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公民萌萌哒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大的食草动物
  麝牛又名麝香牛,是北极最大的食草动物,外表有点像西藏牦牛,但比牦牛大,身上带有麝香味。
  麝牛长着一对坚硬的犄角,角尖向上翘起,直指前方,让人望而生畏。虽然它们平时行动缓慢,但若受到惊扰,便会风驰电掣般狂奔。长而多绒的毛发是麝牛抵御严寒所必需的,但也因此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当大雨来临时,寒风一吹,它们身上的水球就会冻成一层厚厚的冰甲,一个个都变成了大冰砣子,动弹不得。
  麝牛的日常生活十分有趣。它们习惯群居,却不像驯鹿那样组成庞大的队伍,通常一群只有几头或十几头,雌牛和幼牛被夹在中间,四周由雄牛负责警戒和照顾。它们以地衣、苔藓为食,吃饱了就躺着打瞌睡,醒后接着“故伎重演”:进食、反刍、打盹。
  看上去懒散的极地生活,其实符合自然规律:在冰天雪地中减少了能量的消耗,也就相应降低了对食物的需求量。据报道,由于麝牛保存能量的效率极高,它们所需的食物仅占同样大小的牛的1/6。
  迁徙冠军
  北极是鸟类的天堂,地球上绝大多数长途迁徙的鸟类都要去北极繁殖。值得一提的是北极燕鸥,它们在北极繁殖,却要去南极越冬,每年在南北两极间往返一次,行程4万多千米。
  1970年,有人曾抓到一只腿上套环的北极燕鸥,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的,那它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这种体重只有100克左右的鸟类,一生中大约飞行了150多万千米,非凡的能力令人赞叹。
  北极燕鸥非常美丽,长喙和双脚为红色,头顶为黑色,像是戴着一顶呢绒帽子;灰白的羽毛从上往下看很难与大海区分开来,有利于保护自己。它们聪明勇敢,总是聚成几万只的大群,进行集体防御,就连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
  “驴友”驯鹿
  生活在北极的驯鹿体重可达150多千克,雄性稍小,为90千克左右。它们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展幅可达1.8米,且每年更换一次。
  驯鹿最惊人的举动是每年进行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徙。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万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雌鹿带头,雄鹿跟随其后,秩序井然,边走边吃,日夜兼程。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迁徙路线的标志。当遇到狼群的惊扰或猎人的追赶时,它们会一阵猛跑,发出巨响,扬起满天的尘土。
  幼小的驯鹿生长速率之快令人咋舌。母鹿在冬季受孕,在春季的迁徙途中产崽。幼崽产下两三天即可跟着母鹿一起赶路,一个星期之后,它们就能像父母一样跑得飞快,时速可达48千米。
  对北极土著居民爱斯基摩人来说,驯鹿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肉是上好的食品;皮可以缝制衣服,制作帐篷和皮筏子;骨头则可以做成刀子、挂钩、标枪尖和雪橇架等,还可以雕刻成工艺品。
  不怕冷的冰虫
  1887年,美国西雅图著名摄影家柯蒂斯首次发现了冰虫,并将它取名为“雪鳗”,但很少有人关注。近年来全球变暖使极地动物濒临灭绝,冰虫才慢慢进入研究者的视线。
  极地冰虫是少数活跃在极地低温下的生物之一。它们被生物学家称为“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冰封大地中最活跃的生物”。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在冰川地区刺骨的寒温下,其他动物几乎被冻成冰棒,然而对于极地冰虫来说这却是最舒适的生活环境。科学家曾把几只极地冰虫放在冰箱里研究,两年过去了,不吃不喝的它们在冷藏室里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一名研究雪地动物的专家说,在众多雪地跳蚤、线虫和蜘蛛中,极地冰虫是最神奇的动物。北极熊厚厚的皮毛使它与外界低温隔绝,自身又可以储存能量;南极鳕血液内有防冻剂,使它在冰天雪地中照常生活;然而浑身赤裸、微小的极地冰虫靠什么来保暖,甚至穿冰?
  极地冰虫的生活方式也充满奥秘。至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它们如何过冬,一到冬天全都销声匿迹,科学家怀疑它们躲在雪地冬眠。不过最近研究者发现如果挖得足够深,在冬天也可能看见冰虫。美国两名生物学家曾多次到终年积雪的雷尼克山中挖极地冰虫,他们找到的极地冰虫都藏身在3米以下的地洞中。
其他文献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都会陆续公布。这次,我们不讨论获奖者的事迹,而是聊聊诺贝尔奖背后的那些轶事。  诺贝尔是谁  诺贝尔的全名是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他是一名科学家,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由于毕生研究炸药,他共拥有发明技术专利355项,在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个工厂和公司,因此他也是个“土豪”。  奖项设置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1901年首
目的:研究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从各科室采集的4500例细菌标本进行临床实验。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临床病理证实,临
目的为提高对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认识,探讨急救与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来本肿瘤科诊治的10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药物的抢救治疗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
目的:评估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吉妮IUD)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接受性。方法对2180例放置吉妮IUD的妇女,通过乡计划生育专干和本中心的医务人员,采用入户调查、电话随访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教育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应用现况,分析探讨OSCE未来的发展。方法研究分析1994~2013年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的OSC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青少年模型科技教育活动在各地的普及开展,提高科技体育模型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放飞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体育梦想,日前,国家体育总局
目的:探讨对于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及其护理的对策。方法通过对本院的21例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