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都市的演艺生态圈建设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iaohui870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文创50条的颁布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确立,使上海文商旅演艺成为热点,演艺产业将在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上海8个演艺集聚区的对外发布,所属地域也成为亮色。那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分布在上海不同区域的八个演艺集聚区的特点,以及未来国际化都市演艺生态圈建设的发展趋向。
  上海八个演艺集聚区的比较
  首先,作为八个演艺集聚区核心与重点打造的黄浦区的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演艺大世界,北起北京东(西)路,南至金陵东(中)路,东邻福建中(南)路,西至黄陂北路、新昌路。目前演艺大世界运营的剧场达到近20个,同时还开拓了近30个演艺新空间,并提出了整体构筑“一中心、五集群”的发展格局。“一中心”即演艺活力中心,通过五分钟、十分钟剧场步行圈的空间架构,将区内近20家剧场聚拢起来,打造戏剧戏曲、音乐剧、室内外音乐会等演出高地。“五集群”则包括外滩集群、创意码头集群、浦西世博集群、新天地集群、复兴路集群。到2020年,该区将力争把正常运营剧场和演艺空间数量扩充到60家左右。
  其二,现代戏剧谷剧场群(静安区)以江宁路沿线的美琪大戏院、艺海剧院为主线,向西南与上海戏剧学院、商城剧院、静安800秀等剧院形成互动,以话剧、经典音乐剧演出为特色,形成了连点成线、辐射周边的现代戏剧谷剧场群。
  其三,世博园区旅游演出剧场群(浦东新区)。世博大舞台将与宋城演艺合作进行升级改造,围绕世博文化公园规划建设户外剧场、特色小剧院、艺术品商店等空间,该区域还有一个重磅项目—上海大歌剧院正在筹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接待世界优秀表演艺术团体演出的条件和能力,主要服务于歌剧、芭蕾舞剧、音乐会。
  其四,规划中的徐汇滨江剧场群(徐汇区)也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剧院群落,成为上海目前唯一的沿黄浦江分布的演艺带。届时,仅“上海梦中心”就将有6个大型剧院。是“西岸传媒港”的核心部分,将分西区、中区、东区、水岸北区、水岸南区5个区域。虽然目前这一演艺剧场圈有所调整,但是首批剧场已经在启动。
  其五,四川北路剧场群(虹口区)则以四川北路为主轴,一批计划中改建老剧场群:群众影剧院、胜利影剧院、永安戏院、虹口大戏院等剧场,加上目前已经运营的嘉兴剧院、1933微剧场、国际电影院,一起形成了以演艺、展览为核心的四川北路剧场群。
  其六,九棵树(奉贤区)未来艺术中心大剧院的建成,打造“南上海的艺术名片”。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以大、中、小三个剧院为主,借助周围的森林环拱,形成一个与自然对话、与水绿交融的“森林剧场”。2019年10月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大剧院开幕,填补了这一片郊区的大型演艺场馆的空白。
  其七,规划中的虹桥百老汇剧场群(青浦区),借助于国家会展中心和声势浩大的一年一度进博会,以此来形成集聚效应。
  我们先暂搁一下同为八个之一的长宁区天山路演艺集聚区,先来分析其他七个演艺集聚区的情况和特色,可以看到,黄浦区环人民广场的演艺大世界,是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核心地标圈,这一演艺集聚区无论是剧场建筑群的数量还是体量都是在八大演艺集聚区中独占鳌头(集聚着原黄浦、南市、卢湾三个区的核心场馆),对于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四万场演出,这一集聚区将承担起一半场次的容量。第二个静安现代戏剧谷虽然数量上不及演艺大世界,但却云集着文广演艺集团的专业院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在剧目演出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其三、四、七的世博演艺区域与徐汇滨江演艺集聚区、虹桥百老汇等目前还在规划、建设中,近两年内还不会产生规模巨大的集聚效应和影响力,但五年之后将会成为上海重量级的演出场馆群。虹口区的北四川路老剧场群落不少建筑由于处于长年危房和动拆迁改变性质等原因,也尚未真正在上海演艺界驻足。九棵树大剧院的建成与嘉定保利大剧院、宝山长滩音乐厅等作为郊区文化综合体,给处于演艺空白的区域形成了相对标干的演艺地标,但对于中心城市区域的演艺集聚区尚未构成影响力。
