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职技能大赛推动中职教学的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利用中职技能大赛推动中职教学的四方面对策:借助技能大赛调动专业设置、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及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技能大赛 推动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023-02
  近几年来,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开展得有声有色,各学校纷纷把主要精力投入技能大赛中,借助技能大赛这个平台推动办学能力、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技能大赛这一有利资源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本文试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提出利用中职技能大赛推动中职教学中的四方面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借助技能大赛调动专业设置
  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该校数控专业是新增专业,多数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岗而来,对数控专业的认识自己都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虽然努力培训学习,但是在这个技术应用更新日新月异的年代,教师仅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学大纲作为参照依据,制订教学任务,纯属闭门造车。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借助大赛这个平台,加强和其他优秀学校的经验交流和探讨,利用成果展示,将优秀资源和企业专家提供的前沿资料汇集、整合,可以为教师调动专业设置,为专业建设、课程制定等,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二、借助技能大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技能大赛是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大比拼,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渴望赞美和认可,从而促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积极性。技能大赛对专业技能的操作规范、操作标准和操作技术要求更高,对参赛学校来说,既是相互较量又是相互学习,可以强化在技能操作中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
  要想在技能大赛中取到好成绩,不仅要熟练掌握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专业技能操作还要有技巧和方法。通过反复的训练,不断改进操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操作效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在笔者所带的第一批数控车工选手中,由于很多东西都在摸索阶段,选手开始一天都做不完一个四件套,经常为了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熬到深夜,慢慢的速度提高到8小时,到6小时,到5小时,一步一步地上升。正是在大赛的动力下,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经验总结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技能比赛先通过市级比赛,再到自治区级,最后到国家级,在层层选拔过程中,选手之间的沟通交流,对经验的总结,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以及环境更换、机床更换的适应能力等都是训练过程中必须加以强化的基本素质。因此,技能大赛能促进选手环境适应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与人合作和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数控车工的零件加工精度都是以0.01mm为单位,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是一些微妙的情感都会直接影响操作结果。因此,选手的个人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对大赛成绩都有不可忽略影响。比赛反复的模拟训练,兄弟学校之间的相互切磋比赛都有助于促进选手的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个人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技能大赛促进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
  技能大赛不仅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促使教师对专业知识全面性的提升,促使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技能大赛的内容和要求涉及的专业知识比正常教学要求要广泛得多,难度要大得多。教师要全面指导一个学生,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比如像数控车工项目的比赛,要求选手具备机械识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CAXA数控车工自动编程能力、各种量具熟练使用能力、数控车工手工编程能力、机床的使用能力、刀具使用能力、机床简单维修能力以及加工工艺基础等。这些专业知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导致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达不到。而对于机械加工来说,达不到精度要求的零件就是废品。作为指导教师,自己必须能够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才能把它们融合提炼传授给自己带的选手。
  要想学生有较高的操作水平,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指导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一个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成绩是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标志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质量。很多学校采取各种途径增强教师提高操作技能的积极性,比如每年派专业教师下到企业锻炼一两个月,聘请行业群、企业技术能手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经常派教师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或者通过派教师亲自参赛来提高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有些学校甚至将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纳入教师考核体系等。技能大赛的开展,能够全面调动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大大提升。在技能大赛的带动下,近几年,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专业教师“双师”率快速提升到90%以上。
  四、借助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
  (一)借助技能大赛的开展,推动中职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企业的用人标准引领技能大赛的比赛标准,从而实现教学课程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技能大赛的命题内容和方向、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等都充分体现出企业当前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技能大赛通过聘请企业的相关技术专家参与指导、命题和评判,使大赛与企业实际生产接轨。通过比赛使专家和学校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研讨解决,从而达到强化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指导的针对性。通过建立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借助技能大赛的开展,推动中职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技能大赛的目的是选拔具有熟练的专业应用和操作型技能人才,是对本专业的系统、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技能的考核。大赛项目的设置和要求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相关,充分展示专业特性。中职学校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可以发现学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课程设置的改革,引导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例如,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控专业,以前只有广州数控系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这几年学校把华中数控系统、法拉克数控系统都补上了,技能大赛促使教学设备增加,推动教学内容改革,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三)借助技能大赛的开展,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很多项目的技能大赛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这就使得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时,必须考虑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而且理论只是最大限度服务于操作教学,重点突出实操的训练。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理论是一个教师上,实践就把学生交到实训室教师手里,形成理论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在技能大赛的推动下,很多学校把教室搬到实训室,边学理论便完成操作,实现“做中学、做中教”、以实操为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技能大赛的开展掀起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潮。
