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命:从低级到高级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l7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生命,一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如吾所识的生命”,也就是地球上特殊的以水和碳为基础的生命;另一种是“如其所能的生命”。这种生命是除“如吾所识的生命”之外的其他一切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之一就是人工生命(合成生命或人造生命)。
  现在,人工生命已经进入了创造真核细胞生命的阶段,这是迄今人工生命中的最高级形式。
  人工酵母染色体问世
  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等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014年3月27日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宣布他们成功合成了第一条能正常工作的酵母染色体,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负责了部分染色体合成。
  这一研究工作历时7年。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出酵母菌16个染色体中最小的一个染色体synⅢ,这是对酵母菌的染色体Ⅲ进行了500多处修改后获得的版本。另外,研究人员剔除了近4.8万处DNA重复片段以及垃圾DNA,并在DNA上添加了标签,以便将天然DNA和合成DNA区分开来。
  这一成果被誉为合成生命的新高峰,也是向合成人造微生物等生命体迈出的一大步,其意义“就像第一个人类基因组被测序完成一样”。而且,现在合成的酵母染色体跨过了人工生命的一个较大的鸿沟,从合成原核生物迈向合成真核生物。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只是人工
  合成了原核生物,或者说能够组装原核生物(如病毒、支原体等)的基因组,却尚未合成真核生物(如酵母)的基因组。
  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生物。不过,原核生物仍然拥有细胞的基本构造并含有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以及鞭毛。原核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在原核生物中,除了支原体,其余的都有细胞壁。
  真核生物是具有细胞核的所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重要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有核膜,后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没有核膜。而且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他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现在人工合成的酵母菌染色体是用于发面的酵母,其基因组由1200万个核苷酸组成,它有16个染色体,其中最小的一个染色体是synⅢ,占酵母1200万个核苷酸的2.5%。在合成synⅢ后,研究人员在活体酵母菌细胞内放入人工合成的synⅢ,并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配备有人工合成的synⅢ染色体版本的酵母菌功能与天然酵母菌的功能没有差别。这也意味着人工合成真核生物新生命的成功。
  人们一直用酵母来制造啤酒、生物燃料及药物,现在,酵母配备了全套合成的人工染色体后可能不仅具有原来的能力,还有比天然酵母更多的功能,能完成天然酵母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更快地培育新的酵母合成菌株,以便用于制造稀有药物和疫苗,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和治疗乙肝的疫苗等。另外,人工合成酵母还能用于生产高效生物燃料,如乙醇、丁醇和生物柴油等。
  人工合成的第一个原核生物
  人工合成生命最初取得标志性成功的要数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人工合成。这种病毒是原核生物,其生命形式较为简单。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元凶,为何研究人员要合成这种对人类有巨大危害的病毒呢?
  事情起因于研究人员想要探明为何这种病毒会引发小儿麻痹症,而且脊髓灰质炎病毒是自然界中一种很简单的原核生物(生命),但是又会对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只有了解这种简单的原核生物,才有利于防治小儿麻痹症和其他类似的疾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由单股RNA(核糖核酸)组成的,其基因组很小,只有7741个碱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感染人的细胞后,其RNA首先被翻译成单个的大蛋白,然后经过酶的作用化整为零,形成一群更小的蛋白以攻击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繁殖方式也极其简单,它的单股RNA在侵入宿主细胞(人)后会首先转录成RNA负链,这些负链为合成正链单股RNA提供了模板。新合成的RNA正链又可以发挥信使RNA的功能,促使更多蛋白质合成。