  由此来看,上海八个演艺集聚生态圈,目前形成规模的环人民广场演艺大世界无疑是上海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其剧场建筑群和演出体量要占到全市演艺50%,静安戏剧谷演艺区则以专业化院团资源往演艺金字塔的顶层在着力,而其他各演艺集聚区或在建、或處于单体发展状态。那么,作为长宁区的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来看,目前虽有虹桥艺术中心大剧场和规划中的SOHO天山广场音乐厅,加上缤谷二期(小剧场、影院)、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小剧场、临空SOHO影院等社区、园区、商圈的影剧场建设,计划逐步形成一条天山影视演艺功能带。但是,其体量和影响力有限,在八个演艺生态圈中,如何开拓思路独树一帜,成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亮色,是值得研究并探索新路的。
  天山路商街演艺生态区的创新
  上海已初步规划形成了八个演艺集聚区的生态环境,八个环环相扣的演艺生态圈以环人民广场的“演艺大世界”为核心,但是从构建亚洲演艺之都的宏观角度看,目前上海的演艺产业结构还有着不少瓶颈:剧场生态结构的瓶颈,上海演艺产业链是一个倒金字塔形的不稳定结构,比较纽约47家百老汇商业剧场是建立在604家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演出空间地基上的,而上海的剧场群中300座以下可供对外演出的演出空间不足15家。2018年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主推的都市演艺新空间的概念,成为突破上海演艺产业瓶颈受到业界的欢迎,对标欧美纽约、伦敦、亚洲东京、首尔的演艺集聚区,成为打造演艺之都的稳定性结构。演艺空间的资源配置与拓展、非剧场的演艺空间定位、条件、资源、以及运营模式等行业标准,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并推出了扶持演艺空间的政策,2019—2020年60余家演艺空间的授牌带来了勃勃生机。
  无论是纽约的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东京的涉谷、韩国大学路都是融时尚商街与娱乐演艺空间为集聚,其演出空间数量和演艺原创力成为演艺金字塔的庞大基座。相比之下,我们会发现,在上海八个演艺集聚区的现状来看,长宁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是唯一被冠以商业体的演艺生态区,与此相近的四川北路过去曾是上海三大商业街之一,但如今已经弱化了其商业街的影响力。相反,天山路商街近年来的兴盛,特别是交通地铁的发达,成为上海市民和青年消费群体的云集之地,沿着天山路地铁2号线,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天山路像串起来的四个大珍珠形成了商业体集聚区:天山路娄山关路聚集着近30家商业综合体,并以虹桥艺术中心为演艺亮点;天山路威宁路的缤谷商业综合体,以多个小剧场为演艺特点;天山路北新泾商业综合体及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天山路淞虹路临空园区,以庞大的产业园区与商业综合体容纳了10万年轻就业群体在此工作。   通过这一比对,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长宁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有着自己独特的商街地域和交通优势,但是,从传统的演艺剧场群角度,天山路是无法达到具有竞争力的演艺集聚区规模和影响力。从传统意义的剧场看,有体量的仅虹桥艺术中心大剧场,其座位数还进不了上海前15名,缤谷的小剧场群仅仅只有2个不足百人的演艺厅,北新泾的民俗文化中心目前也只是一个相似街道文化艺术中心的戏台,临空园区有着9个电影小厅,尚未形成演艺氛围。从这一分析,表面上看长宁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演艺集聚区,似乎还形不成剧场群,更离演艺集聚区相距甚远。但实际上天山路商街所具有的空间和业态,恰恰有利于创新与突破。相比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业态,其空间已经极为饱和,配合旅游游客为主的步行街从商品到饮食已经呈现出快速流动的经商节奏。同样淮海路商业街以时尚为主线串起一家家专卖店,呈现出各自为特色的门店风格。因此这两大商街都无法形成演艺为特色的空间格局。那么,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这一演艺集聚区的创新突破在哪里呢?
