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反复问句初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清代侠义小说《儿女英雄传》一书中前二十回的疑问句进行穷尽式的调查,具体考察了《儿》中的反复问句的类型和特点;并且以《儿》书中的反复问句为参照,初步进行了些共时和历时的探讨,指出了其对现代汉语反复问句的影响。
  关键词:《儿女英雄传》 反复问句 正反选择问句
  关于疑问句的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历来是一个重要部分,正因为如此,其中的争议也很多,而争论最大的则是疑问句中的反复问句(又称正反问句)。这里笔者以《儿女英雄传》(以下简称《儿》)为对象,对书中前二十回中的反复问句作一详尽式的调查,从中考察《儿》的反复问句的一些特点,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初步对反复问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由于关于疑问句的分类标准历来颇有争议,在此,为方便文章的叙述,笔者采用朱德熙先生提出的“疑问句转换系统”的分类标准,即把疑问句分成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三类。“同时,把反复问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
  《儿》前二十回中共有疑问句1273句,其中选择问句有104句,占8.2﹪。而选择问句中反复问句有82句,占78.8﹪。由此可见,虽然在整个疑问句系统中,反复问句所占比例不是很高,但作为选择问句的一种形式,它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疑问句中的选择问句这种重要形式有个初步的了解,也有利于我们对疑问句的进一步探讨和把握。
  《儿》中反复问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K·VP式
  这类形式的反复问句共29句,在调查的二十回的反复问句中,占35.4﹪,是进行反复问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可分为三类:
  (一)可VP式
  这种句式共25句,是KVP式的最主要的部分。例如:
  (1)你可知道他怎么讲?
  (2)可是不要命喝粥了?
  (3) 十三妹姑娘可有甚么交代?
  (4)父亲这一向身子可安?
  (5) 你可记得他的生辰八字?
  (6) 请示老爷可使得?
  (7)你道可好?
  (8)你前日给我作的那件孝衣可还在手下?
  “可VP式”由“可”加“VP”构成,其中的“VP”可以是动词性的也可以是形容词性的,并且“VP”都是肯定的一面“A”,句中不出现“非A”的部分。这类句式在现在的方言中有着很好的体现,朱德熙先生在1985年讨论汉语方言中的两种反复问句时就对“可VP”式进行了探讨,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二)可·VP不VP
  这种句式共有6句,分别是:
  (1)外面见见光,可好不好?
  (2)这姓褚的可是人称他褚一官的不是?
  (3)可是我特来救安公子,不是特来救你的不是?
  (4)你可认识他不认识他?
  (5)只不知姑奶奶可识字不识?
  (6) 你先说他到底可是你的仇家不是你的仇家?
  这类句式是由“可VP”与“VP不VP”型反复问形式结合使用而成。结构可分析为“可”加“VP不VP”,其中“不”前后项的“VP”可以是简单的谓词,如例句①,也可以是复杂的谓词性短语,如④、⑥,也可两者兼而有之,如②、③、⑤。也就是说VP可以是复杂形式,也可以是一种省略的结构形式。
  (三)个·VP不VP
  这种句式在前二十回中只有一句,即:
  (1)只是我先要问你个愿意不愿意?
  这种句式和“可·VP不VP”式结构和特点基本一致,区别只是“VP不VP”前的是“个”不是“可”,这和现代方言的用法类似。朱德熙先生在《汉语方言中的两种反复问句》中指出现代方言中,有的方言的反复问句是“可VP式”,如苏州话;有的方言则是“格VP式”,如昆明话。朱先生将这种形式归结为“K·VP”型。由此可见,这里的“个·VP不VP”和第二类的“可·VP不VP”型其实是一种形式的变体,这里可以将其归纳为“K·VP不VP”型。因在所调查的内容中这类句式出现不多,可见当时在当时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可能存在在当时的一些方言中。
  二、VP neg VP
  这类句式共有53句,占整个反复问句的64.6%,可见这种形式的句子是构成整个反复问句的主体,也是整个反复问句的核心。可细分为五类:
  (一)VP不VP
  “VP不VP”型是反复问句最主要的格式,调查中共有24句,占“VP neg VP”型句式的45.3﹪,三分之一还多,由此,“VP不VP”型在反复问句中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这种句式在“不”的前后出现的VP项都是完全一样的两项,换句话说后项VP是完整的前项VP的再现,例如:
  (1)行李卸不卸呀?
  (2)你知道不知道?
  (3)你說这个主意高不高?
  (4)只说愿意不愿意?
  (5)你想我这话是不是?
  (6)你老挪到后头去好不好?
  (7)他在家不在家?
  (8)脚步儿站得牢不牢?
  这种句式中的VP可以是动词性的,也可以是形容词性的;可以是谓词,也可以是谓词性的短语,结构灵活且对称,是反复问句的典型代表。
  (二)VP neg V
  这类句式前项VP较复杂,一般为谓词性短语,而后项则很简单,往往为一个动词,应视为前项VP的缩略形式。例如:
  (1)可不知你老人家里有这东西没有?
