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枚水牛角刻制的印章,是我从战火中保存下来的,至今已经60多年了,我很珍惜它,一直精心地把它收藏着。
那是在1941年年初,当时我在新四军三支队五团民运队工作。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十来天后,伤亡惨重。为保存有生力量,军部要求分散突围。为了轻装,我身上只有两枚手榴弹和一条米袋,口袋里有一把小梳子和半支铅笔,再就是这枚用牛角刻的图章。
突出重围后,为了找部队,我们十几个人白天隐蔽,晚上行动,边走边打听。有一天,走到繁昌县时找到了县委。经过一两天的休整,县委领导决定把我们两个女同志暂时留在县委机关,分配我们做地方妇女工作,其余的同志过长江返回部队。当时我们二人被安排在一农户家,改了名字,还弄来两张良民证。
有一天我正在给十几个妇女上课,学文化、教识字、宣传抗日,这时,就听放风的女孩喊“鬼子来了”。我叫大家不要慌张,赶紧疏散,我自己也赶紧把几张纸撕碎连同我的印章一起挖了一个小坑埋好。那是五六月份,麦子还没有收割,我叫她们都不要做声,可那些年纪小的孩子由于害怕、慌张互相挤推,结果鬼子看到麦田里有动静,就放了两枪,又派了几个伪兵端着枪下了江堤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喊叫着,把我们十几个人都搜了出来。村子里的老百姓哭着闹着去领自己家的孩子,鬼子看看没办法,查问一下后只好放人,最后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女孩。
翻译看了我的良民证又来问话,一听口音不是当地人,便起了疑心。我正在想如何脱身时,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女哭着来要人,说我是她家的孩子,长期住芜湖姨家。就在翻译和鬼子将信将疑时,我们就连拉带拽地走掉了。回到县委机关,才知道是领导派人来救助我们的。
当时,我经常在基层宣传,因为没有我们的邮局,县以上领导机关才有一部电台。所以,我们一般在基层活动时,对上请示报告或与邻近村的工作人员联系以及有什么统一行动等,都靠一些可靠群众一村转一村的传递信息(当时我们称此为递步哨)。那时也没有信封、信纸,要写材料只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写上你所叙述的内容,把信件折叠成条状再对折,在中心位置盖上印章,交递步哨传递。这印章即代表着我的身份。
(摘自《老干部之家》)
那是在1941年年初,当时我在新四军三支队五团民运队工作。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十来天后,伤亡惨重。为保存有生力量,军部要求分散突围。为了轻装,我身上只有两枚手榴弹和一条米袋,口袋里有一把小梳子和半支铅笔,再就是这枚用牛角刻的图章。
突出重围后,为了找部队,我们十几个人白天隐蔽,晚上行动,边走边打听。有一天,走到繁昌县时找到了县委。经过一两天的休整,县委领导决定把我们两个女同志暂时留在县委机关,分配我们做地方妇女工作,其余的同志过长江返回部队。当时我们二人被安排在一农户家,改了名字,还弄来两张良民证。
有一天我正在给十几个妇女上课,学文化、教识字、宣传抗日,这时,就听放风的女孩喊“鬼子来了”。我叫大家不要慌张,赶紧疏散,我自己也赶紧把几张纸撕碎连同我的印章一起挖了一个小坑埋好。那是五六月份,麦子还没有收割,我叫她们都不要做声,可那些年纪小的孩子由于害怕、慌张互相挤推,结果鬼子看到麦田里有动静,就放了两枪,又派了几个伪兵端着枪下了江堤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喊叫着,把我们十几个人都搜了出来。村子里的老百姓哭着闹着去领自己家的孩子,鬼子看看没办法,查问一下后只好放人,最后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女孩。
翻译看了我的良民证又来问话,一听口音不是当地人,便起了疑心。我正在想如何脱身时,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女哭着来要人,说我是她家的孩子,长期住芜湖姨家。就在翻译和鬼子将信将疑时,我们就连拉带拽地走掉了。回到县委机关,才知道是领导派人来救助我们的。
当时,我经常在基层宣传,因为没有我们的邮局,县以上领导机关才有一部电台。所以,我们一般在基层活动时,对上请示报告或与邻近村的工作人员联系以及有什么统一行动等,都靠一些可靠群众一村转一村的传递信息(当时我们称此为递步哨)。那时也没有信封、信纸,要写材料只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写上你所叙述的内容,把信件折叠成条状再对折,在中心位置盖上印章,交递步哨传递。这印章即代表着我的身份。
(摘自《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