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召开,全面动员和部署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序幕已经拉开。根据会议精神,高中学生每天的书面家庭作业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这就对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外作业设计该是怎样的?
一、多样性
新课标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剥夺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权利。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让学生充分享受其自主权。教师可采用自编型,变作业由教师布置、学生执行,为学生“自产自销”。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地、富有创造性地编拟作业题,同时还让学生们把自己的“产品”和同学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最后根据自己设计的作业进行练习。在自编自练中,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可采用合作型,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某项作业。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他们练习的热情高了,效果也好了。如模块六Unit 3 Project这一部分要求制作一本参考书,教师可让学生自选合作对象,自编一份有关旅游的参考书,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全程。有些小组有困难,教师可适当提供帮助和建议,如帮其确定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相关信息等。通过这些操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另外,作业形式应从单一的书面形式,发展到口头、实践、专题研究等多样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二、趣味性
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要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增加趣味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新引趣。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针对这一特点,应尽可能变换训练内容出现的方式,如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等。
2.所选的作业材料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如阅读训练的作业,阅读文章的内容应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3.竞赛引趣。学生逞强好胜,勇于竞争,训练中适当设计竞赛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
三、创新性
学生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侧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养成其创造性个性。如在学完模块五Reading之后,改传统的复述课文内容为让学生模拟辩论,收集学生提出的辩论主题进行选题。在准备过程中,让学生观看一些视频,掌握一些辩论技巧,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资料,获得充分的论据并得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再进行现场模拟。这样,不仅巩固了文章的信息,加深了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去发掘。
四、计划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若不加考虑,很随意地信手拈来,实际上,对学生来说是时间的浪费,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也是无济于事。在作业的设计上一定要精心计划,教师应针对本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根据新课标中学生应达水平要求,制定既有班级特色又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长远作业目标和短期作业计划。作业材料一定要“求质而不追量”,精选材料而不是“拿来主义”。如艺术班的作业,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的情况,可以设计一些软性作业,让他们欣赏英语大片、上网搜集信息、编演戏剧、给电影配音、演讲和辩论等,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如高三的作业,教师可根据一定的目标去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地发综合试卷让学生进入题海中。
总之,教师要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通过做“优质”的作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多样性
新课标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剥夺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权利。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让学生充分享受其自主权。教师可采用自编型,变作业由教师布置、学生执行,为学生“自产自销”。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地、富有创造性地编拟作业题,同时还让学生们把自己的“产品”和同学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最后根据自己设计的作业进行练习。在自编自练中,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可采用合作型,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某项作业。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他们练习的热情高了,效果也好了。如模块六Unit 3 Project这一部分要求制作一本参考书,教师可让学生自选合作对象,自编一份有关旅游的参考书,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全程。有些小组有困难,教师可适当提供帮助和建议,如帮其确定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相关信息等。通过这些操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另外,作业形式应从单一的书面形式,发展到口头、实践、专题研究等多样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二、趣味性
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要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增加趣味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新引趣。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针对这一特点,应尽可能变换训练内容出现的方式,如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等。
2.所选的作业材料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如阅读训练的作业,阅读文章的内容应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3.竞赛引趣。学生逞强好胜,勇于竞争,训练中适当设计竞赛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
三、创新性
学生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侧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养成其创造性个性。如在学完模块五Reading之后,改传统的复述课文内容为让学生模拟辩论,收集学生提出的辩论主题进行选题。在准备过程中,让学生观看一些视频,掌握一些辩论技巧,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资料,获得充分的论据并得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再进行现场模拟。这样,不仅巩固了文章的信息,加深了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去发掘。
四、计划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若不加考虑,很随意地信手拈来,实际上,对学生来说是时间的浪费,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也是无济于事。在作业的设计上一定要精心计划,教师应针对本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根据新课标中学生应达水平要求,制定既有班级特色又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长远作业目标和短期作业计划。作业材料一定要“求质而不追量”,精选材料而不是“拿来主义”。如艺术班的作业,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的情况,可以设计一些软性作业,让他们欣赏英语大片、上网搜集信息、编演戏剧、给电影配音、演讲和辩论等,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如高三的作业,教师可根据一定的目标去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地发综合试卷让学生进入题海中。
总之,教师要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通过做“优质”的作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