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数学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正在积极改变与生活脱節的教育现状,在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在不断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式方法,但是小学教师未能真正将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文本文就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一些探索,研究出几种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希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地运用。
  【关键词】新课改;改革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的产生是为了配合人们生活的需要,数学起源于生活也要回归应用于生活。随着数学学习领域的不断扩张,人们对于数学的认识也不再只是停留于理论,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学教学不能将考试、升学、成绩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一、 将课本知识生活化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是认识负数。关于负数的知识,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把负数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导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老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问学生有没有每天观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让学生说出记忆中冬天的温度,用冬天天气的度数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负数。”把课本知识的传授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以便学生很好地去理解所要教授的知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健全,所以在小学阶段老师要用直观、具象的方式去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会很容易吸引到学生。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发现数学,家长买菜时用到数学中的简单加减法,建筑师在进行房屋建造时也可以用到数学,商人在记账时用正负数去表示亏盈,老师要创立各种数学情景,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相互结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把数学应用在生活之中的意识。老师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去创设数学情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通过对于学生的数学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真切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
  二、生活数学展现形式多样化
  小学数学教材充满乐趣,教材内容都紧贴生活。例如多边形面积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这样既能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对于图形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五年级的课本中,有一节是探究思考课,老师可以完全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实践,例如计算出堆成三角状钢管的数量这道题,老师可以把学生的笔收集起来,在讲台上按照书中的图形堆砌出来,然后找出规律进行计算。老师对于课程可以以图片展示,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以多种方式对教材进行解剖。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会使得学生对于课堂充满兴趣,数学课堂勃勃生机。
  教材属于静止的,教材上的知识属于理论性结果,对于这些结果是如何得出来的,老师要把过程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对于结论的理解深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变,对于教材内容灵活应用,把教材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感知和想象的东西,创造性地把静态的学习变为动态的实践,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验,牢固所学知识。
  新媒体的利用可以给老师的课堂增添色彩,老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把书本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在小学教学中,老师适时地恰当地使用现代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于数学的热情。
  三、挖掘教材的生活化深度
  小学生的教材比较简单,课本知识深度还未被开发出来,所以学生在自己做题的时候遇到难题就不知所措,这就需要老师去挖掘教材知识。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开拓知识,在进行教课前,老师应该先调查学生的数学水平,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活动。个别学生可能对于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忆不深,老师就有必要去把先前学过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温习;有些学生聪明,课堂上的知识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这时候老师就要挖掘教材的深度,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教材中计算概率的题,四年级的概率题所涉及的数值小范围小,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算出答案,老师就可以将概率题进行延伸拓展。
  使用迁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计算,然后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得出答案。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多动脑,遇到自己想不出的可以请求老师指点,然后自己独立算出结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知识与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很多正在学习的知识中蕴含着未曾见过的新知识,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内容之间的牵连,然后知识迁移以此来掌握一类知识点。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密切,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有必要生活化。教师可以将教材知识生活化,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用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小学数学教材的生活程度也可以进行有效地挖掘。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展开数学教学,主动地、创新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数学生活相联系的观念,让学生去生活中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作用。相应的,教师要不断增进自身修养,以教材为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现教材的灵活使用,挖掘教材的深度,最大化地实现教材知识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林桂阳.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3)
  [2]马庆.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点滴谈[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2012(03)
  [3]仲志清.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3(05)
  [4]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6)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加工精度对大米品质的影响,以龙粳31、长粒香、嘉禾2183种稻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加工成不同加工精度的大米试样,研究加工精度对大米留胚率、直链淀粉含量、白度以及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大米留胚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逐渐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白度逐渐升高。同时,对不同加工精度大米进行蒸煮特性试验,发现随着大米糙出白率的降低,加热吸水率、膨胀体积、米汤碘蓝值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
以金针菇、燕麦和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结合品质分析进行优化金针菇燕麦饼干的配方,最佳工艺配方:以低筋面粉100 g为基准、金针菇粉10.0%、燕麦粉15.0%,黄油22.5%、白砂糖25.0%、全鸡蛋10.0%、泡打粉1.0%、盐0.5%、水10.0%。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最高为92.21。成品饼干外表薄厚均匀、颜色呈金黄色、口感酥脆不粘牙、并具有金针菇的特殊香味以及燕麦香味,可为金针菇和燕麦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针对目前市场上花香型复合营养果冻的空白,研制出一款清甜爽口且香味浓郁的玫瑰山的质量比2∶3)、柠檬酸质量分数0.2%、复合营养液质量分数30%(玫瑰浓缩液与山药汁的体积瑰山药风味,色泽鲜艳、酸甜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