  (2)二叔听我们是没心眼儿不是?
  (3) 你想是这么着不是?
  (4)你见人家不见?
  (5)还要甚么不要?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除了例句①外,其他三句都是“VP不V”型,只有①句为“VP没V”。由此推断,首先《儿》中这种类型的反复问句为数不多,此种用法并不普遍;其次,对于存在的此类用法,也以“VP不V”型为主导,“VP没V”型是少数,处于弱势。   (三)V也不V
  这种句式结构接近于“VP不VP”,不同在于它在前项V之后、“不”之前有个“也”,例如:
  (1) 你道我说的错也不错?
  (2)知他肯也不肯?
  (3)你道愚伯父猜得是也不是?
  由例句可以看出这种句式中的V都是形式简单的谓词,没有复杂的结构。其中的“也”起拉长前项音节的作用。这种句式出现的很少,二十回中仅有上述三例,可见此种用法在当时并不普遍使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例句:
  (4)褚一官在家也不?
  这一句结构上与“V也不V”相似,但是后项已省略,句式结构更为简单,二十回中仅见这一例。
  (四)VP·VP′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直接由两项VP、VP′构成问句,并且VP和VP′之间关系密切,“VP′”即是“非VP”。从这一点看,似乎有点类似于“VP不VP”的结构,因为“VP不VP”就是由VP和“非VP”构成的。但事实上两种句式并不一样,先看例句:
  (1)可不知使得使不得?
  (2)你们听听,有理无理?
  (3)可不知你们四位信得及信不及?
  (4)我学得会学不会?
  (5)你说这个事你作得出来作不出来?
  在这五个例句中,VP和VP′就是A与非A的关系,并且除了例句②之外,其他四句无一例外都是动补结构充当的VP,否定形式VP′中,否定的重心不在V本身,而在补语部分。
  (五)VP没有
  这种句式其实是一种缩略式,为“VP没有VP”的缩略形式,例如:
  (1)你清定了幕中的朋友了沒有?
  (2)见着他没有?
  (3)问的有些意思没有?
  (4)你们当家的在家里没有?
  (5)听见了没有?
  (6)你来的时候太太动身没有?
  从例句可以看出,“没有”后面的VP已经省去,整个反复问句的句式显得很简单。这类型的句式在“VP neg VP”型的反复问句中其实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句式,在方言、口语中很常见。
  (六)VP不曾
  这类句式和“VP没有”极为相似,不同的只是以“不曾”取代了“没有”,例如:
  (1)你都听明白了不曾?
  (2)应交的官项都有了不曾?
  (3) 我昨日叫华忠要的东西赶上了不曾?
  这类句式实际上可以和“VP没有”一起归纳为“VP neg”型。
  通过对《儿》前二十回中反复问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清代的反复问句形式已经十分丰富。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反复问句的主要形式如“VP neg VP”,在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口语成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反复问句的一些源流及发展状况。
  历时的看,反复问句的使用呈由弱到强的发展趋势,明清以前并不是选择问句的主流句式,而在明清时期,反复问句在选择问句中已占有主导的地位,这一点由《儿》中的反复问句所占的比例可窥一斑。
  通过对《儿》的反复问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近代汉语中的反复问句的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解决汉语语法学中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如疑问句的分类问题,K·VP 式的归类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文康.儿女英雄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 傅惠钧.明清汉语正反问的分布及其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4(20).
  [3] 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0.
  [4] 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85(1).
  [5]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估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之一,实践中可以从提高监测能力、完善信息公开、强化数据应用管理等方面发挥环境监测作用提高环境影响评估水平。  当前,我国正积极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这种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估同样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持,实际上,环境监测既可以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数据的挖掘可以分析、发现环境变化,同时环境监测还可以形成一种监督,有利于分析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十分落实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家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中西家庭制度的差别主要在于理性主义和传统主义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具有直接的促
摘 要:在当今多元化的格局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小语种。在英语培训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小语种培训市场还方兴未艾。然而市场火热的表象下潜藏着培训机构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小语种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可行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小语种 培训机构 教学方法  一、时代背景  互联网将世界连接,每个人的观点,语言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 交通工具让人们不受地域限制;各国的来往贸易
期刊
摘 要 刑事和解是一种正在我国倡导和推行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特别是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刑事和解制度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同时刑事和解对于刑法价值与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和解的事实与新时期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罪行法定原则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罪刑法定 宽严相济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刑事和解是一种正在我国提倡和推行的刑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特征是产业链延伸,而技术链又决定了产业链的走向,因此,技术链是循环农业实现的直接动因.文章以合浦东园公司为例,探寻基于循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达到了空前严峻的程度,农业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提高了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各方面要求。在此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树立全新的管理观
文章针对骨外科护理见习教学特点和要求,提出了无菌观念、动手能力、临床思维和医德医风的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