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课堂是政治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究不足,选择适合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不足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决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106-01
高中政治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从自身的学习、提高入手,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掌握思维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出现问题的原因有:①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内容过于抽象、课堂效率较低;②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高中政治课的内容,创新性与积极性不强;③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难度;④学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二、提高高中学生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层思考的话题。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学生、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
2.精心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要效果。
首先,明确上课目的。教师必须要把课上好,在这里备课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必须“全方位”,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备教学手段,不照搬教案,不机械套用参考书,才能在授课中收到实效。
其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去除无效环节和无效活动,保证当堂完成教育任务,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好学习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高政治教师的知识素质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素质:①要有扎实精深的理论知识。认真系统地学习和准确理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等等。③要有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
四、注重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媒介,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是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取得实际的教育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实现,同样需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新课程教材。
总之,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 张高碧.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1)
2 戴恩亮.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10(9)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决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106-01
高中政治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从自身的学习、提高入手,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掌握思维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出现问题的原因有:①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内容过于抽象、课堂效率较低;②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高中政治课的内容,创新性与积极性不强;③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难度;④学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二、提高高中学生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层思考的话题。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学生、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
2.精心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要效果。
首先,明确上课目的。教师必须要把课上好,在这里备课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必须“全方位”,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备教学手段,不照搬教案,不机械套用参考书,才能在授课中收到实效。
其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去除无效环节和无效活动,保证当堂完成教育任务,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好学习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高政治教师的知识素质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素质:①要有扎实精深的理论知识。认真系统地学习和准确理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等等。③要有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
四、注重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媒介,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是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取得实际的教育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实现,同样需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新课程教材。
总之,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 张高碧.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1)
2 戴恩亮.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