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对种子生产经营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利用纸上发芽的方法进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时常见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做好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有利于掌握种子质量状况,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但是在水稻种子发芽率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对准确测定水稻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大。
  1   水稻种子纸上发芽试验的程序
  1.1   数种、置床
   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用数种设备或手工随机数取4个100粒,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摆放在浸湿后沥去多余水分的发芽纸床上,粒与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培养皿上贴上注明样品编号、重复序号和置床日期的标签。
  1.2   在规定条件下培养
   将发芽盒放入设置好的变温为20~30 ℃发芽箱内,并保持低温16 h及高温光照8 h,且尽量使用既能控制温度又能控制湿度的湿型发芽箱,这样更有利于水稻种子的发芽。
  对于只能控制温度的干型发芽箱,在发芽过程中最好在发芽箱内摆几盒装满水的发芽盒,以增加发芽箱内的湿度。
  1.3   检查管理
   发芽期间要经常检查温度、水分和通气状况,使发芽床始终保持湿润。
  1.4   试验持续时间
  水稻试验持续时间为14 d,如果样品在规定试验时间内只有几粒种子开始发芽,试验时间可延长7 d;如果在试验结束前样品已达到最高发芽率,则该试验可提前结束。
  1.5   幼苗鉴定
  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在初次计数时,应把发育良好的正常幼苗从发芽床中拣出,对可疑的或损伤、畸形及不均衡的幼苗,通常在末次计数。
  对严重腐烂的幼苗或发霉的种子,应从发芽床中除去,并随时增加计数。
  1.6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分别计算出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死种子的百分率,总和为100,4次重复间正常幼苗百分率在GB/T 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中表3的容许误差范围内,其平均数是该检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假如不在容许误差范围内,检查其计算结果,如果计算过程无误,则重新试验。
  1.7   结果报告
   在确定发芽试验检测全过程技术操作和计算无误后,按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硬实和死种子的百分率进行填报,如果其中一项为零,则填报“-0-”,同时须填报采用的发芽床种类、温度、湿度和试验持续时间以及发芽前的处理方法等。
  2   常见问题
  2.1   新鲜不发芽种子的确定问题
   在末次计数时,有时会出现无萌动迹象的种子,对这一类型的种子究竟是死种子还是新鲜不发芽休眠种子的判断,将影响到发芽率的检测结果。
  2.2   感染问题
   初生感染与次生感染鉴定困难,从而影响到对发芽率结果的判断。
  2.3   带有轻微缺陷幼苗的鉴定问题
   此类幼苗的鉴定,与检验员的检验技术水平和长期工作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发生错误判定,会直接影响水稻发芽率结果的判定。
  2.4   幼苗生长不均衡,4次重复间的差距超过最大容许误差的问题
   发芽试验中有时会出现幼苗生长不均衡、4次重复间的差距超过最大容许误差的情况,如在发芽过程中,水多氧少则长芽,反之,水少氧多则长根,导致幼苗生长不均衡,产生畸形苗或腐烂苗,给正常幼苗判定带来一定困难。
  3   解决办法
  3.1   解决新鲜不发芽种子问题的方法
   对于存在硬实或新鲜不发芽种子的水稻样品,可在水中或KNO3中浸种24 h后进行发芽试验。
  3.2   解决感染问题的方法
  3.2.1   在幼苗生长早期辨别初生感染和次生感染
   幼苗生长早期病菌还未蔓延,如果新生部分根系健康(白色)为正常幼苗;如果新生部分根系致病(褐色或黑色),这类幼苗为不正常幼苗,并分别作不同记号。
  3.2.2   管理中尽快取出感染种子
   管理中如果发现有真菌滋生,及时取出洗涤去霉;当发霉种子超过5%时,应更换发芽床;如果种子已腐烂死亡,应及时将其取出并做好记载,以防病菌滋生蔓延,相互感染。
  3.2.3   设置副重复,增加种子间的距离
   为减少次生感染的发生,可采取50粒8次副重复的方法进行试验,以增大种子间的距离,防止相互感染。
  3.2.4   重新试验
   由于感染比较严重而使试验结果不一定可靠时,可采用沙床重新进行试验,沙应先用0.05~0.8 mm筛网过筛、洗净,并在170 ℃高温下烘干2 h,以减少种子中出现次生感染蔓延的可能性。
  3.3   解决带有轻微缺陷幼苗鉴定问题的方法
  3.3.1   延长发芽时间
   在发芽试验末期,仍有部分幼苗难以鉴定时,可延长2~3 d,待幼苗形态特征比较明显后再进行鉴定。
  3.3.2   多名检验员共同鉴定的方法
  对有疑问的幼苗,可以采取多名检验员共同鉴定的方法进行鉴定,提出鉴定意見,以确保幼苗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4   解决幼苗生长不均衡、4次重复间的差距超过最大容许误差的方法
