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爱咬指甲?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pkn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的咬指甲已经出人意外地成为了人类的一项广泛流行的活动。为什么会咬指甲而不做点别的?关于这一行为有很多解释,当前的新理论是:咬指甲能够帮助我们平稳情绪。
  过度的咬指甲已经出人意外地成为了人类的一项广泛流行的活动。
  一千年以前就有这种行为: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克里安西斯据说就沉迷于咬指甲。在近现代,没有数据显示我们承受着痛苦(从技术上来讲被称作咬甲癖),但是小规模的研究显示20%左右的成人经常咬指甲——这暗示了数百万的美国人都在这么做。
  帮助病人们解决咬指甲、揪头发还有其他以身体部位为焦点的重复紊乱行为问题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门德尔说:“每个人一定程度上都咬指甲,当提到人们这样做对自己有害时,就不会当成一种日常行为了。”这当然适用于一小部分人群——但是他说,这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以往心理学家的研究
  即使过度的咬指甲很普遍,心理学家也仅仅在最近的几十年开始研究。事实上,他们仍在努力理解有咬甲癖的人们花这么多时间应付“如果我们大脑的理智部分想要停止工作,我们为什么还一直咬指甲呢”这样的基础问题。
  当前的假说:咬指甲能够帮助我们平稳情绪。当我们厌烦的时候带来启发;当我们压力大或者沮丧的时候,能够让我们得到暂时的平静。
  早期关于为什么我们咬指甲的理论是不被承认的。
  大多数早期咬指甲的解释被彻底无视。例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相信婴儿期过度护理会导致所谓的“口吃”——更倾向咀嚼指甲和其他物品,偏好口交。对于这个观点他没有证据,这一观点也没有追随者。
  之后,一些研究学家认为咬指甲、揪头发(被称作拔毛发癖)还有抠抓皮肤只会造成轻微的自我伤害——意图伤害某人通常是用刀割。在这一理论下,咬指甲是敌意的标志。
  然而,削弱这一观点的是大多数咬指甲的人并不喜欢这一习惯带给他们的伤害——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想要放弃的主要原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多数心理学家开始从更多严重的自我伤害中区分咬甲癖和聚焦身体重复紊乱症。
  弗洛伊德相信咬指甲是“口吃”的迹象。
  随着他们开始更好地理解这种行为,一个大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咬指甲是否属于急迫强制性紊乱(强迫症)。尽管最新的需求侧管理(一篇被认为是精神病学诊断权威的文章)将咬指甲放到了强迫症更宽的范畴中,其中许多研究身体集中重复障碍的人不赞同。
  門泽尔说:“沉迷这个词并不适用,每一种重复的行为并非是强迫的。”
  对一个人来说,强迫经常跟极端焦虑有关。另一方面,咬指甲经常伴随着压力——有这种行为的人是因为想这样做,而不是知道对身体有害还去做。尽管有强迫症的人似乎咬指甲的几率更高,他们似乎有不同的紊乱。
  新理论:咬指甲帮助我们平衡情绪
  最近,心理学家得出一个咬指甲更可行的理论:它能够提供暂时的逃离,分散注意力,或者是快乐、痛苦中的放松。
  门泽尔指出许多人当他们在刺激下(也就是心烦的时候)或者是刺激过大(压力过大或者过于兴奋)时会有咬指甲的冲动。他说,“这种行为给他们鼓舞,当他们刺激过大,确实会帮助他们冷静下来。”就像尼古丁一样,这种观点就是咬指甲有两阶段的功效:既能在特定状况下鼓舞人,又能够让他人放松。
  还没有证明,但是对那些总是花时间咬指甲的人来说,这个解释听起来很正确——最近由莎拉·罗伯茨和其他研究者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点证据。
  咬指甲能够提供暂时的逃离,分散注意力或者放松。
  在研究中,有咬甲癖、拔毛发癖或者其他身体为重点的重复行为的人,都陷入设计好的引出沮丧(给他们一个很困难的任务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烦恼(被关在一间屋里完全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焦虑(观看一部众所周知的可怕的在战斗中存活的飞机坠毁事件的电影),或者放松(在舒服的椅子上观看一部沙滩影片)。
  显然,这些情况都有点虚假,到那时,当研究者们观察参与者的行为的时候——调查了他们事后有没有咬指甲——他们发现了很有趣的事情。
  罗伯茨说,“比起放松的状态,人们在紧张或者厌烦的状态下更容易有这种行为。”其他关于咬指甲和揪头发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似乎牵扯到某种情绪规律。”
  为什么我们会咬指甲而不做点别的呢?
  当然,这个理论立刻产生了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会咬指甲呢——揪头发或者抠抓皮肤——能够从一开始就分散精力吗?为什么许多人沉迷于这些习惯,而不是,比如说攥起拳头呢?
