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敢取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明清)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释义】礼义是治理的大法;廉耻是立身的大节。不廉洁便什么都敢拿,不知耻便什么都敢做。人要到了这种地步,灾祸、混乱、失败、灭亡便都会降临到他的身上了。
  【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1682),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写作背景】《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具有经世、警世意义。顾炎武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清初学者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评价,“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
  【现实意义】明代薛瑄曾将廉洁之士总结为三类:“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節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这三类廉者因动机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境界。从境界高低来看,“廉不敢取”者是较低要求的廉者,他们不敢索取钱财,是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纪律的惩罚,担心自身职位的丧失。“不敢取”虽然其动机不是由于崇尚名节,更不是由于明事理而自觉自愿,但最终结果仍指向廉洁,因而从性质上也属于“廉者”的范畴。
  廉不敢取者有一颗敬畏之心,相信“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由于对法律的惧怕、对自身禄位及身家性命的珍惜,也能够做到循规蹈矩,洁身自好,虽不是出于高尚的动机,但由于惧怕外在的处罚因而能拒绝金钱美色的诱惑。基于投入与产出的风险算计,不会贪取不义之财。
  但是,由于“不敢取”者出于害怕事情被暴露而被动选择廉洁,因而一旦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或者在发现法律有漏洞可钻时,便常丧失自制力而成为贪欲奴隶。因此,“不敢取”尚须要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约束向“不想腐”的自律阶段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这既是对反腐败形势的判断,也是对领导干部廉洁品德修养的要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从强力治标到标本兼治、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的过程。靠的不仅仅是严管,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人格。
  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朱 健
其他文献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这是对新形势下做好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好。  一、坚持党校姓党是党校的立校之本  党校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党校姓党的原则,无论过
<正>在过往30多年开疆拓土的国际生涯中,"中国制造"铸造而成的并不只有完整的生产体系与强大的产品输出能力,更有提升与刷新自我的独门绝技与看家本领。因此,未来参与全球化
本文在论述光缆干线传输系统保护方式的同时,介绍了光纤自动倒换保护系统的切换原理、设备组成、系统特点及在光缆传输系统上的应用,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网络业务无阻断传输。希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宋)吕本中《官箴》  【释义】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作者简介】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宋代寿州(今安徽寿县)人,诗人、道学家。  【寫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农业占据着关键地位。玉米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产品,一方面可以当做粮食,构成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玉米在工业原料生产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分析了广州某社区整治中,前期调查、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社区整治的具体措施,指出社区改造应从各个小区的特点出发,理清头绪,逐一完善才能使社区朝美观化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