   当100粒种子重复间的差距超过最大容许误差时,应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重新试验,试验时尽量把同一样品4次重复放在同一发芽箱同一层发芽支架上进行发芽,在整个发芽试验过程中,发芽床必须始终保持湿润,注意通气,应及时检查、及时喷水,随时保持各重复间水分一致性。
  (收稿日期:2019-06-11)
其他文献
白茶作为我国珍贵的茶树品种之一,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景宁白茶对自然生长环境、选种、建园有其特定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和资料研究,对景宁白茶的种植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总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也应用到了农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随着“水稻+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出现,其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还给农民带来了大量的水产品,拓宽了农民经济来源的渠道。针对“水稻+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为该技术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稻+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摘 要:大扁杏在最近几年管理与生产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此方面总结出大扁杏高产优质栽培管理的技术与技巧,供参考。  关键词:大扁杏;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3-0064-02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志码: B  大扁杏是由普通杏与山杏杂交形成的当地优良品种,且产量相当大,分布面积非常广泛,市场前景相当乐观。由于杏仁饮料、杏仁油等产品的
种子核算属于商品行业,是指种子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业务核算,通常核算包括种子的成本核算、经营差价核算等方面。对种子事业发展的科学效益核算进行探讨分析,以便科学合理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粮食整体质量及食用口感要求都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城市化高速发展导致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直接促使种植面积越来越小。为了保障水稻的种植质量及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061-01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着重论述了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解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农作物;高质高产;栽培技术;注意事项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农作物的需求较大。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害,土地荒废程度日益严重,导致农业生产率停滞不前,威胁着我国
摘 要:藜麦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干旱的经济作物,其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油菜等大田作物的15倍。对藜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为高寒山区广大藜麦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藜麦是一种高山作物,属于藜科,双子叶植物。植株呈扫帚状,株高一般不低于几十厘米、不高于2 m,根系以主根为主,序状花序,主梢和侧枝都结籽,自花授粉。藜麦抗性特别强,尤其耐寒、耐旱
摘 要:乐昌含笑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又称景烈白兰,主要分布在500~1 500 m的山地林间,喜欢湿润温暖的环境。乐昌含笑树形优美端庄、长势迅速、花果芳香艳丽、花期长,给人一种非常香浓的感觉,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结合实践对乐昌含笑繁育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乐昌含笑;繁育;栽培技术  乐昌含笑属于木兰科含笑属的常绿高大乔木,生长迅速,每年能够生长0.
试验探究了玉米新品种金科K98的育种过程和栽培技术,期待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摘 要:针对山区微流水生态型稻鱼共生种养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简要介绍了研究山区微流水生态型稻鱼共生种养技术的现实意义,提出研究山区微流水生态型稻鱼共生种养技术应用要点,以促进山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山区;稻鱼共生;种养技术  所谓稻鱼共生,主要指的是将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进行有效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结合生产场所的不同,可以分成稻田养鱼与池塘种稻2种类型。为了推动我国山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