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城市拥堵工况冷却系统传热分析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试验采用模拟城市拥堵工况即选取了怠速、启停、加速-减速工况,分别对4105ZL柴油机热机状况下的机体燃烧室缸盖及冷却水套布置的测温点进行测温。结果表明:小循环模式下,鼻梁区高温位置更易出现过冷沸腾传热,热机怠速时间越长冷却效果越差,适当减少冷却液流量可利用过冷沸腾增强换热;频繁启停发动机过冷沸腾受抑制,不利于发动机散热;增加大循环冷却液流量提高热机状态下循环加速-减速缸体散热程度。
  关键词:怠速;启停;加速-减速;过冷沸腾
   中图分类号:TK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957X(2021)16-0073-02
  0  引言
  近年来柴油机技术由于电气程度增加,综合性能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其输出功率、强化程度、热负荷程度也随之增加,冷却系统对柴油机的热负荷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冷却不足,做功与排气部分的热量将会增加,整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得到提升,但部分零部件承载的热负荷快速增加,致使长期处于该情况中的机械零部件出现热疲劳、热变形,严重影响着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与耐久性等问题,而冷却过量会造成柴油机动力性与经济性能下降问题。
  重庆受其地形地貌条件限制,其道路等级低、狭窄且线形复杂,近十年的发展市内建筑数量翻番人口密集,红绿灯陡然增加,致使城市行驶工况下柴油机车辆需要频繁起步、怠速、加速、制动等操作,车辆处于低速行驶状况,燃烧室内燃烧情况较差,排放物颗粒物和NOX增加,为了解城市工况下长期处于低速运行的柴油机内部传热特性以及传热特点,本文中以4105ZL型柴油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模拟城市拥堵工况研究其机体及冷却水套进水侧和排气侧的温度场,获得其温度分布规律,了解拥堵工况下冷却系统的传热特点,为城市工况下冷却系统的冷却策略提供依据。
  1  试验设备及方案
  试验发动机为轿车用潍柴4105ZL型柴油机,其相关技术参数见表1所示。
  1.1 温度的测量方法
  由于发动机热电偶法能够较为方便地测得各种工况下的发动机相应零件温度,测量精度较高且成本相对较低,确定在本次试验中温度测量采用热电偶法。
  1.2 测温布置点
  缸盖测温点选取1缸和3缸进排气门中间鼻梁区,电偶探头直径2mm,进排气鼻梁区中轴位置测点1、3,距进排气鼻梁区中轴位置8mm测点2、4,其测点分布如图1所示。水套测温点冷布置在缸体水套的水平面上,1缸、3缸进水侧测点5、测点7和排气侧测点6、测点8,如图2所示。
  1.3 实验布置
   台架冷却散热系统由水泵、发动机冷却水腔、换热器旁通水路、散热器、膨胀水箱及内部循环管路等组成。(图3)
  2  温度测量结果及分析
  2.1 怠速温度分析
  根据表2(缸盖测温点温度)中怠速变化过程中各测温点温度分析可看出,怠速时间从3分钟达到10分钟时,3缸鼻梁区测温点3温度总计增加了20℃,测温点4温度总计增加20.9℃,1缸鼻梁区测温点1处温度增加了21℃,测温点2温度却增加了22.2℃;5分钟时3缸水套进排侧冷却液温差为3.1℃、15分钟时2.2℃,1缸水套进排侧水温差分别为2.7℃、1.6℃。发动机怠速情况下转速未发生变化,单位时间内冷却液流量保持不变,随着怠速时间增加缸内温度攀升,缸壁与水套壁温温差出现逐渐增大趋势,致使缸壁与冷却液温差增大。根据鼻梁区测点1、3经冷却后的温升程度稍低于测点2、4,说明1、3处换热程度更高,测点1、3属于气缸中的高温鼻梁区域,水温处于较高状态,冷却液与缸壁过冷度较小的位置出现过冷沸腾,增加了冷却液换热能力,在冷却液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狭窄水腔内部更易于出现过冷沸腾现象,相同时间内传热增加,致使进排两侧温差增大,但该位置温升幅度减小。随着怠速时间增加过冷度增大,热交换程度降低。
  2.2 启停温度分析
  分析表2中启停过程中缸盖测得温度发现:随着启停频率增加,发动机热负荷增加,从5次/10min到15次/10min变化过程中,热机1缸鼻梁区测温点1温升增长率为11.7%远低于冷机测温点1的71.5%,同等情况下热机3缸测温点3温度增长率12.38%远低于冷机测温点3的73.7%;热机状态下随着启停频率增加,1缸、3缸水套进排侧水套温差呈现降低趋势,比较热机1缸测温点1的最大温升为21.1℃与测温点2最大温升19.8℃,3缸测温点3的最大温升为22.4℃与测温点2最大温升20.4℃,表明冷却液带走的热量呈减少趋势,且进排气门鼻梁区位置测点1、3的温升高于非鼻梁区测点2、4,说明启停次数的增加使得缸体温度增加增大了过冷度,气缸盖发生的过冷沸腾传热程度降低,发动机缸盖出现快速温升。
  2.3 加速-减速温度分析
  观察表2中循环加速-减速模式下缸盖温度可随着循环频率增加,水套进排两侧温差无太大变化,气缸盖温度攀升幅度最大为9.2%,由于加速-减速循环提高了发动机转速,且缸体温度处于较高状态,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大循环,增加了冷却液单位时间内的流量,促进发动机整体冷却程度增加,再观察测温点1、3与2、4,均有着1、3温度增加幅度分别高于2、4,随着冷却液流量的增加,气缸盖传热以对流换热方式进行,鼻梁区冷却液流量低于非鼻梁区,致使其冷却程度降低,但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能力降低。
  3  结论
  ①怠速状态下发动机转速较低,发动机冷却系统混合循环模式,即城市工况下车辆怠速大都处于热机状态,怠速时间越长,冷却液与缸壁过冷度增大,鼻梁区过冷沸腾程度降低,冷却液热交换程度受抑,缸体易出现局部过热情况。在此种工况下,可利用过冷沸腾增加冷却系统换热能力,即进一步减少循环冷却液量,提高冷却液温度,降低过冷度,增加散热程度。②启停工况发动机冷却系统小循环模式,随着频率增加缸体温度增加热机冷却系统过冷度增加,换热能力一定程度降低。③循环加速-减速工况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循环模式,随着循环加速-减速次数的增加,缸体温度上升幅度逐渐增加,鼻梁区未出现过冷沸腾传热,此时应通过增加冷却液流量增加对发动机的散热程度。
  参考文献:
  [1]Hua S, Huang R, Li Z,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ubcooled flow boiling with cast iron heating surface [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5, 77:180-91.