  以前,为了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有的研究人员从活病毒中提取出RNA再造过一些脊髓灰质炎病毒。但是,200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埃卡特·温默等人没有借助任何活细胞而是全部采用合成原料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由于RNA化学性质不稳定,温默等人从生物技术公司获得了脊髓灰质炎病毒RNA链遗传密码对应的互补DNA小片段,然后在DNA合成公司的协助下将它们连接起来。接着,研究人员再插入19个标记区分自然病毒与合成病毒,然后利用酶将DNA逆转为RNA,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7500个碱基对。
  结果显示,这个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够感染和杀死人类细胞,并诱发小鼠罹患脊髓灰质炎。对小鼠进行试验发现,无论是对小鼠注入合成病毒还是自然病毒,它们都会在感染的一周后瘫痪。但是,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功能和活性上比天然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要低很多,它们的寄生能力和杀死小鼠的效力至少比天然脊髓灰质炎病毒低1000倍。
  合成这种病毒的一个最大益处是可以利用
  它们来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而且可以让疫苗的储存时间延长。当然,这一研究也引发了批评,一些人认为,这为生物恐怖主义打开了一扇大门。
  另一个原核生物的合成
  2010年5月,美国克莱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创造了另一个人工生命,取名为辛西娅(Synthia,人造儿)。这个人工生命也是一种原核生物,即一种丝状支原体。
  研究人员先是对支原体的基因组进行解码并复制,产生人工合成的基因组。然后,把合成的基因组移植入山羊支原体中,通过重启动程序,由细胞内的人工基因组主导细胞的分裂和增生,最终成为一种新的生命。   从人工脊髓灰质炎病毒到辛西娅,研究人员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制造人工生命的一些规律,需要分三步完成:一是对某种最简单的生命进行基因组的测序,以了解其DNA碱基的排序;二是根据这种自然生命碱基的排序来进行人工碱基排序,组建人工基因组;三是为了证明这种人工排序的基因组(人造染色体)是否能创造生命,需要把它植入某种活细胞,如细菌细胞中,观察它们能否使细胞正常工作,或者产生出完全根据人工DNA指令生成的活体细胞。
  辛西娅的诞生已经证明了人工生命产生的这一流程。2008年,文特尔研究所的汉密尔顿·史密斯等人破译了人生殖支原体的基因组。它只有一条染色体(细胞核)和517个基因,包含58.297万个碱基对。
  然后研究人员进行第二步,在实验室将核酸碱基逐个累加,制造出较短的基因片段。这些基因片断大约由6000个碱基组成。接着研究小组用一种酶把DNA片断连接起来,使得DNA链变得越来越长,直到其长度达到整个基因组的1/4。最后,研究小组将这些1/4基因组长度的DNA链插入酵母,后者通过复制和组合,使这些片段成为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研究人员对新组建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这个基因组与自然的生殖支原体的基因组一模一样。
  但是,有了合成的染色体(DNA)并不意味着人工生命是有功能的,因此第三步是要证明合成的DNA具有功能。2010年,克莱格·文特尔研究所的丹尼尔·吉布森小组选取了另一种支原体——丝状支原体来合成新生命。他们把支原体的DNA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这种支原体的DNA序列,最后形成了4个DNA片断(DNA链)。
  这些DNA片断被分别放进4个盛有化学液的瓶子,然后把这4瓶DNA液体装进一盘酵母菌中,依靠酵母把4条DNA链聚合起来。然后另一组研究人员,即约翰·格拉斯研究小组再将人工支原体的DNA植入山羊支原体中。由于两种支原体的基因组约有75%是相同的,结果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指令山羊的支原体不断复制,产生了更多的新细胞。这证明人工合成的DNA植入活体细胞后可以重新启动生命的复制程序。
  人工生命是否会成为生物武器?
  虽然人工生命对于人类有种种用途,但人工生命的另一个问题可能被忽略了,即它是否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隐患。例如,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或创造怪物和超人。2010年文特尔等人创造出辛西娅时,美国就进行过多个领域和部门的听证会,这些部门包括国土安全办公室、科技政策办公室、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能源部、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听证会要求文特尔等人全面解释这一新生命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和应用。
  当时,对合成新生命提出的问题概括为12个方面:
  1.合成基因组与标准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有何不同?2.为何要构建合成细胞?3.文特尔研究所创建的合成细菌细胞是“从头创造生命”吗?4.合成细胞的潜在用途是什么?5.合成细胞在科学及其所产生的技术领域有什么样的影响?6.与合成生物相关的风险有哪些?7.这些技术的风险能使其潜在的利益黯然失色吗?8.合成基因组以人为对象做过任何什么工作吗?9.有
  什么准备好的保护、控制措施以防止人工生命偶然地向环境释放?10.这种工作已经被美国政府或任何其他组织评审检查过吗?11.如果有的话,什么样的法律法规或调控措施应当应用于这种研究领域?12.文特尔研究所下一步将做什么?该研究已经申请专利了吗?
