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下,一大批中小企业将逐渐崛起。但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仍然离不开公司治理的保驾护航。
良好的公司治理意味着公司的决策程序更科学,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公司运营更稳健,具有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那么,广大中小企业该如何完善公司治理?在上市公司中,能不能找到可借鉴的做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和创业邦,第四次联合推出“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榜单,旨在系统评估该群体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以期引导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并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然而,评价结果显示,样本公司的总体治理水平仍然较低,并且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在公司治理的四个方面,以硬性规则为主的信息披露与合规方面表现最好,以自主改进为主的激励机制方面表现最差,这与2011年?2013年的评估结果类似。
治理得分较高的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均较高。公司治理得分与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32,与净利润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15。公司治理得分前50强的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分别为5.5%、7.9%,远高于后50强的4.6%、6.2%。
自然人作为实际控制人时公司业绩更佳
1056家公司中,36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股,634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151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法人,剩余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明确。744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既有法人也有自然人。
按国有股、自然人、法人进行分类,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4%,实际控制人为法人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5%,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5.1%。实际控制人既有自然人也有法人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1%。
自然人作为实际控制人时公司业绩更好,原因不是自然人比法人更关注公司业绩,而是自然人直接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结构简单,利益链条短,通过关联交易和转移定价手段等实现控制人收益的机会少。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效果更好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大,对公司决策逐渐产生了影响。
首先,机构投资者同时接触多家公司,掌握多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我们调研的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业绩的正面影响也越大。

在1056家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88%。机构持股比例小于3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2%。机构持股比例大于等于3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11.7%。
应重视投资者接待活动
上市公司都需要不定期地接待来访投资者,解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按照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接待投资者后需进行信息披露。但是,根据公开信息发现,2014年,有142家公司从未举办过投资者接待活动——当然,也有可能举办了接待活动但未予公布。无论怎样,这均表明上市公司在投资者接待方面存在疏忽。
在有投资者接待活动的公司中,172家公司举办投资者接待活动超过10次,35家公司举办投资者接待活动超过20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接待活动与上市公司业绩高度正相关。投资者接待活动超过5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4%;超过10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8%;超过20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11.2%。
董事会独立性强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
1056家公司中,独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的平均值为50%,1/4分位数为25%,最大值为100%。有1/4的公司的独立及非执行董事合计比例还低于25%,远远没有达到独立董事不少于1/3的监管标准。
数据还显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独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低于5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独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大于等于5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适当提高独立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监管要求的问题,对公司自身业绩的提高也有实际益处。
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可以加强制衡
对于初创公司,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对于成熟公司,由于规模较大,一旦决策失误,损失将非常大,通过两职分离可以加强制衡,防止专断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2014年,381家公司为两职合一,675家公司为两职分离。两职合一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8%,两职分离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6.9%,二者差异显著。
到底是两职合一提升了公司业绩,还是业绩不佳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两职分离的做法,以图改进管理、提升业绩?根据一些个案调查,我们倾向于后者。
监事会成员持有股份让公司更有动力
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并未要求监事会成员持有公司股份,监事会成员是否持股由公司自主决定,这可以衡量上市公司是否愿意主动改进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但我们发现,更有动力的监督能带来更好的公司业绩。
2014年共有492家公司的监事会成员持有公司股份,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的最大值为18.14%。这492家有监事会成员持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9.3%,显著高于没有监事会成员持股的公司(6.2%)。

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业绩更好
信息披露一方面是公司经营状况的反映,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外界了解公司、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促进公司提升业绩。
正因如此,国际领先公司都把信息披露作为一种主动性的沟通工作,而不仅仅是一种满足监管要求的合规行为。深交所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年度考核,2014年,242家公司考核结果为A,713家公司为B,84家公司为C,17家公司为D。信息披露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信息披露水平由高到低的A、B、C、D四个等级公司之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依次递减,从6.8%到-6.1%。
股权激励还远远不够
股权激励是长期激励机制,有利于被激励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实现一致。
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均出台了各种指导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员工和投资者也希望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但是,2014年仅有380家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计划,这些公司在公司治理其他方面的得分亦优于其他公司。并且,这380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9.1%,远高于未实行股权激励公司的6.6%。
与此同时,2014年有943家公司的董监高持有公司股份,113家公司的董监高未持有公司股份,前者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8%,远高于后者的4.6%。这些均反映了长期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作用。
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比例最高达18.5%
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的关键人力资本,关系到公司的长期发展。
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最好同时包括薪酬激励和股票激励。但2014年,只有119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持有公司股票。在这119家公司中,核心技术人员持有公司股票比例的最小值为0.23%,最大值为18.5%。核心技术人员持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9.2%,利润总额增长率平均值为13.1%,远高于核心技术人员没有持股的公司的7.2%、4.2%。

