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教育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何为好的教育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无数的学者和国民。中国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模式,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和突破。
  关键词:中国教育;教育问题
  千百年来,教育一直是人类不断探寻的一个话题,何为良好的教育?中国的近千所大学,大部分是将过去的知识再次灌输给学生,缺乏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大学的精神》一书实地探访了包括哈佛、耶鲁在内的几所名校,探讨了它们的立身之本,让我们对这些大学追求人生价值、办学理念、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思考,也让我们反思了自己当下的教育国情,思考我们的教育问题。
  大学是一个自在的生命体,在这生命体之内,蕴含着独一无二的精神与气质。对于大学的精神,德鲁?福斯特  哈佛第二十八任校长,有这样的解释:“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
  大学的精神是整个大学的魂之所在,如果它不充实,不丰满,不有生命力,而只是苍白无力的说教,空洞而又枯燥,那么这所大学不配称作为大学,因为它已经无法履行一所大学该给予学生的部分职责教会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准确自如地表达思想,清晰地思考,严密地分析问题,富有道德感,对国家大事敏感而有见地。哈佛之所以成为世界名校,离不开它深厚的大学精神,而哈佛创立者的意图至今仍然镌刻在哈佛中心校园门口的墙上。这段话无可厚非成为了它走向名校的一个开端,也就是引领者:“在神让我们安全抵达新英格兰之后,我们建立家园、提供谋生必需品,设立方便地点好敬拜神,也组建公民政府。紧接着我们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推进学习,并使之延及后代,唯恐当我们的现任牧师归于尘土时,留给众教会的是一群茫然无知的牧师。”
  一个大学的强弱绝大部分取决于师资力量。一个好的老师能够知道如何发现学生的潜力,并且将其激发出来。正如美籍华人作家刘墉说过:“没有不聪明的学生,只有不懂得发掘学生长处的师长。”在大学,即便都是些聪明的学生,没有良师引导他们,诱发他们的潜质,他们也许最终也难以发挥出他们真正的水平,甚至成为了平庸之辈。显而易见,哈佛也懂得这样的道理,在老师的选拔上从未马虎过,甚至相当的严谨,绝不允许任何任教老师有任何的敷衍和不负责。师资力量的强大也足以解释为何哈佛繁榮之花长盛,跻身世界名校的行业。
  谈起大学,我们都有着自己美好的憧憬,但真正进入大学后,我们需要问自己一句:大学学什么?
  如果说,大学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一个人的一生提供一个时间段,那么在此期间,他的求知欲最为旺盛,心智最为开放,并得以远离社会求速成的压力,学习如何发问,去怀疑既定的前提,学会天马行空的思考。大学不比初高中的死记硬背,大学更多要求的是一种求学的能力,当然还需要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现在的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很多领域都是全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掌握,倘若没有这种学习能力,又谈何适应社会呢?因此就“学什么”这一方面,哈佛大学则认为,比起古典名著或者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某些学问的方法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比如你可以没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但必须在教授的指导下以评论和分析的方式研读过经典文学;你可以不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但你得懂得如何将历史作为一种探究和理解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你可以没上过“经济学原理”,却不能没修过一门探讨社会问题基本原理的课程。而纵观我们的大学,似乎还是停留在逼迫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的层面上,而没有过多重视让学生掌握背后的方法。这样逼迫学生学习的弊端显而易见,那就是学生极有可能大学毕业后就停止学习,甚至恨透了学习。但我们都清楚,一旦抱有这样的想法,势必难以适应社会,难以在社会上生存下来。掌握知识可能是最最基本的要求,但大学的教育远不止于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成语就很好地概括了背后的道理。当前研究生的学习或者出国学习的道理也是如此。或者研究生的学习或是国外留学并不是让你学习到多少多少知识,而在于你接触到了哪些不同的人,得到了哪些方法的启发以及思想的碰撞。
  回到最开头的那个问题,何为良好的教育?剑桥大学第344届副校长是这样回答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剑桥毕业生应该是懂得如何自己思考,独立的、严谨的、深入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怎么思考。”
  作者简介:
  鲁铃,1994年 6月 27日,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智能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公众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更是智能时代下高校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鉴于此,本文就智能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创新展开以下论述。  关键词:智能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创新  新的媒体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更新,智能手机作为信息载体也是新技术在应用中发挥作用的手段。信息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
期刊
摘要: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良好的师德,更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教育方法,说服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对于学生,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往往为了掩盖事实、逃避责任等而采用说谎来搪塞。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如何用说服教育让学生远离谎言、拥抱诚实。  关键词:说服教育;说谎;诚实  一、说服教育案例及分析  案例1: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  有一次晚自习期间,就听到微信
期刊
摘要:《食品形态设计》是一门以形态设计为基础的创新课程,基于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身边最熟悉的食物出发,从视觉、味觉入手探索“美味的形状”过程。本文以OBE理念为基础针对本校特色专业及方向特性、以人与食品原料间的设计为中心,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及教学过渡环节涉及的问题及多样性设计探索研究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式。  1、引言  为适应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所在地,也是我国科研生产的重要基地,在科研生产中,为保障高校生产产品质量,应不断深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如何真正达到流程优化、职责清晰、标准量化、绩效考核,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提高高校科研产品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保障高校科研产品整体质量,提高高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高校管理者思考关键。文章探讨了高校质量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疫情下,师生无法开展面对面的教与学,于是各地学校纷纷尝试线上网络教学的方式,而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如何科学合理设置网络教学课程并全面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改变课业评价方式,提出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对策,顺利完成师范认证工作。将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心。  关键词:线上教育教学;高校教师;学生  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针对高校下发了《
期刊
摘要:国家对于抗日战争地纪念和诠释予以高度重视。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斯西展示胜利的75周年,组织了缅怀先烈、重温抗战激情的活动。本文基于题目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革命代表人物林妙可事迹的概述,然后分析了重温抗战激情的作用,从追寻和平理念、促进民族复兴实现、中共地位的凸显、生命价值的重视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缅怀先烈;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  202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5周年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提升认知水平,活跃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强化培养,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启发小学生自信探究与实践,有效改善弊端现状,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成功拉近了师生关系,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各项育人计划的具体执行将会变得非常顺利。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本文特意做出了具体分析,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随着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加工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现代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数控教学对数控人才的培养已经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因此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已刻不容缓。本文根据数控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提出了数控仿真软件引入数控教学的必要性,最终提出了弥补数控仿真软件缺陷的办法。  关键词:数控教学;仿真;模拟加工  一、前言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
期刊
今年2 月初,新春刚过,大街上冷清萧条,零星路人戴着口罩疾步快走。广大群众每日都紧盯疫情确诊数据,忧心于疫情发展态势,同时读着一位位平民英雄的先进事迹,目送一群群白衣勇士前赴后继,心绪激昂,热泪盈眶。  在疫情最凶险的时刻,我和学生们同时确认了延期开学的消息。当天小史同学在QQ发布了一条说说“:延期开学啦,我又可以多玩一阵啦!”,还带上了大笑的表情。我看了之后便觉如鲠在喉,或许小史同学并不是个例,
期刊
摘要:学生能否轻松愉快的在课堂上收获新知识取决于这个班级的课堂氛围是否充满活力。组建团队是学习商务英语的一种常见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学生通过协作和交流,在开放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课堂活力可以反映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本文将对商务英语课堂活力的要素进行分析,望对学生活跃商务英语课堂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课堂活力;团队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