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语文作文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d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中职学生学语文,最害怕三类课文:作文、鲁迅的文章、古文。作文处于首位,原因是:中职学生语言素养较低,学生作文常见的语言形式大多为记叙,习惯平铺直叙,语言苍白无力,像流水帐一般,读了如喝白开水,缺乏形象感,缺乏细腻生动传神的描写。
  由此可见,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而修辞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修辞所利用的正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势必要从修辞着手,加强学生对修辞的运用。
  一、修辞定义及中国高中教材中修辞手法的要求及分类
  修辞,“修”指的是“修理”,“辞”指的是“文教”,“修辞”即“修理文教”,就是要求在说话作文时不仅要求情感、内容诚实可信,而且要求词句生动、富有文釆。可以说,修辞是语文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在进行交际的时候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作文修辞的运用,更是教育中职学生来提高汉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纲领性说明和明确的修辞教学重点,许多语文教师都是依赖语文教材和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作为修辞讲解的依据。仅仅把修辞教学当成了语文教学的一种点缀,许多教师也没有把语言表达训练与修辞联系起来,导致了学生对修辞认识的模糊,写作时常常会避而远之,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学生作文中比喻、比拟两类基本修辞手法的运用研究
  1.明喻
  明喻一般也叫做“直喻”。所谓明喻,“就是以喻词或对举的方式将客体介绍出来,两者用‘像﹑如﹑仿佛、如……一般、像……一样’等等比喻词作联结”。
  在某中职院校的学生作文中,明喻的使用非常多,一共38句。如:(笔者用M表示某中职学生汉语作文中的暗喻句)
  (1)喻词为“像”的明喻句
  M1.她的脸就像十五的月亮又圆又大,眉毛又粗又浓。
  M2.它的边缘有些不太规则的棱角,像一把扇子,很美。
  M1中,用月亮来比喻她的脸,形容其圆满、面积大的情况;M2中,用扇子来比喻树叶,形容其不规则的形状;在某中职学生汉语作文明喻句中,用“像”为喻词的句子是最多的,达到了20句。
  (2)喻词为“好像、像……一样”、仿佛、如、如……一般、如……似的、似的”等的明喻句
  这些喻词仅次于“像”的使用,具体的句子有:
  M4.那亩亩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的千层波浪。
  M5.中,那时真觉得老师的眼神像尖刀一样刺得我难受,所以便有些害怕上数学课了。
  M4中,用波浪来比喻庄稼,形容其被风吹动时,前后翻动的样子;M5中,用尖刀来比喻眼神,形容其眼光的犀利;
  (3)喻词为“似乎、犹如、好似、好比、如同”等的明喻句
  这些喻词,在明喻句中出现的几率远小于“像”等常用喻词,所以某中职学生运用的比较少,一共也只有4句:
  M8.我和数学老师的关系,好比猫和老鼠的关系。
  M9.煮熟了的饺子犹如一个个胖乎乎的娃娃。
  M10.飘落的桂花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
  M11.美丽的校园似乎就是梁丰生态园。
  2.暗喻
  暗喻是不明确的打比方,用“是、就是、成、变成、当、化作”一类词语把主体直接说成客体,在一般情况下,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都同时出现。
  在某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作文中,暗喻句一共是16句。
  (1)喻词为“是”的暗喻句
  在某中职学生汉语作文暗喻句中,用“是”为喻词的句子是最多的,一共13句。具体的句子有:(笔者用A表示中学学生汉语作文中的暗喻句)
  A1.如果把其他老师喻为星星,他就是那不灭的太阳。
  A2.老师是我们的明灯,指引我们的方向。
  A1、2中,把老师比作为“太阳、明灯”。
  (2)喻词为“成、当、变成、化作”的暗喻句
  这些喻词在暗喻句中出现的几率较小,在中职学生汉语作文的暗喻句中,只有8句。具体的句子有:
  A4.步行街一到周末,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A5.海浪冲击着岩石,化作朵朵银花。
  A4是把步行街比作“海洋”; A5是把海浪比作“银花”。
  3.借喻
  借喻是把原来适用于描写课题的词语直接拿来描写主体或代替主体,在形式上不构成比喻,却隐含一个比喻。
  在某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作文中,借喻一共 4例:(笔者用J表示中学学生汉语作文中的暗喻句)
  J1.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父亲对“我”做错事的批评)吓到了,愣愣的站在那里,半天才缓过神来。
  J2.虽然老师们都说这专业学习起来有点难,但是我相信我的“核心处理器”(我的头脑)还是能接受的。
  J3.一艘小船(月亮)停泊在夜空之中。
  J4.微风拂面,那红黄色的风衣(银杏叶)如一只只枯叶蝶一样,你追我赶的滑落枝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生对比喻的理解基本以“明喻”为主,暗喻次之,借喻基本不涉及。
  三、 提高中职学生修辞手法的措施
  1.教师引导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老师有了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语文教学,但教师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要加强。一些老师在讲授某个知识点后,让学生频繁重复,教学方法上采取死記硬背,照本宣科,这些呆板的授课方式,使本来学习吃力的中职生越来越不愿上课。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练习形式多样
  可以运用情景互动、交互提问评价等手法,让中职学生对修辞能有形象化的认识,强化加深了修辞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进行整理和运用
  虽然统计的语料篇数有限,但我们可以看出:中职学生作文修辞手法的基本类型为比喻。因为“比喻是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语言形象化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特点。但如何让中职学生学会更多的修辞、乐于运用修辞手法,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望我的研究能能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11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要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
写作不仅可以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知识运用,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写作的基础,因此对开展作文高效
学者黄元泽提出修辞是一种人和人之间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可以分成书面交际和口语交际两种类型,而阅读实际上是一种书面交际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若能站在修辞学的角度进行引导,将促使学生更快找到阅读的核心。教师要通过引导告诉学生修辞不只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更是一种作者和读者进行深层次互动对话的过程。  一、自主选择,感受人物心理  教师要站在修辞学的视野下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各种文本进行阅读。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基础,更是学生丰富自身认知思维的重要载体。从文本中发现英语表达交流丰富着力点,能够使得学生在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真实认知,利于其在整理运用中强化实践运用。文本解读,需要更多更细的方法引导,一方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探寻“其然”,已达到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需要學生在主动拓展延伸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实践运用切入点,需要学生在仔细品味中发现新鲜点和丰富多彩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的主要方法,通过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于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笔者主要针对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进行以下几点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 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 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文字积累量、文字
【正】1影响击发的因素分析1.1自信而有胆量信心和胆量是体现在坚持敢打、能控制发射节奏、果断的风格上的。刘愿宁在训练中技术状态很稳定,平均成绩能保持在561环左右,但是
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对机体造成损害,机体产生对抗这些损害的防御、适应、代偿等反应,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即发生了传染病。传染病的发展过程
河南省是畜牧业大省,肉牛、奶牛养殖量均居全国前列;但以紫花苜蓿、全株青贮玉米等为主体的优质饲草日益短缺,成为制约全省畜牧业发展的难题。为消除瓶颈,大力发展优质草畜产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