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固化砂土试验研究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胶结砂土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型技术,相比目前广泛应用的微生物固化砂土技术具有很多优点.直接从大豆中提取脲酶,首先研究了温度及pH值对大豆脲酶活性的影响,然后控制胶凝液浓度、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循环灌注脲酶液和胶凝液的方法固化3种不同颗粒粒径范围的砂土,通过超声波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及碳酸钙含量测试检测固化效果.结果表明:大豆脲酶最适pH值为8,15℃~75℃范围内脲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大豆脲酶诱导的沉淀产物为方解石型碳酸钙,随胶凝液浓度增大,碳酸钙产率先增大后减小,胶凝液浓度为0.75 mol/L时,碳酸钙产率最大.胶凝液浓度一定时,pH值为8情况下碳酸钙产率最大,且产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大.10℃~40℃范围内温度对碳酸钙产率影响较小.固化试样的抗压强度与碳酸钙含量呈正相关,随砂土颗粒粒径增大,试样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0.25~0.5 mm砂土固化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随着TD-SCDMA的普及,HSDPA和HSUPA的逐步成熟,新应用业务的不断发展,移动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TD-SCDMA也开始了进一步的演进,出现了TD-HSPA+技术。随着TD-H
三峡库区蓄水后诱发的高频度微小地震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UDEC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深入地探究了库区典型顺倾层状岩质边坡在高频次微小地震下的
针对新莲隧道大埋深、高地应力、大变形凸显的实际情况,开展单层支护、双层支护、刚性强支、超前导洞+扩挖方案下支护受力及变形控制方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原设计方案
在光子晶体波导中,导模受到光子晶体的强结构色散,群速度会大幅度降低,形成光子晶体慢光效应。慢光在光延迟器、光缓存器、数据同步及信号处理中有很多潜在的应用。然而,光子
采空区垮落带破碎煤岩体压实过程中不断出现岩体的再次破碎与孔隙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垮落带压实应力及孔隙特征.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垮落带破碎煤岩样在压实过程中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