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伟大:致敬乡村教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平凡是绝大多数人的注脚。但当这种平凡与孩子有关,与教育相连,用爱来绘制,用情来描述,就多了几分温暖,平凡就不再平凡。平凡也是每一位乡村教师的底色。但当这种平凡让人不吝惜自己的青春,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来阐释,用不忘初心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平凡就不再平凡。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这样平凡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其实,他们都是不平凡的人,他们是乡村教育的脊梁。
  值此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刊编辑部特推出六位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的老师,在他们平凡的人生里,都有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他们是: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校教师李平,河南省兰考县考城镇(原张君墓镇)焦庙小学校长陈金旗,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教师陈卫星,四川省万源市庙坡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唐令维,云南省玉龙县黎明完小教师赵艳萍,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漠河沟中心小学教师孙振港。
  岁月轮转中始终不变的
  是对教育的坚守
  ——记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校教师李平
  本刊记者/孙建辉
  李 平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校教师,1963年7月出生,任教35年。1983年7月至1991年8月霞云岭中心校代课,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通州师范上学,1993年8月霞云岭中心校任教,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霞云岭中学任教,2003年9月至2018年霞云岭中心校任教。
  教育信条:坚信用真情、爱心打动学生。
  时光匆匆,光阴荏苒,驻足回眸,李平老师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度过了35个寒暑与春秋,今年正式退休。回首往昔岁月,李老师发出这样的感言:“三十五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与季节轮转的不仅是年轮,更有年轮深处那些深刻与痛苦交织、快乐与汗水挥洒的记忆。”是的,从青葱岁月就将自己献给教育事业的新手李老师,从懵懵懂懂的临时代课教师,一步步地成长为深受师生喜欢的“仁师”。
  她是这届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父母的老师,甚至还是学生父母的父母的老师,可以说,她的大半辈子都獻给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献给了北京市房山区的教育,也献给了这片在70多年前诞生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北京房山霞云岭地区。正如霞云岭中心校教师赵荣金在感怀李老师光荣退休时所说:“青春靓丽亦有才,三尺讲坛成舞台。历经风霜志不渝,挥洒泪汗鬓染白。务精业专传帮带,育人不计尽英才。汝今功德圆满日,尔等齐聚表情怀。”
  临时受命,当起代课教师
  1983年,李老师刚刚参加工作,当时正好赶上一位老师休产假,学校没有其他教师代课,她临危受命,在认真看过教材,听了两位教师的课之后,开始自己带班上课,当起了临时代课教师。用李老师的话说,当时好在同事都很照顾她,不断给她指导、关心和帮助,并毫无保留地向她传授教育教学之道。在边教边学的过程中,李老师在课上和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和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的时间,李老师的教学实践得到领导的认可,她成了一名正式的代课教师,也算是正式地进入了教育行业,和教师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待就是35年。
  这里,李老师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她记忆深刻。那是她教的第一批学生,从四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当时小学毕业时全区会举行统一考试,学生的作文得到了判卷老师的称赞:作文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生动,语句精练,写得太好了,教师教得真棒。听了判卷老师的话,李老师说她心里美滋滋的,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她说,当时她在作文课上下了多少功夫,恐怕也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每周的两篇作文,她会做到全批全改,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作文比赛。付出终有回报,我们要为李老师点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老师说,当时的班长还主动对教师提要求,要求多让他们做些题,“老师,你让我们多做点题吧,我们愿意。如果哪天作业少,我就觉得好像缺点什么,心里发空……”“岁月如歌苦乐行,教书育人半生荣。苦心栽培植桃李,菡萏花开做绿萍。”学校教师邢士桥这样评价李老师。是的,喜欢一个老师,从而喜欢上这门课,教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转眼间到了1991年,当年4月国家有通知,代课教师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就读师范院校。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对于当时的李平老师来说,她似乎过于冷淡,并没有多大的兴奋。考虑已经毕业多年,家庭负担较重,但在众人“怎么也得试试”的鼓励下,她无心插柳却柳成荫,以北京房山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师范院校,学成回来,得到正式教师的资格,当了霞云岭中心小学的一名正式教师。
