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宜切点的再评价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卡托普利试验(C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宜切点进行再评价。

方法

回顾性纳入所有完成了筛查、CCT和氟氢可的松试验(FST)的PA高危患者,利用随机数法从单侧PA患者中随机抽样,使纳入分析的单侧PA在PA中的比例达35%,基于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和肾素浓度,以FST作为PA的诊断标准,构建CCT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CT的诊断价值和适宜切点。

结果

纳入PA共400例,原发性高血压(EH)143例。CCT后PAC 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6(0.83,0.89),显著高于CCT后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RR)及试验前后PAC抑制率的AUCROC[0.78(0.74,0.82),0.62(0.56,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与管理高峰论坛——第二十届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会议于2021年11月12至13日在线上举办,内容涵盖多种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既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更对诊断和治疗过程提供了指导建议。
期刊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广泛存在,其治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疾病进程和预后。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要全面考虑患者因素和药物因素,充分发挥医者的专业技能,努力提高病原检出率,使抗感染治疗精准、有效、低毒。
期刊
期刊
2021年7月,欧洲格雷夫斯眼眶病协作组(EUGOGO)推出《2021版格雷夫斯眼眶病医学管理的EUGOGO临床实践指南》,侧重于格雷夫斯眼眶病(GO)的药物治疗,充分回顾了有关GO治疗的循证研究结果。与前版(2016版)相比,新指南增加了GO的新风险因素,明确了GO治疗结局评估方法,对中重度活动性GO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建议进行了大幅修改,是指导和规范GO临床实践行为的重要参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MSCs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且安全,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MSCs的临床应用。本文就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做一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致残率高。近年来,RA的诊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上有关RA的指南亦不断更新。我国RA患者人数多,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对RA的诊断、治疗及管理给予建议,以更好地控制关节炎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及疾病负担。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60岁)占总人口的18.7%(2.604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是糖尿病患者(7813万,95%以上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控制欠佳所致并发症是老年人健康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防治已是健康中国(2019—2030年)的重点行动之一。延续“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的主旨,制订“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汇总国内外老年糖尿病相关指南和研究信息,旨在进一步优化老年糖尿病防治理念,促进规范化预防、诊疗临床
目的探讨胰腺癌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5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癌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患者。共24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2例、女性49例,年龄30~89岁,中位年龄61岁。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水平、胰管扩张程度、胰腺萎缩程度、术中器械通过梗阻段难易程度、胰管是否显影及引流方式等9项因素与PTBD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管显影、引流方式与PT
目的通过角膜共焦显微镜(CCM)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小纤维病变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57例,为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龄24~80(52±11)岁。健康对照组30名,男性21名、女性9名,年龄23~76(55±13)岁。采用CCM量化分析角膜神经纤维的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神经分支密度(NBD),神经纤维密度(NFD),神经纤维弯曲度(NFT),并同时进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皮肤交感反射(SS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伴睾丸肾上腺残余瘤(TART)的认识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5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的3例男性21-OHD伴TART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及其诊治经过,并对临床转归进行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以双侧肾上腺占位首诊;就诊年龄27~42岁,身高145~162cm。实验室检查均示孕酮、17-羟孕酮(17-OH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均经CYP21基因检测确诊。1例患者睾酮异常升高,2例患者睾酮降低;3例患者黄体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