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形容词“少”偏误分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少”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是留学生需要经常使用并偏误频出的词汇。本文对形容词“少”的用法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基础上,掌握了大量的解释材料及实际用例,并运用语言对比、偏误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形容词“少”出现的偏误进行梳理研究、原因分析,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少”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少”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高频使用的单音词,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需要最先掌握的一个词汇。本文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基础上,掌握了大量的“少”解释材料及实际用例,并运用语言对比、偏误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少”出现的偏误进行梳理研究,提出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少”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少”的语法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将“少”的词性归为三类,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和副词。
  作为形容词,表示数量小,有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减少,数量上不足之意;作为动词,表示不足的幅度、欠、丢、遗失;作为副词,表暂时、稍微。
  朱德熙先生认为,“少”可以作谓语、状语、补语,不可以作定语。吕叔湘先生认为,“少”可以作谓语、状语和补语。对于是否作定语的问题上,他并未直言而是强调了“少”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加“的”之后也不能修饰名词。陆俭明先生认为,“少”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詹人凤先生认为,“少”可以作除定语之外的其他五大成分。
  本文研究的“少”是形容词“少”,它表示比原来的程度、数目等有所减少或数量上不足。
  二.“少”的偏误分析
  2.1“少”偏误数据统计
  我们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一共搜索到“少”的偏误用法共113例,具体数据如下:
  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总结出:将“小”与“少”误用的情况所占比例为一半以上,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其次是将动词“减少”与“少”误用,占到10%左右,剩下还有21种与“少”误用的情况,我们将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消失”、“多”与“不多”,同时也可以发现与“少”误用的词语大部分是表示“减少”的词语,仅有几例表示“增加”。
  2.2“少”偏误案例分析
  2.2.1“小”误用为“少”
  第一种情况是将表示年纪轻的“小”误用为“少”。
  [1]那时她的年龄[C]已经不小{CC少}了,都二十六岁了。
  [2]我是最小{CC少}的一个。
  [3]我从现在开始努力生活当您们的好女儿吧,我还{CJX}年纪[B级]小{CC少},经验也很少{CC泛}。
  [4]自小{CC少},妈[F媽]妈[F媽]对我的管教非常严[F嚴]厉[F厲]。
  [5]从我小{CC少}的时候{CQ起}我身上有点儿病,到现在还没治好。
  年纪轻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一般用“小”,比别人“小”来表示,年纪轻虽然也是比别人
  年龄“少”,但不用“少”表示;“自小”是固定搭配,但由于对“少”的错误理解,固定搭配也被误用。
  第二种情况是将表示比原来的程度、数目等减少的“小”误用为“少”。
  [6]那么,最后他们之间的代沟{CQ会}比以前小{CC少}得多{CJ buy了}。
  [7]有些化肥对人体的害处{CC害}比较小{CC少},但有些则有很大的害处{CC害}。
  [8]我现在才认为吸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比公众利益小{CC少}得多。
  代沟小、害处小、利益小都是比原来的数目减少,“小”被误用为“少”。
  2.2.2“少”误用为“减少”
  [9]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人类生活中自然占的比率越来越少{CC1减少}了。
  [10]如果农作物的产量越来越少{CC1减少}的话,会{CC1可以}影响在世界上几亿人的挨饿。
  [11]因此,地球上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CC1减少}。
  这种偏误在于将“越来越”与“减少”混在一起使用。“越来越少”与“减少”都表示逐渐降低。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在于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将两个词组混在一起使用。
  2.2.3其他情况
  [12]在更多{CC少}公共场所{CJX}如果可以禁止抽烟的话,这种污染[L]就会减少。
  [13]第一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少{CC1消失}了{CJX}孩子跟父母相谈的时间,机会。
  [14]人们[B门]生活当中,在家里过得时间比较少{CC1不多}[BQ],两代人应利用{CC2用}这个时间。
  [12]将“多”误用为“少”,是将目的语过度的泛化,“多”“少”混用;[13]是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越来越”与“消失”都表示逐渐减少,不能同时使用;[14]是母语的负迁移,“不多”与“少”在外语中可以用相同形式表示,汉语中是两个不同的词语。
  2.3“少”偏误原因分析
  2.3.1母语的负迁移
  学习者在没有全面掌握目的语的规则的情况下通常会依赖母语,把母语的思维方式和使用方法套用到对目的语的学习中去,从而引起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这种母语知识的干扰常常见于目的语的初学者中,是引起第二语言初期学习过程中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在英语中可以用“not much”、“not many”即“不多”来表示“少”,汉语中则不可以。
  2.3.2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学习者用类推的方法把他所学的有限的而且不全面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的偏误,也称为对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这类偏误的根源一般在学习者的母语中找不到,母语的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为学习者带来学习障碍,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引发的偏误则是在学习者的中高级阶段经常出现,这是因为学习者在吸收过程中知识的负迁移的给学习者带来了错误的認知理解。例如“越来越”在英语中“more and more”与“减少”可以同时使用,但在汉语中表示相同意思的“越来越”与“减少”和“消失”等词语并不能同时使用。
其他文献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rn来到河北,我有一种使命感,就像一个住在山沟里的穷亲戚,受了委托,来到平原上,看望有了大发展的富亲戚——说亲戚远了,该说是同宗的族人.河北人一说起自己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写作能力是检验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近年来,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引起广泛关注.高校新建校区由于历史积淀不足、文化氛围薄弱,导致校园文化不能有效发挥其陶冶、导向、规范的德育功能.本文从校园
【摘 要】研究和解决“留守学生”问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只要社会、学校、家长认识到位,适应主动,引领有为,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随父母上学的条件,解决面临的各种困扰和问题,才能极大地促进“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学生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2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综合性学科,“育人”这一项主张历来受到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视.就连最新的语文课标都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使学生受到道德、
目的考察党政管理干部应激心理、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307名党政管理干部进行团体用社会心理应激调查表、自我效能感、总体情感指数量表测量。结果1应激心理
近年来,临床多选用药物流产以终止妊娠,但药流后,往往阴道出血时间过长,易造成逆行感染,故一部分孕妇在药流之后,长期出现小腹坠痛或刺痛,白带量增多或夹有血丝等症状,为此,
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科目.语文注重素质培养、数学则注重逻辑思维培养,英语是为了紧跟时代脚步开阔视野.在这其中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显得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