  人生百味,五味常在,酸甜苦辣咸,是我们的最直接体验。但如果没有五味,就算不上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在这里,李老师尝到了当教师的酸甜苦辣咸,既有学生取得好成绩的甜,又有培训回来儿子不识的酸,还有为了学生和领导“红脸”的苦……
  平凡小事中见真情
  李平,一名平平凡凡的教师,过着平平凡凡的教育生活。然而,就在这平平凡凡的教育生活中,她演绎着许多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如阳光般的
  真情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在平凡的真情中走向幸福生活……
  1993年李老师接手一个二年级班,遇到了这样一个男生:从小调皮捣蛋,不完成作业,在班里称王称霸,拳脚相向。面对这样的学生,是和家长联系让他退学,还是用爱心挽救他?李老师选择了后者,她说:“因为我知道,一个学生对于班级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家庭就是百分之百。”朴实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中,透射出一个教育人的思想真谛:教育绝不能放弃一个学生,既敬业更要爱生。因此,李老师开始了解他、接近他,寻找任何可能的有效方法来挽救他。当他本子用完了,递上一个并微笑着说:“做吧,认真些”;当他准备和学生打架时,拍拍他的肩膀,说:“怎么,要帮同学捶捶背”;当他手破因未及时包扎化脓了,及时带他清洗消毒包扎,并给予轻轻安慰……李老师的循循善诱、缕缕真情,终于打动了他,他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妈妈说:“李老师对我可好了……”慢慢地,他变了,学习有了进步,学生相处融洽,不再打架或骂人了。可以说,这离不开李老师的谆谆教诲与言传身教。   類似这样的事情,在李老师35年的教学生涯中,不胜枚举。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早来晚走已经成为李老师的习惯。早上,了解班级情况,查看卫生,布置早读,做好上课准备;中午,利用午休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一些学生聊天;下午,总是将当天工作尽量处理好才下班。她也曾因领导要询问某些事情半夜将学生折腾起来和领导“红过脸”,她记得自己当时特别生气,说了一句:“你有事可以找我,半夜折腾孩子,出事了怎么办……”这是她从教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和领导“大嗓门”。不过,依旧是出于公心,出于对学生的爱心,出于对教书育人真谛的理解。
  2000年,因工作变动,李老师被抽调到中学,虽然是她不熟悉的领域,但她依然服从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分配。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李老师想尽各种办法。课程做得不得心应手,就利用休息时间“充电”,甚至带着儿子一起去学校学习如何制作课件;课堂学生纪律差,主动找学生谈心、家访,和其他教师沟通,让他们从简单作业做起;自习课上,和这些学生斗智斗勇,利用“理想”为主题的班会课感染与触动学生,告诉他们:“大家的理想都很好,可如何去实现呢?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拥有健壮的身体,尊重他人。理想再伟大,现在不打好基础,也是枉然。”
  2003年,李老师又回到了她熟悉的小学课堂,直到2012年一直都带毕业班。她说,每当看到书柜中的贺卡,眼前就会浮现那难忘的一幕:2004年的一天夜里,她因病两次在夜里被憋醒,呼吸困难,第二天决定要去医院看病。因为没有提前和学生说一声,担心学生有什么事情找她,她心里不踏实,就给学生写了一封信,有这样几句话印象最深刻:“同学们,很抱歉,因有事,今天不能和你们一起学习了……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我不在时,你们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就像家长不在,你们会把家看好一样,对吗?”做完这一切,李老师说她心里的石头总算轻松了许多。入院检查,医生希望她住院,但她拿了药就急忙往学校赶,就是担心学生出什么事。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班级的地面刚刚拖过,玻璃也一尘不染,随着班长的一声起立,学生个个站得笔直,黑板上写着:老师,您为了我们太累了,愿您早日康复。学生精心绘制的贺卡送到了李老师的手中,一幅幅代表学生真挚心意的绘画,一句句真诚祝福的话语,让李老师满含泪花,激动不已,此时无声胜有声,似乎所有的病痛、艰辛都离她远去,剩下的只是欣慰与幸福。
  2018年7月13日,霞云岭中心校的教师欢聚一堂,为在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5载的李老师召开了一场退休欢送会,追忆过去的甜蜜梦境,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35载的春夏秋冬,三尺讲台的酸甜苦辣,带来的是桃李芬芳满天下,学校党和心老师希望,李老师退休后调整好心态,换一种活法,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续写自己的幸福人生。
  35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事一物、一点一滴,都承载着她的精神,记录着她的奉献。多少年来,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三尺讲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大半生心血;多少年来,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以高尚的人格和专业的知识,精心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和稚嫩的翅膀,使他们成为可用之才;多少年来,她严谨治学,率先垂范,以良好的师德和丰富的经验影响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支持和帮助了一任又一任领导集体。学校校长陈永生说,学校的每一步发展、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她曾经的汗水和付出,也正是有了她的付出,学校的今天才会如此和谐、如此美丽、如此生机盎然。
