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历史学科创新能力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1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历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任何历史时代都有一定的、统帅一切的时代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以此为己任,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下面我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看法。
  一、优化历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优化教学过程,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场景,不要把学生局限于死板的模式中,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老师的讲解主要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思路的开拓,以及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及时转变教师的观念,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满堂灌”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反而使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无法释放,更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才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最后把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同思维训练密切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事件的比较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在经常的比较过程中,积极用脑分析整理,区别异同,可以促进迁移想象,培养迁移思维能力。创设一些新情景,紧扣本课的基础,以及布置一些富有启发性问题或学生参与创设新情境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这里的“疑问”,就是问题。首先在进入新课时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导入,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到教学过程中。在讲解一些历史事件时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比如在讲解工业时,你可以直接问同学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个学生都很清楚,然后再问那么为什么没有最先发生在法国或者别的国家呢?让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本找出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给他答案,而要注意引导,让他们多思考,多查阅,多总结,这样既能培養他们的能力,又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2.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因为历史的过去性,仅仅由老师讲解显得有些枯燥,所以充分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是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幻灯、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当时的事与物,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其思维的开拓。比如讲解古代的一些重大成就时,可用幻灯片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
  3.创新记忆方法,加快记忆速度。
  比如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时候,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开辟的两条航路,若单条记忆学生一般都能记清楚,可做题的时候放到一起往往就会混淆,于是我总结:“西班牙开辟的两条都是往西走的,一条是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的,一条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葡萄牙王室支持开辟的两条都是沿着非洲海岸匍匐前进的,一条是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一条是达迦马沿非洲海岸到达印度。”这样学生利用空间记忆会很清楚。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在一些记忆方法上也有创新,比如在讲到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扩张中,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成为贸易强国,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海上霸主,一个学生就喊出了“七上八下”,我和同学们一起给他鼓掌,这样激励鼓舞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三、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历史学科的功能是多维的,具有综合性。它包含了发展思维的基本功能,还包含了再现知识、认识世界的功能,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提高思想品德、陶冶情感和美育的功能。构成历史学科这些功能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中各要素有着对应的密切的联系。历史学科的综合功能发挥得好,必然对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功能,构建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新体系。在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意志力、自信心、恒心、毅力和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远不止这些,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索、实践,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下面,我就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检测和防治谈一些看法。  一、计算机病毒种类  (一)按照計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一是攻击DOS系统的病毒。这类病毒出现最早、最多,变
摘 要: 小型锅炉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耗设备之一,本文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和实践,提出了小型锅炉的一些节能、技改措施,重点分析了小型锅炉的燃烧技改措施,以期对今后的锅炉节能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型工业锅炉 节能 技改     能源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新世纪里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节能是改善我国能源状况、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中学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摘 要: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到一个新的层面,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情感教学 政治课教学 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
通过系统考察铁精矿粉的分解方法以及熔剂的配比实验,确定铁精矿粉分解完全的实验方法,并进行了光谱干扰、放置时间、基体效应、精密度、准确度和对照等实验。与分光光度法和
摘 要: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通过艺术的语言、组织课堂讨论、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政治课。  关键词: 政治课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
摘 要: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不断创新。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标新立异,从而为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造性 思维品质 培养方法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