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传P’波的识别与机制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递专栏编辑:最近遇到一位心动过速的女性患者,33岁,阵发性心悸18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常因劳累、紧张诱发心动过速,每次持续1~30min不等,发作呈突发突止.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门诊记录的心电图有以下特点:①窦性心律;②PP间期不齐,长PP间期近似于2倍的短PP间期;③PR间期不等,介于0.18~0.39s之间,有长短交替的变化;④QRS波形态略有不同,但时限正常(图1).
其他文献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终末状态的表现,随着心血管急症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衰这一常见的临床综合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
持续房颤的药物复律,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用顿服单剂量胺碘酮的方法,成功地使2例患者的房颤转为窦性节律,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83岁.反复心慌伴夜间
根据体表心电图T波倒置观察心向量图(VCG)横面(X-Z)、右侧面(Z-Y)、额面(X-Y)T环移位,旨在为临床另寻一条心脏无创检查的途径.
例1 患者男性,6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周就诊.心律不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室性早搏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心律失常,过去对室性早搏(室早)有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循证医学的出现使心律失常的病因及治疗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近日我们观察到一例室性并行心律伴2:1~3:2传出阻滞及"手风琴"样改变,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6岁,发热、流涕、咽痛、咳嗽五天,因四肢抽搐来我院就诊,心电图示Ⅲ°-AVB,心室
患者,男,7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糖尿病.查体:心律不齐,早搏,于9月19日行Holter检查,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早,大多呈二联律.附图取自动态心电图,1、2、3通道分别为mV5、mV1、mV
患者男,21岁.反复心悸,胸闷月余来院就诊,无晕厥史.体检:BP105/75mmHg,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心率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拟诊:心悸原因待查.心电图Ⅱ导联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