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降低团体人群健康体检投诉的影响 方法 将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的116个团体8126名体检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8个团体(4021名体检者)经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照组58个团体(4105名体检者)经常规护理管理, 比较分析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结果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被采用后,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8.5%(198/201),高于对照组92.2%(P<0.05);实验组的投诉率为1.0%(2/201),低于对照组7.3%(P<0.05)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体检效率,降低团体人群健康体检投诉,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护理管理 健康体检 团体人群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14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人们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自身健康情况的提前判断上,“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到医院参加定期健康体检的人群不断增多 [1] 。现如今,健康体检者多为单位组织的集体集中到医院进行体检,他们的体检工作特点被概括为大批量、短时间进行,给医院体检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带来不便[2] 。为此,本研究选择 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16个团体8126名体检者中的58个团体4021名体检者采用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临床路径护理管理),临床路径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降低团体人群的投诉率的作用,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16个团体8126名体检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8个团体4021名体检者)和对照组(58个团体4105名体检者)。其中,对照组男2043名,女2062名年龄17~76岁。试验组男1998名, 女2023名,年龄18~78岁。对比两组患体检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仍用传统的体检模式,即体检前的准备工作、检查项目安排以及资料材料归档等整个体检过程,不设定相关医护人员特定负责;试验组体检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相关医护人员成立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小组,相对应负责不同的工作,并制定各组医疗服务的管理规范,接待体检人员工作组的礼仪、心电图以及B超室检查的引导等。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路径知识培训后,分为接待组、引导组、医疗组,其中,医疗组又细化为导检组、采血组等,并由组长否则工作的监督与顺利执行。临床路径护理管理详细内容如下:
①体检前7日,由接待组负责,负责内容为核对团体体检的具体日期、 人数以及相关特殊要求等。②体检前3日,由准备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发放健康资料(包括注意事项等),录入体检人员信息,完备体检物资。③体检当天,由医疗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填写受检者资料、核对信息、引导、采血以及各种影像检查。④体检后1日,由医疗组负责,负责内容为:核对体检的具体项目以及有无异常结果等。⑤体检后3日,由打印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完成并审查体检报告、 装订。⑥体检后5日,由接待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对整体体检情况进行汇总, 发放体检报告。⑦体检结束后,由接待组负责,负责内容为:电话或短信随访。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团体体检人群的满意度调查
健康体检结束后,随机选取两组体检人数的5%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2)两组团体体检人群的投诉率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别对比两组健康体检者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满意度比较
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后,试验组满意198例,满意度为98.5%(198/201);对照组满意189例,满意度为92.2%。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体检者的投诉率情况比较
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投诉2例,投诉率1.0%(2/201),明显低于对照组投诉率7.3%(15/2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体检中心相对于大部分来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团体人群而言,是较为不熟悉的环境,需要相关医务工作者的全程引导,缩短在医院体检的时间,提高时间有效利用率[3]。但团体人群健康体检过程中,由于被检人员批量大,医务工作者人数受限,所以对所有的受检者全程导诊难以实现,而且会出现秩序混乱现象,减慢体检速度,给受检者带来了不便,引起其不满情绪,对健康体检的投诉率也随之增高[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的体检满意度为98.2% ,优于对照组92.2%,因为临床途径护理管理满足了受检者希望得到周到全面的护理,并可以有效利用时间,最快完成自己所有体检项目的需求,体现了临床护理途径临床路径的无忧引导、温馨服务以人为本的标准,在整个体检过程中,不存在漏检、未及时收回报告或发放报告等情况,避免造成被检者的重大疾病的漏诊, 从而耽误受检者的病情,总之,体检服务更为健全,体检秩序良好,团体人群健康体检的满意度提高,投诉率下降。
综上所述,选用临床路径是在团体人群健康体检护理管理中的必要措施,可缩短体检时间,避免漏检等状况的发生,提高受检者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应推广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毛琦.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对团体人群健康体检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4:565-567.
[2]管丽红,谭洁,黄郁,王占科.临床路径在团体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9:56-58.