  一个可能的相关解释就是患有身体集中重复障碍的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或许去咬奇形怪状的指甲能够给痛苦带来一种完美的满足感——这种追求满足的过程最终失控了。
  忍不住过度清洁思想比我们想象的要根深蒂固。许多其他的动物,毕竟也这么做。一些猫过度舔自己,导致毛发脱落,而有些马一遍遍地咬自己的侧腹。或许清洁的欲望一点也没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有伤害——这是一种可以追溯到我们的进化祖先其他哺乳动物的特质。
  最后,有一个更平凡的解释。或许我们咬指甲是因为它们就在那儿。心理学家相信你会从心理上(而不是化学上)沉迷于几乎任何事:一种通过加强获得回报的活动。
  对于一个在刺激之下想要短暂分散精力的头脑,手就在那儿。咬撕指甲确实能够有立马的回报(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对一个咬指甲的人来说,弄下来确实能立即产生满足感)。指甲会重新长出来,所以总会有新的指甲可以咬。多咬几次,你就会开始从这个习惯中得到快乐——所以不论何时你感到厌烦,有压力,或者沮丧,你的大脑不自觉地就会咬指甲。
  如何避免咬指甲
  不同的心理学家会有不同的技巧,但是他们大多数会浓缩为一条常见的策略:辨别出导致你咬指甲的情况,改变它。门泽尔说,“我们努力去鉴别所有触发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去控制他们——要么是阻止,要么是找到替代品。”
  比如,如果你看电视的时候习惯性地咬指甲,你可以不论何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嚼口香糖或者用手玩点小物品。你也可以在沙发边设置一些标志或者提醒,强化自己不想咬指甲这种观念。找到让你想要咬东西的不同情绪和感情:如果沮丧触发你咬东西,那就努力用某种方式改变状况,给自己点别的事情做或者让指甲很难咬。
  你可以尝试一种透明指甲油,那个尝起来恐怖极了。
  如果你还是停不下来,还有一种方式不论什么情况都能让咬指甲不可口:透明指甲油尝起来很恐怖。一旦涂上这些,让嘴巴和指甲稍微一接触你就会觉得嘴里的味很恶心,直到你吃点别的东西。有些人将这些和其他策略结合起来获得了成功。
  不管你使用什么特定的技巧,需要记住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打破你的癖好或许不会立即见效,所以如果你失败又咬指甲并不意味着你不得不完全放弃。戒了相当长时间仍然有可能改掉这个习惯——直到有一天,这个离奇的咬指甲习惯就不会再出现在你的头脑中了。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推进,需要大力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凤阳县41万名农村劳动力中,受文化知识和技能限制,有60%以上的人在从事农业等体力劳动,其中: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的占47.9%;建筑安装的占17%。而技术性较强的行业从业人员较少,如机械安装仅占2.1%、从事制造业的不足2%。据对全县在县内外就业的53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大部分
“我们村子里种的圣女果植株大面积枯死,不知什么原因,受損严重。”  ——心急如焚的虎佃村村委会主任田红印给“产业技术服务110”打电话。陕西省澄城县农广校立即联系蔬菜园艺专家郭文侠,半个小时后,郭文侠来到圣女果地里,仔细查看,提出了防治措施。县农广校依托农艺师、畜牧师等“专家团队”和种田能手、养殖能手等组成“产业技术服务110”农技志愿服务队,对农民进行全面辅导。
笑是不是人类的专利?是不是只有人类才会笑?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己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动物学》中写道:“人是唯一能笑的动物。”高尔基说:“笑是人类高于动物的不多的优点之一。”     动物也爱“笑”?    在一些地区,人们在观察中惊奇地发现,有些鸟的呜叫声酷似人类的笑声。在澳大利亚森林里就生活着这样一种笑鸟,当地人称之为“库卡巴拉”。这种鸟是捕蛇能手,捕蛇时,它们先用带钩的嘴将蛇衔到树上,然后从空
栏目名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小康农家》  播出頻率: AM720千赫 播出时段: 6:00-6:30  栏目定位: 讲小康故事 品农家生活 走创富之路  《重阳节的情感密码》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这一节日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每每在这一天,人们都会携老扶幼,走出家门,成群结队去远游,或登高望远,插花抒怀,或缅怀先祖,申以孝悌。
富平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富平县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道),268个自然村,其中82个贫困村,总人口82万人,是陕西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一个贫困县,全县贫困户7610户。为了实现脱贫摘帽,富平县举全县之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开展工作。其中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就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扶贫队伍。  去年冬天,地里的柿子树一直是张增强的心病;由于自己不太懂修剪技术,加上身体残疾又干
小蘑菇撑起农民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走进绿河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只见每一个蘑菇棚都整齐地摆放着菌袋,一朵朵乳白色的蘑菇恣意生长,甚为喜人。看到一个个如同孩子手掌大小,鲜嫩的蘑菇挺直了腰杆,正从覆盖着稻草的泥里探出大大的脑袋,真是惹人喜爱。工人告诉我们,蘑菇的品种很多,原料也有所区别,大致有木屑、玉米芯、林果枝条等多种农副产品下脚料,这些成为平泉最宝贵的潜在原料。人工栽培的蘑菇经过接种、培养,在适
云南省丽江市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多年,由于农民培训机构比较复杂,又各自为政,规模和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培训像打“游击战”,至于培训效果怎样,主管部门一概不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配,有的培训机构一年培训几千人,只追数量,不求质量,有的培训机构一年就培训四五十人,完成任务了事,有时经常出现重复培训。笔者建议农广校体系应加快内部管理职能改革,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有的放矢地开展
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引入现代学徒制是农业职业教育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对加强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新型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学徒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职
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长期工程。在贵州省贵定县城乡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致富门路不多,加上农民工培训过程中,教学方法、实用性等与农民工学员的特点不相适合,使得学员既难理解也难接受。笔者认为,农民工培训教学应做到科学、创新、简明、适用,讲授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教学、提问教学、研讨教学和归纳教学综合运用,这样既能解决农民工学员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差异、学习枯燥乏味、
有问必答——  关键词:老花眼  我今年38岁,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早到晚坐在电脑前查看、修改图纸。近一段时间,我发现看报纸时很多字都看不清楚了,要举远一些才行。刚开始我以为是用眼疲劳了,过一段时间会好,可是这一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的眼睛已经出现了老花症状。不是说“花不花,四十八”吗?我才30多岁,怎么就老花了呢?   河北李建    人年轻时水晶体柔软富有弹性,可以随时变厚变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