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物理因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比较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波长电磁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探寻毫米波在临床治疗中的新用途.方法: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15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并接受不同的物理因子治疗.第1组接受毫米波辐射两侧迎香穴,功率密度<10mW/cm2,各20min,1次/d;第2组接受超短波治疗,鼻两侧对置,微热量,10~15min,1次/d;第3组接受短波紫外线照射鼻黏膜,8MED~,1次/d.结果:毫米波组显效率达68.0%,短波紫外线组显效率59.3%,超短波组显效率29.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期间毫米波组无不良反应,紫外线组有6例(11.1%)患者出现鼻腔干燥感,超短波治疗组中有5例(9.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头晕,治疗结束后症状很快消失.结论:毫米波疗法及短波紫外线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且紫外线治疗简单、快捷;超短波治疗效果欠佳.三种电磁波治疗变应性鼻炎副作用小.
其他文献
阐述了小型圆南瓜在昌江县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采用氢氟酸作为浸出剂浸出富集铝质岩中的锂,进行了探索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75℃、固液比(g/m L)为1∶8、氢氟酸体积分数为17%、反应时间为15 min和搅拌强度为300 r/
针对准确与实时检测晶圆表面缺陷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贝叶斯概率模型(Bayesian Probability Model,BPM)的在线检测算法;首
室内软装强调的是空间环境中的私密性特点,因此,装饰物不需要有大众化特征,反倒是一些极具个性化的传统饰物更能够被接受。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比观察。结果利用64层螺旋CT扫描,其中,
本文叙述了通过MgO-C砖物理性能的控制,以及调节氧化镁颗粒的配比,可提高MgO-C砖的耐热震性,高温抗折强度,并降低热应力。
以某雷达伺服驱动组合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UG三维软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其次,利用仿真软件ICEPAK对其进行热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组合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于同类组
总结了青海省绵羊改良发展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绵羊改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绵羊改良发展的主要思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创新方法与手段,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理论研究成果推进到实际工程应用,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