  由上海11家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促进上海演艺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提出:“支持演艺多元融合。引导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主题酒店饭店、体育设施等引入特色演艺资源,打造一批文化演艺与商业服务高度融合的综合消费场所。支持多元化拓展演艺空间。支持社会主体结合旧区改造、街区业态调整、新地块功能开发,在室外广场、绿地、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老厂房、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内等拓展一批中小剧场及特色演艺空间。”其意义在于突破了长期以来对演艺及演出场所的单一化禁锢式的管理模式,以开放的多元化空间容纳演艺内容和形式,演艺空间的释放,必然带来演艺的百花齐放。预计未来三年后上海的新演艺空间将超过300家,每年各类非剧场的演艺空间演出场次将超过18000场,演艺空间的剧目每年会超过1000个。这将为上海的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筑底,形成一个稳定的演艺金字塔结构。
  但是,如果对已经授牌的演艺新空间考察可以发现,这些演艺空间如星星点点分布在全市各区,我们知道,演艺产业的业态是需要集聚性才能产生群体效应,韩国首尔的大学路云集着将近120多家小剧场与演艺空间,并通过演艺空间产生的观众流量配置着大量的时尚小店与咖啡餐厅,形成了现象级的演艺集聚区。同样,纽约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所集聚的604家演出空间,其巨大的体量托起了百老汇的47家商业剧场,成为了百老汇源源不断的新创剧目与演艺人才的蓄水库,没有一家院团或演艺投资商会轻视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原创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联想到“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这一演艺生态园所处的优势和潜力。从交通线看,天山路几乎直线贯通的地铁2号线和公交线路,对观众群体的流量带来十分便捷。从商业体空间看,形成的四个串连一起的集聚圈:天山路、娄山关路云集着20多家商业综合体,围绕在虹桥艺术中心周围,这些商业体正在进行规划改建,时尚新潮的商业业态中完全可以打造不同类型的演艺新空间,从一个演艺空间200—600平方米的面积来测算,这个商圈内完全可以打造30家风格各异的演艺新空间,30家演艺空间形成的集聚效应和时尚新潮的演艺风格,围绕着虹桥艺术中心。天山路威宁路的缤谷广场圈,包括长宁文化大厦、长宁区图书馆在内,目前在运营的几个小剧场相对更先锋、文艺小众,这个集聚圈形成先锋戏剧、动漫演艺、纯文艺特色,未来打造成10—20家演艺新空间,与上一段的时尚演艺空间群形成不同特色又互补的结构。天山路北新泾的民俗演艺圈,这里以长宁民俗文化中心、长宁沪剧团、民俗风情小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演艺特色,恰好又与前两个演艺圈构成不同受众群体的演艺风格与作品,5—10家演藝空间吸引着本土市民百姓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的喜爱。天山路淞虹路临空园区圈,这里聚集着10万年轻上班族,9个影视厅、音乐广场、众多的商务楼宇空间、会议厅、咖啡厅等,其空间已经具备了一个闭环式的演艺圈氛围,只不过尚未引入演艺团体,考察这里的诸多空间,只要略加调整就能形成20多个演艺新空间,而且面对着10万上班族,对富于青春活力的演出剧目、中外小剧场戏剧势必会受到欢迎,而且演艺安排更适合于周一至周五上班族的时间,而不是通常的双休日。天山路连接延安西路的顶端,目前创邑园区内的聚橙可当代中心小剧场、育音堂演艺空间等已经形成,东华大学的表演专业,未来靠近凯旋绿地这里还将建设四个时尚社区,其中之一是演艺区域,将建造一大二小三个演艺剧场与空间。
  经过比对分析可以看到,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这一良好的有待开拓的演艺生态环境是目前上海其他演艺集聚区所没有的,几乎可以说,未来天山路这一演艺集聚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剧场群,而是新颖的演艺新空间群体,其60—80家演艺空间将天山路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演艺一条街。这不仅在上海,就是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演艺集聚区,都是独有的。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演艺集聚区未来可以与首尔大学路演艺集聚区、纽约外外百老汇、东京涉谷演艺等相媲美。
  长宁天山路商业街的演艺生态圈将演艺成为商场商街的文化亮点,相信这里各种样式的大大小小商场演艺空间的出现,犹如璀璨群星般洒落到整个商业街的各个角落。由于演艺娱乐是带动消费人流的一个主要环节,一站式娱乐化能成为重要趋势,很大原因就是顾客在购物中享受到了休闲愉快的感觉。从现代都市演艺集聚区的发展来看,除了传统的剧场舞台外,还形成了新兴表演的场所聚集地,街区中心营造的文商旅“第三生活空间”,即消费者目前对商街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购物,而是将其作为除了家、工作单位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集购物、餐饮、演艺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式的商街得到了消费群体的一致认可,这也是被称之为“体验经济时代”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2008年底,我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希望父亲过多过问我的课堂教学。但没想到,父亲非常关注,一来因为当时系里人物画教授都是他的学生,他担心我胜任不了这个工作,给大家添麻烦。二来我刚开始当老师,有个成熟过程,而我教的本科一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如果搞砸了,学生这辈子的职业生涯都会蒙上阴影。父亲规定我把学生作业都拍成照片带回家给他看。几乎每一件作业,他都仔细看,
