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建筑人才培养策略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土木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目前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不但要加强对土木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既掌握技术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能在技术应用中有不可缺少的操作能力、较强的技术思维和逻辑能力,擅长应用建筑技术,积极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一、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建筑人才培养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呈现出繁荣态势,社会对于建筑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建筑从业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高居各个行业首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数量的人员都是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就直接上岗,文化素质偏低,科班出身的从业人员仅仅只有9%,远远低于行业要求。在建筑人才中,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58%,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11%。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型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只有提升建筑人才的综合水平,才能够满足建筑业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具有资深专业知识理论和高技能水平的专业应用型土木建筑人才就显得十分紧缺。
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建筑人才的策略
根据各地的办学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位置等不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应该根据各地的特色开展特色教育,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
1.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个学校都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科学合理地定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一种高水平、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学结合”的理念深入到教学活动中,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出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基本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校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这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还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办学声誉,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要意识到,土木工程行业需要大量的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设计能力强的技术型高素质人才,为此,学校需要以学科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建设为辅助手段,从而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掌握熟练工程学科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成立专业的教学委员会
在下一阶段,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教学委员会,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科学地指导。专业的教学委员会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非常有益的,在建设教学委员会时,需要以骨干教师、管理人员、企事业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为骨干力量,这些专业人员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与教学流程,根据土木建筑专业的生源素质、专业特点、专业环境条件制定出高技术性、专业性的工艺流程标准,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正确处理好专业素质、科学素质以及人文素质之间的培养关系。
3.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符合四个方面的要求:具有高尚的科学文化精神和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能积极向上和乐观;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工程设计和工程构造的措施、施工技术等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应用文字和语言、图形等交流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开发等技术工作。
4.注重实践教学,引入项目学习法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案中,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评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为了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学习法是以教学任务和主题为导向,通过完成主题任务,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按照项目学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实现统一的教学目标。
由上可见,不管当今还是今后,各高校土木建筑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都应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全面综合发展。
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所增强,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2]朱炯.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5):93-96.
作者简介:宋军(1966— ),江西人,本科学历,就职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黄鹤,女,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就职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关键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土木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目前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不但要加强对土木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既掌握技术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能在技术应用中有不可缺少的操作能力、较强的技术思维和逻辑能力,擅长应用建筑技术,积极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一、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建筑人才培养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呈现出繁荣态势,社会对于建筑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建筑从业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高居各个行业首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数量的人员都是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就直接上岗,文化素质偏低,科班出身的从业人员仅仅只有9%,远远低于行业要求。在建筑人才中,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58%,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11%。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型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只有提升建筑人才的综合水平,才能够满足建筑业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具有资深专业知识理论和高技能水平的专业应用型土木建筑人才就显得十分紧缺。
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建筑人才的策略
根据各地的办学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位置等不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应该根据各地的特色开展特色教育,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
1.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个学校都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科学合理地定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一种高水平、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学结合”的理念深入到教学活动中,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出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基本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校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这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还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办学声誉,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要意识到,土木工程行业需要大量的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设计能力强的技术型高素质人才,为此,学校需要以学科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建设为辅助手段,从而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掌握熟练工程学科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成立专业的教学委员会
在下一阶段,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教学委员会,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科学地指导。专业的教学委员会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非常有益的,在建设教学委员会时,需要以骨干教师、管理人员、企事业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为骨干力量,这些专业人员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与教学流程,根据土木建筑专业的生源素质、专业特点、专业环境条件制定出高技术性、专业性的工艺流程标准,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正确处理好专业素质、科学素质以及人文素质之间的培养关系。
3.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符合四个方面的要求:具有高尚的科学文化精神和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能积极向上和乐观;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工程设计和工程构造的措施、施工技术等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应用文字和语言、图形等交流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开发等技术工作。
4.注重实践教学,引入项目学习法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案中,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评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为了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学习法是以教学任务和主题为导向,通过完成主题任务,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按照项目学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实现统一的教学目标。
由上可见,不管当今还是今后,各高校土木建筑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都应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全面综合发展。
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所增强,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2]朱炯.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5):93-96.
作者简介:宋军(1966— ),江西人,本科学历,就职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黄鹤,女,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就职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