[3]杨小平.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
[4]徐秀芳.临床路径护理实践[J].淮海医药,2013,03:279-282.
作者简介:顾丽娟 出生年月:1986.7性别:女 职称:护士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护理管理 健康体检 团体人群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14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人们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自身健康情况的提前判断上,“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到医院参加定期健康体检的人群不断增多 [1] 。现如今,健康体检者多为单位组织的集体集中到医院进行体检,他们的体检工作特点被概括为大批量、短时间进行,给医院体检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带来不便[2] 。为此,本研究选择 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16个团体8126名体检者中的58个团体4021名体检者采用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临床路径护理管理),临床路径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降低团体人群的投诉率的作用,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16个团体8126名体检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8个团体4021名体检者)和对照组(58个团体4105名体检者)。其中,对照组男2043名,女2062名年龄17~76岁。试验组男1998名, 女2023名,年龄18~78岁。对比两组患体检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仍用传统的体检模式,即体检前的准备工作、检查项目安排以及资料材料归档等整个体检过程,不设定相关医护人员特定负责;试验组体检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相关医护人员成立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小组,相对应负责不同的工作,并制定各组医疗服务的管理规范,接待体检人员工作组的礼仪、心电图以及B超室检查的引导等。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路径知识培训后,分为接待组、引导组、医疗组,其中,医疗组又细化为导检组、采血组等,并由组长否则工作的监督与顺利执行。临床路径护理管理详细内容如下:
①体检前7日,由接待组负责,负责内容为核对团体体检的具体日期、 人数以及相关特殊要求等。②体检前3日,由准备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发放健康资料(包括注意事项等),录入体检人员信息,完备体检物资。③体检当天,由医疗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填写受检者资料、核对信息、引导、采血以及各种影像检查。④体检后1日,由医疗组负责,负责内容为:核对体检的具体项目以及有无异常结果等。⑤体检后3日,由打印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完成并审查体检报告、 装订。⑥体检后5日,由接待组负责,负责内容为:对整体体检情况进行汇总, 发放体检报告。⑦体检结束后,由接待组负责,负责内容为:电话或短信随访。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团体体检人群的满意度调查
健康体检结束后,随机选取两组体检人数的5%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2)两组团体体检人群的投诉率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别对比两组健康体检者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满意度比较
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后,试验组满意198例,满意度为98.5%(198/201);对照组满意189例,满意度为92.2%。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体检者的投诉率情况比较
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投诉2例,投诉率1.0%(2/201),明显低于对照组投诉率7.3%(15/2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体检中心相对于大部分来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团体人群而言,是较为不熟悉的环境,需要相关医务工作者的全程引导,缩短在医院体检的时间,提高时间有效利用率[3]。但团体人群健康体检过程中,由于被检人员批量大,医务工作者人数受限,所以对所有的受检者全程导诊难以实现,而且会出现秩序混乱现象,减慢体检速度,给受检者带来了不便,引起其不满情绪,对健康体检的投诉率也随之增高[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的体检满意度为98.2% ,优于对照组92.2%,因为临床途径护理管理满足了受检者希望得到周到全面的护理,并可以有效利用时间,最快完成自己所有体检项目的需求,体现了临床护理途径临床路径的无忧引导、温馨服务以人为本的标准,在整个体检过程中,不存在漏检、未及时收回报告或发放报告等情况,避免造成被检者的重大疾病的漏诊, 从而耽误受检者的病情,总之,体检服务更为健全,体检秩序良好,团体人群健康体检的满意度提高,投诉率下降。
综上所述,选用临床路径是在团体人群健康体检护理管理中的必要措施,可缩短体检时间,避免漏检等状况的发生,提高受检者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应推广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毛琦.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对团体人群健康体检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4:565-567.
[2]管丽红,谭洁,黄郁,王占科.临床路径在团体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9:56-58.
[3]杨小平.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
[4]徐秀芳.临床路径护理实践[J].淮海医药,2013,03:279-282.
作者简介:顾丽娟 出生年月:1986.7性别:女 职称: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