  对这些问题,文特尔和其他专家一一给予了回答。其中,就人工合成新生命的安全问题,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西表示,合成生物学与很多基因组技术一样,既能产生有益的生物工程微生物,也有可能创造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的微生物,即产生通常所说的“双刃剑”问题。尽管文特尔等人的技术非常复杂和昂贵,但是他们开发出来的技术也有可能被拥有广泛资源的邪恶者所利用。不过,自然本身就是一名已经存在的专家,它也在创造可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的最近进展并不一定会把人类带到比现有技术或自然本身更接近伤害的道路。
  现在,面对合成生物学或合成生命并不比自然生命有害的观点,还是有相当多的专业人员表示了担忧。例如,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温默认为,存在着不幸误用的可能性。
  今天,当更高级的新生命和越来越多的人工生命合成出来后,不仅是美国,中国和国际科学界都应当对此展开生命伦理和安全性的讨论与论证,至少应当就新合成的酵母染色体进行一个听证会,并且向公众解释清楚,管理部门也应当及时建立适当的调控政策。
  【责任编辑】张田勘
其他文献
1978年,邓小平到访新加坡与李光耀会面  新年伊始,新加坡的“开国之父”李光耀病情告急,于2015年3月23日溘然离世。李光耀曾受到当今世界各国领袖的高度赞誉,邓小平、克林顿、撒切尔等世界政坛要人均对他赞赏有加。鉴于与中国的独特渊源,他又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被称为“西方认识中国的领路人”。李光耀对于治国理念和世界局势的点评,不乏真知灼见,备受世人赞誉,东方社会赞赏他的励精图治和权威高效,西方社
事件  近年来,各地多起伤人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都被曝或自曝有“精神病”,但是“精神病”犯罪就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吗?犯罪主体的意志力缺损,使得原本成立的犯罪难以入刑,无辜者由此平白遭受人身伤害。社会上也产生了“没病的装有病”“有病的没人管”“被伤害的自认倒霉”“有病的犯人普通监狱服刑”等诸多难解的问题。  精神病问题的数量已占中国健康问题数量的20%,而全球平均水平为10%;同时部分重症精神病患者得不
土耳其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国度。北部黑海沿岸的绿、西部爱琴海和南部地中海沿岸的蓝最令人难忘,而位于西南部代尼兹利省的棉花堡则以白色震撼人心,并因此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座棉花一样的山丘,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温泉使这里闻名于世,成为古罗马贵族们心心念念的所在。棉花堡一度曾是古罗马温泉文化的中心,旁边还有建于公元前190年的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废墟。  瑶池仙境  长2700米、高
火星确曾宜居  美国宇航局宣布,根据“好奇”号火星车对火星基岩样品的分析显示,火星古代环境确曾适合生命存在。今年2月,“好奇”号利用机器臂最前端的钻探装置,首次在盖尔陨坑内一块名为“约翰·克莱因”的岩石上钻孔取样。“好奇”号配备的火星样本分析仪、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对岩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以及氢、氧、磷、硫和氮等元素,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关键化学成分。岩石所在区域可能是一个古
地图,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必备工具。地图代表一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在被人类发明、利用的过程中,地图反映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传递着特殊的文化信息,积淀了厚重的文化。  关于国际地图年  2012年,联合国亚太测绘工作会议决定把2015年作为国际地图年(International Map Year),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在第26届世界
2014年10月9日,欧洲航天局对其历史上首架航天飞机进行了最后的地面检测。接下来,这架航天飞机将被运往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进行亚轨道飞行测试。建造这架航天飞机历时5年,花费1.5亿欧元。它由高科技陶瓷和碳素纤维制成,长5米,宽2.2米,外形像一只运动鞋,大小如同一辆中型汽车。按照原定计划,这架航天飞机本应在2014年11月18日搭乘“织女星”小型运载火箭升空,前往距地面450千米的高
暴力致死人数高于战争  联合国近日公布的报告称,杀人和个人暴力活动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比死于战争的人数还多。杀人和个人暴力活动,是导致15~44岁的男子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2年之间,全球一共有600万人被杀。2012年,全球有47.5万人被杀,这比同一时期死于所有战争的人数还要多。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暴力和伤害与残疾司司长克鲁格在日内瓦告诉记者:“全球七分之一的人口,即1
朴槿惠的女保镖  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第一女保镖边梅曾夺北京小姐季军。1988年,边梅毕业于中国警官大学警卫安全专业,在校期间,她苦练过拳击、柔道、射击、驾驶。毕业后边梅被分配在公安部,负责来访的各国政府首脑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于其女性的身份,她也成为各国总统夫人在华期间的贴身护卫。  美国总统的贴身女保镖  美国总统的每一个保镖都非常清楚,他们的职业关系到世界上最强有力人物的生死,如果总统遭到暗杀,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觉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迄今并未明了,有多种因素涉及此病,例如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异常可能导致该病,该病还与大脑皮层功能退化以及特殊的大脑部位的结构萎缩和功能退化有关。  2012年,美国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指导原则,提出要在2025年开发
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人脸的进化与咀嚼食物有关,人手的进化与制造和使用工具有关,但最新研究表明,人脸与人手的进化与暴力有关。  人脸的进化是为了抵御暴力  从前,人们普遍认为脸部的进化是为了更好地咀嚼食物,但最近一些研究分析认为,多数古猿并不咀嚼坚硬食物。不久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充满争议的观点:人类的脸部进化是为了更适合抵御暴力。  考古证据表明,从类人猿到智人,人类早期祖先的搏斗能力一直在提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