期刊
我们已经习惯于用一个固定的视角、一种不变的色彩来处理我们面对的艺术现象文化现象。尤其是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着喧哗、热闹的时代。画家方增先也被各种热闹包围着,特别是作为“新浙派人物画”的开创者、奠基人、推动者,他成就卓著,声名煊赫。而且作为美术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影响深远,不乏人数庞大的艺术追随者。但我总觉得,他内心有着不为人知的寂寞和清冷。  2007年5月,上海美术馆举办《跋涉者—方增先
期刊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用艺术激活乡村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艺术院校作为艺术教育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运用學科优势为艺术乡建作出贡献,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机遇。毕业展览作为艺术院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通常将举办地放在校园内,面向的群体也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如果将毕业展览与乡村振兴结合,让艺术走出高校,走进乡村,对高校和乡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本文以2020跨媒体艺术节暨第二届东钱湖国际艺
期刊
“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于2020年11月中旬圆满闭幕。作为全国抗疫任务最艰巨、表现最出色的城市之一,上海以自信而又审慎的态度、热情而又冷静的行动,完成了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大型展演活动,让寂寥多时的上海舞台重现历年金秋盛况,让渴盼多日的上海观众得享戏剧审美盛宴。  严格防控作为本次展演的顶层设计,在具体的运作中得到了自始至终的践行。在剧目的性质、新创的标准、观演的规约等各方面,都有缜
期刊
如何在戏剧舞台上成功地塑造真实的当代英雄形象,始终是当下戏剧人探索的重要课题。在为祖国大地涌现的各类先进模范、最美的人、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所激动时,怎样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戏剧艺术,使生活原型升华为舞台上栩栩如生的戏剧形象,在真实不虚与集中提炼之间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使先进人物及其事迹通过艺术传达真正深入人心,是解决主题化创作亦步亦趋地模仿生活,导致僵化、生硬、套路化等弊端问题的关键所在。尤其值得注意的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与旅游呈现出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发展趋势。2018年3月,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为文化和旅游部。笔者认为,对于文化馆而言,文旅职能融合之后,并不是简单的叠加组合,而应是融汇共生、协同发展、互相成就的关系。上海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旅游热门城市,更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作为支撑。联系实际,对照新的要求,群众文化工作应该
期刊
OTC(OVER THE COUNTER)是指经国家批准、消费者不需医师处方、按药品说明书即可自行判断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秘书长胡圣榆认为,中国非处方药的市场规模约有2000亿元人民币。市场越大,诱惑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作为医药企业,希望在竞争激烈的OTC市场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无疑能使其借着东风遥遥领先。随着处方药广告在大众媒体上的消失,如何发挥广告在OTC品牌树立中的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样本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分别对用药金额、DDDs进行对 比排序。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结论:中药 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限定日剂量
期刊
“我”该如何进入现场?是征询,也是质询。  关于“现场”的界定,总与事件或行动相关,无论已然发生或是尚未践行,事件或行动的地点即为现场。进入现场,意味着逼近真相,意味着贴近更多的细节和内情,从而获取真相的更大可能性。戏剧的现场,亦需进入,尤其是精神和情感层面的深入。事实上也只有观众深度进入戏剧现场之后,良好的观演关系才能得以形成,与观众结成戏剧共谋的创作期许才能达成,戏剧的三度创作才能愈臻完美地实
期刊
(本刊讯)由代表京、津、沪、渝、穗5大城市,在国内较有影响的5家医药公司: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医药交易会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日前在上海隆重举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