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了解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怎样解决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本人通过六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游戏这一形式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新课程理念。游戏(game)的运用,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它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地运用英语,
  【关键词】游戏 小学 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26-01
  英语学习过程是掌握学习工作的过程,英语的学习属于语言学习的范畴。对于小学来说,英语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对于大部分小学来说,英语是陌生的。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小学生自觉地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如何有效地学习英语成为小学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人任小学英语教师已经六年,期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英语的特点
  英语对非本族语学习者来说,并不像他们习得母语那样容易。一个中国孩子在娘胎里就开始听周围的人说话;出生9-10个月能有目的地叫出"妈妈"、"爸爸";再大一些能看到什么说什么。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随着观察力的增强和词汇量的扩大,读、写、说、听都相应地得到提高。而学习英语,我们缺乏母语那样的语言环境,听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说话的机会很少,说的对象也不足。因而,学生在读和写上花了不少的工夫,而听说却相对地普遍薄弱。甚至一些非英语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词汇量达到6000- 10000,阅读能力也很强,都有口难开。即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语也是许多人一个薄弱的环节,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也是很困难的了,更别说是口语的练习了。本人通过六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一般是充满着童心的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一般没有学习英语的那种干劲,只是觉得好玩。所以教小学英语就要边玩边教学。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尽量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记住英语,让学生越学越爱学。而游戏(game)的运用,它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地运用英语,是小学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而这也是英语在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最缺乏的一方面。
  二、游戏及教学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儿童的身心成长和发展不可分割。游戏所具有的能量,即其开发儿童内部因固有的发展潜力及其所具有的身心治疗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近年来提倡的小学生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小学生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其实质是让小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喜欢游戏,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还对儿童期有着特殊意义。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游戏是小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也是他们最喜欢、最需要的基本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达到自我与外部世界,现实与梦想的交融,满怀热情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从而达到开发小学生智力的目的。
  三、教学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游戏是帮助学生学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小学生的天性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不能持久,在很大程度上凭兴趣来学习。如刚开始上英语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很感兴趣,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好奇心的驱使,是一种直接的兴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教学知识内容的增加及难度加深,就有一部分的学生兴趣逐步减弱,有的甚至消失不见。严重阻碍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计划。所以竞赛性且挑战性的游戏会使学生耳目一新,通过各种不同的有趣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更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
  四、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游戏
  一个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首先得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从而教师才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重要的是能鼓励并带动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游戏教学强调了学生是整个活动的主体性,要求的是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它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因为学生们的年龄较小,如果在导入新课时不能标新立异,只是单纯地导入新知识,那么整堂课的质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师教学的渐趋深入,教学内容难度的逐渐提升 ,学生的大脑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形成“思维低谷”,如何度过这一难关, 教学游戏不失为一条捷径。字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较为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 无非为读与写。如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确为一道难题。有一次,刚学完一个字母,准备教学另一个字母时, 我发现许多学生很疲劳, 精神不够集中,内容也比较复杂, 于是我对就近的一位学生说, “Come here, you will be a teacher.” 请带其他同学领读我们刚学过的字母与词组,体会一下当老师的感觉。被叫到的同学尽心尽力地做起了小老师,其他的学生呢? 似乎想给这位“新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认认真真地读着。这样, 教学游戏既帮助学生消除了疲劳,闯过了思维低谷,又学到了知识。
  五、采用游戏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教学内容而服务,不能为玩游戏而游戏。
  2、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
  3、游戏的形式不能单一,应多样化,并要不断更新。
  4、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动静结合,并伴有教师及时的鼓励评价,提出努力方向,发挥游戏的导向作用。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人,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我们作为教师应不断的更新观念和创造力得到全面发展,学习的兴趣得到最大的提高。让孩子们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开开心心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好玩的事情,让他们在追逐蝴蝶的感觉中学得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有趣的游戏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体育游戏更能促进学生增强身心健康、身体机能发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运动、使教学内容更能生动活泼和增加快乐体育氛围,成为开发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游戏 体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通过介绍PPK和RTK的作业原理和系统组成,分别论述了PPK和RTK技术在汉江孤山电站站址地形测量中的作业方法、测量实施、数据处理以及技术统计与分析等,明确了PPK和RTK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PPK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对PPK技术进行研究的实际意义。如果PPK技术与RTK技术混合使用,就能够在接收无线电信号时用RTK;不能接收无线电信号或无线电信号不稳定、RTK不能固定时就采用PPK,测量工作将更加方
介绍了某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倾倒爆破数值模拟的建模过程,运用ANSYS/LS—DYNA程序,从烟囱倾斜角度与历时之间的关系、倾倒过程中的支座受力、倒塌长度、筒体触地振动等4个方面,对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幼儿课件制作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从当前课件制作的现状,当前的评价标准,提出要建立多元共同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制度,结合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活动设计相关知识,重视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达到教与学的完美配合。  【关键词】课件制作 构建主义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01-0
概率积分模型作为开采沉陷预计中的一种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采煤引起的地表运动和变形。该模型中存在的许多参数直接影响地表预计的精度。通过参阅大量参考文献,总结了概率积
为了评价天水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及其可开采总量,通过分析温度场及小于200m的浅部地层结构,结合岩土工程力学实验数据等,基于热储法,估算得出天水主要城区部分所蕴藏的浅层地
【摘 要】 我国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即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个人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先学后教;定义;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 要】 幼儿主要是从观察中认识世界,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他们认识世界有着极大的帮助,是伴随其一生的重要能力。因此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成为众多幼儿园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对此,通过对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意义及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两方面进行浅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幼儿;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性可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堂生动的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也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关键词】 高中化学;结尾方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其实“结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尾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