  (四)借助技能大赛的开展,推动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操作型人才的中职学校来说,实训基地是学生专业操作技术学习培训的重要场所,近几年来,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在重点建设项目。2010年以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参加全区技能比赛获一等奖19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40项,优异的成绩换来丰硕的回报。学校先后创建了4个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有中央财政支持700万元建设的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受到社会多方关注,学校也广泛听取劳动部门、企业专家和其他先进学校的意见,对实训基地的总体规划、设备配置以及实训室环境布置等方面严格把关。实训基地的完善,大大加强了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的对接及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的举办,为学校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交流和技能展示平台,同时促进了各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各个学校快速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相互总结借鉴经验,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受益,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辐射作用,使其成为职教发展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刘琴.让技能大赛成为职教发展推进器.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长黄尧[N].中国教育报,2008-06-21
  [2]史文生. 略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激励功能[J].中等职业教育,2009(22)
  [3]教育部.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EB/OL].(2010-06-20)[2014-03-05].中国教育新闻网
  (责编 胡修远)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三个方面阐述高中议论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为议论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 少教多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B-0107-0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但因其枯燥抽象的文体风格,让学生深感无趣。和形象的文学作品相比,它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也给议论文教学带来困难。反观现在的议
期刊
【摘 要】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提出中职国家示范校后示范建设要提升育人内涵建设,重点在于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要保障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关键在于整体提升教师队伍师德与师能;同时,构建后示范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好学校“三个发展”,为职教事业蓬勃发展再注活力。  【关键词】中职 国家示范校 后示范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
期刊
【摘 要】从几个方面论述:模仿是前提,一切设计都起源于模仿,要培养学生观察、仿照的能力;借鉴是通过对“形”的模仿,进而达到掌握其“神”的精髓,借鉴是从模仿进阶到创新的桥梁。创新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在开放的思维中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关键词】设计 模仿 借鉴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46-02  设计技能是电
期刊
【摘 要】在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碰撞效应”,可以有效地避免全封闭式教学造成的弊端。本文以《项链》一课为例,分析如何运用这一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意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碰撞效应”机制 课堂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93-02  在职业学校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基础、路径、合力、成效等方面探讨中职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创业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专业建设 就业创业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54-02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0]43号),
期刊
【摘 要】阐述英语报刊的优势,探讨英语报刊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 高中生 英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02-02  钦州市灵山县灵山中学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不乏一些英语成绩优秀的佼佼者,但不少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要想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英语的问题,除在课堂上教师全力以赴地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方法外,还应充分利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关键,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是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在化学工艺专业课程改革中,重构课程体系,开发《化工单元学习工作页》一体化教材,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推进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就业能力 化学工艺专业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
期刊
【摘 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考探究;巧妙以问引问,促进联想思考;设计问题梯度,养成分层思考习惯;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阐述高中数学提问教学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以问引问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087-0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引导探究,促进提
期刊
【摘 要】基于中职教育技能等级考试的意义,从技能等级考试题目的设定原则、教学模块的确定、建好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重视细节教学、制订合理的实训任务等方面对钳工考核的题目设计以及教学实施方法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 技能等级考试 实训教学 钳工中级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125-02  目前,社会上急
期刊
【摘 要】以中职学校语文课程中的“通知”教学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程中的具体实施及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语文 通知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036-02  当前,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一场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教学变革正在到来。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