185家公司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
中小企业中,普通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普遍较高,对员工的长期激励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司治理问题。
2014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引导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15年6月30日,样本公司中共185家公司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这185家公司在公司治理其他方面的得分也更高,比未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高2.6分,这表明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治理水平之间乃互相促进关系。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提升公司业绩,185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总额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7.8%、14.3%,高于未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的7.4%、3.3%。
良好的公司治理意味着公司的决策程序更科学,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公司运营更稳健,具有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那么,广大中小企业该如何完善公司治理?在上市公司中,能不能找到可借鉴的做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和创业邦,第四次联合推出“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榜单,旨在系统评估该群体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以期引导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并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然而,评价结果显示,样本公司的总体治理水平仍然较低,并且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在公司治理的四个方面,以硬性规则为主的信息披露与合规方面表现最好,以自主改进为主的激励机制方面表现最差,这与2011年?2013年的评估结果类似。
治理得分较高的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均较高。公司治理得分与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32,与净利润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15。公司治理得分前50强的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分别为5.5%、7.9%,远高于后50强的4.6%、6.2%。
自然人作为实际控制人时公司业绩更佳
1056家公司中,36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股,634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151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法人,剩余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明确。744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既有法人也有自然人。
按国有股、自然人、法人进行分类,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4%,实际控制人为法人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5%,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5.1%。实际控制人既有自然人也有法人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1%。
自然人作为实际控制人时公司业绩更好,原因不是自然人比法人更关注公司业绩,而是自然人直接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结构简单,利益链条短,通过关联交易和转移定价手段等实现控制人收益的机会少。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效果更好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大,对公司决策逐渐产生了影响。
首先,机构投资者同时接触多家公司,掌握多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我们调研的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业绩的正面影响也越大。

在1056家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88%。机构持股比例小于3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2%。机构持股比例大于等于3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11.7%。
应重视投资者接待活动
上市公司都需要不定期地接待来访投资者,解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按照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接待投资者后需进行信息披露。但是,根据公开信息发现,2014年,有142家公司从未举办过投资者接待活动——当然,也有可能举办了接待活动但未予公布。无论怎样,这均表明上市公司在投资者接待方面存在疏忽。
在有投资者接待活动的公司中,172家公司举办投资者接待活动超过10次,35家公司举办投资者接待活动超过20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接待活动与上市公司业绩高度正相关。投资者接待活动超过5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4%;超过10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8%;超过20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11.2%。
董事会独立性强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
1056家公司中,独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的平均值为50%,1/4分位数为25%,最大值为100%。有1/4的公司的独立及非执行董事合计比例还低于25%,远远没有达到独立董事不少于1/3的监管标准。
数据还显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独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低于5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独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大于等于5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适当提高独立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比例,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监管要求的问题,对公司自身业绩的提高也有实际益处。
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可以加强制衡
对于初创公司,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对于成熟公司,由于规模较大,一旦决策失误,损失将非常大,通过两职分离可以加强制衡,防止专断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2014年,381家公司为两职合一,675家公司为两职分离。两职合一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8%,两职分离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6.9%,二者差异显著。
到底是两职合一提升了公司业绩,还是业绩不佳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两职分离的做法,以图改进管理、提升业绩?根据一些个案调查,我们倾向于后者。
监事会成员持有股份让公司更有动力
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并未要求监事会成员持有公司股份,监事会成员是否持股由公司自主决定,这可以衡量上市公司是否愿意主动改进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但我们发现,更有动力的监督能带来更好的公司业绩。
2014年共有492家公司的监事会成员持有公司股份,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的最大值为18.14%。这492家有监事会成员持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9.3%,显著高于没有监事会成员持股的公司(6.2%)。

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业绩更好
信息披露一方面是公司经营状况的反映,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外界了解公司、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促进公司提升业绩。
正因如此,国际领先公司都把信息披露作为一种主动性的沟通工作,而不仅仅是一种满足监管要求的合规行为。深交所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年度考核,2014年,242家公司考核结果为A,713家公司为B,84家公司为C,17家公司为D。信息披露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信息披露水平由高到低的A、B、C、D四个等级公司之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依次递减,从6.8%到-6.1%。
股权激励还远远不够
股权激励是长期激励机制,有利于被激励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实现一致。
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均出台了各种指导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员工和投资者也希望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但是,2014年仅有380家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计划,这些公司在公司治理其他方面的得分亦优于其他公司。并且,这380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9.1%,远高于未实行股权激励公司的6.6%。
与此同时,2014年有943家公司的董监高持有公司股份,113家公司的董监高未持有公司股份,前者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7.8%,远高于后者的4.6%。这些均反映了长期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作用。
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比例最高达18.5%
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的关键人力资本,关系到公司的长期发展。
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最好同时包括薪酬激励和股票激励。但2014年,只有119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持有公司股票。在这119家公司中,核心技术人员持有公司股票比例的最小值为0.23%,最大值为18.5%。核心技术人员持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9.2%,利润总额增长率平均值为13.1%,远高于核心技术人员没有持股的公司的7.2%、4.2%。

185家公司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
中小企业中,普通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普遍较高,对员工的长期激励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司治理问题。
2014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引导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15年6月30日,样本公司中共185家公司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这185家公司在公司治理其他方面的得分也更高,比未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高2.6分,这表明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治理水平之间乃互相促进关系。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提升公司业绩,185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总额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7.8%、14.3%,高于未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的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