  [2]钱作勤,吴家兵,王苏丹.柴油机机体温度的实验测量与三维数值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3):70-73.
  [3]过文卿.G6135受热负荷零件温度场测试研究[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1(03):44-47.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汽车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人工智能等。汽车轻量化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性能,为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设计和制造汽车的过程中,选择轻量化的材料和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而且还能够有效缓解道路运行的压力。本文从汽车轻量化研究和分析入手,对于汽车轻
摘要:柴油机高频噪声严重影响发动机主观评价,附件轮系是高频噪声产生的根源之一,利用噪声信号频谱分析和声学相机识别出轮系中惰轮在高转速下产生高频噪声,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判断为轴承振动引起。采用双排轴承减小游隙,克服单排轴承游隙过大问题降低轴承噪声。同时诊断出轴承固定支座刚度不足,对轴承振动产生较大影响,使轴承振动加剧放大轴承噪声,通过提高轴承安装支座刚度大幅度降低轴承振动和噪声。  关键词:高频
摘要:本文应用AVL- FIRE软件对某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比较了两种结构燃烧室在全工况时的燃烧及排放性能,为该型柴油机的燃烧室结构优化提供指导。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 AVL- FIRE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a diesel engine,and the combustion
摘要:车辆侧翻预测需要高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观测变量的侧翻预测算法。该方法将不确定性概率法应用于重型车辆动态侧翻预测算法的设计,建立了基于多观测变量支持向量机(SVM)的重型车辆分类模型。  关键词:重型车辆;侧翻风险预测;SVM分类模型   中图分类号:U49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
摘要:为了保证工艺流程的合理性,要结合设计要求落实具体设计工作,对夹具关键技术予以全面管理,践行精细化设计原则,确保整体质量满足预期。本文简要分析了轴套零件钻孔夹具设计的准备工作,并对具体设计内容和误差分析予以讨论。  关键词:轴套零件;钻孔夹具;设计内容;误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TG7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本文根据模具工件特点和工艺生产流程,进行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规划,主要采用了堆垛机和AGV叉车将现有机床进行联线,并增加了模具周转库,AGV对接平台等设备,组成自动化生产系统。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ld workpiece and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摘要:为了更好的探究废气再循环对汽油机排放与性能产生的影响,在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展开性能试验研究。经研究得知,当EGR率升高时,汽油机燃油消耗率会不断降低,但是EGR如果过高,汽油机的燃烧稳定性会下降,油耗反而会上升。通过对汽油机系统模块的分析,了解废气再循环的分类情况,经过试验研究阐述EGR对汽油机排放和性能的实际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EGR;汽油机;节能减排;设备性能   中图分类号:U
摘要:针对内置V型永磁同步电机(PMSM)齿槽转矩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转子分段斜极与影响极弧系数的磁极参数的方法削弱齿槽转矩。首先根据解析式推导出分段斜极与齿槽转矩的关系,得到最佳分段数与斜极角度,然后推导出削弱齿槽转矩的最佳极弧系数,以最佳极弧系数为目标改变磁极参数,最后以一台8极48槽的永磁同步电机为例,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子分段斜极与磁极参数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削弱
摘要:本文对某型工程机械的油缸密封件在工作过程中的内泄露故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内泄露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密封件老化失效,并对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检测和分析结果,对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改进意见。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leakage of the cylinder seal in the process of w
摘要:活塞环金相试样切割机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由砂轮片切割机构、进给机构、夹具、机体和冷却系统组成,采用砂轮片切割机构固定不动,夹具内的活塞环金相试样前后、上下进给的切割方式工作,本文针对进给结构、夹具进行设计,结构型式为双轮手动控制的前后移动式升降台。  关键词:活塞环金相试样切割机;进给机构;双轮手动控制的前后移动式升降台   中图分类号:U66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