  在这里,我们向您道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
  责任编辑:孙慧
  zgjssjh@126.com
其他文献
人人都夸我听话,可妈妈却不这么认为,妈妈总是冲我发火:“叫了几遍了,你怎么还不去做?”“你到底要我说几遍?”  没错,我就是喜欢磨蹭,喜欢拖拉。每天,连刷牙都要妈妈左一遍右一边催。  “宝贝,刷牙了!”“等一会!”  “还没有刷牙么?”“等一会嘛!”  “等一会等一会,我看你干脆把名字也改成‘等一会’算了!”  到了9点半,妈妈看我还没动窝,火气一下子窜上来了。  “什么时候了!你还不刷牙,不睡觉
摘 要:随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推进与逐步落实,不少地区的中小学为配合学分制、选课制而实施导师制。导师制和班主任制虽然同样是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制度,但也有一些差异。文章借用道格拉斯·诺斯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制度的实施主体的职责、制度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配套制度三个方面分析导师制和班主任制的异同。  关键词:导师制;班主任制;新制度主义;道格拉斯·诺斯  在中国,学术界对于班主任制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而过去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全面促进初中英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更新英语阅读教学理念,进一步通过英语阅读教学贯彻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对于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
意大利年轻人对祖国当前的状态和它所能提供的经济机会深感失望。事实上,尽管伦齐承诺实施旨在重振意大利经济和制度的改革—他也凭此赢得2014年大选—但此后仍有约9万40岁以下意大利人选择离开。  在过去20年中,约有50万18~39岁的意大利人迁居到国外,他们倾向于去德国、法国和英国等经济更有活力的欧盟国家。而这只是官方数字,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得多,多一倍有余。问题来了,为什么意大利年轻人如此热衷于离开
动 态    不愿从事低薪工作  俄高校毕业生闲在家没事干  据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和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结果,2010年,俄罗斯将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现象,而到2013年,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进入高峰期,短缺的劳动力将达到1 000多万。  统计数字显示,在俄罗斯总计1.4亿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约为9 000万,但实际工作人口仅有6 800万,占总人口的48%。也就是说,约有2 200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芜州有位商人叫周尚平,性情敦厚。这年三月,他动身赶往三百里外的泾县县城,打算探听一番泾县的行情,为以后去泾县收购山货做些准备。  这天上午,周尚平进入了泾县境内,路过一个村庄时,他见风景很美,便逛了起来。一打听,他这才得知,这个村庄名叫榆树村,距离泾县县城有五十多里的路程。  不知不觉,周尚平逛到了一条河流的岸邊,只见岸边散落着三幢房子,每幢房子前都晾晒着渔网。那三幢房子距离榆树
尝试是因为无知。从混沌一片,到豁然贯通,它的始点,就是尝试。从无知到有知,是一种进步,但也必须同时体味了痛苦。  看,他快要嘗到什么是雪花膏、牙膏的味道了。手指头放进嘴里时的表情该怎样?我妈妈说她知道,因为看过我吃了肥皂后的怪模样。  尝试得到了许多经验,快乐的、痛苦的、成功的、失败的。人就是这样的一天一天长大,而无知、好奇、尝试、有知,便堆叠成了人的历史。
1月13日,第三届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在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盛大开幕。数百名海洋产业客商及上千名群众参加开幕式。    山东省乳山市是国际公认的适宜牡蛎生长的生态海区之一。海岸线长达199公里,拥有“中国最美海岸线”之一的美誉;拥有50万亩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养殖海区,牡蛎养殖面积8万亩,年產量30万吨,产值18亿元,产业规模在全国县级市居首,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凭借优良的自然禀赋,乳山市高度
一、文本的位置  1963年后,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入选多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几十年来,无论教学大纲、教学环境、教材编写体例如何变化,《皇帝的新装》均作为单元课文的基本篇目。晚近,几位著名大学教授加入研究的行列,发表了系列文章,将《皇帝的新装》研究推向另一个高度。特别是钱理群教授的“知”与“不知”、“真相”与“伪饰”的二元解读和孙绍振教授“荒诞”说,给《皇帝的新装》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宽了解读角
【摘要】通过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分级 分类”新型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提出实施要点,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职;分级分类教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丘丽红(1984.07-),女,汉族,福建龙岩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课堂教学。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发展,教育部2009年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