知道这家村镇银行的营业厅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职工人数只有10个。  3月9日,唐双宁又赶赴吉林,参加吉林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开业典礼,这是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当日历翻到3
温家宝总理在此次“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化了本届政府“以民生为本”的执政基调,由于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因此,也展示了本届政府在最后一年的施政纲领。  与以往相比,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大篇幅直接回应了民众最关切的问题。诸如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环境、政府职能等,报告都一一加以回应,且有具体的举措在列,成为此次报告的最大亮点。    从经济角度解读此次报
“我坚持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可能完全是错的。因为有辩证法。”老人说,“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坚持的,想什么就说什么。我没有说假话的必要。”  一个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强人已经步入暮年,除了倒数着自己那“不知道哪一天就要完蛋了”的倏忽时光,还要泰然面对另一些强人发动的“炮火”。  “我一躺到床上就睡着。我不想自己是不是说了什么错话。错就错了,自己本来就是个错思想,怕什么呢?说了之后你再批判我。批就批
语文教学是需要层次的,从文字的层面到文章的层面、文学的层面,进而到文化的层面,四个层次逐层递升或者说逐层深入。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体会文本的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的营养。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也可以是多选择的:从作者的视角,可以感受作者之表情达意及说理言志;就作品的视角,品味到的是文本的艺术魅力;换作读者的视角,可能就是与作品的共振,包括艺术共感、情感共鸣、哲理启示、审美愉悦等;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