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法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高,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教师需要注重阅读的主题、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三个方面。

一、确立适宜学生的阅读主题


  一个适宜的主题是小学主题阅读活动开展的基础与关键。为了确立一个适宜的主题,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主题的兴趣、主题与学生年龄的吻合度、主题与时代发展的联系、主题内容对学生成长的帮助。
  有一次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如下教学方法:第一步,分析学生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一些有较高转折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第二步,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阅读活动的主题。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展开主题为“我心中的童话英雄故事”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心目中最认可的童话故事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分析自己认可的英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对如何进行阅读是不够了解的,而教師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第三步,让学生根据阅读所获进行沟通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内容,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可以有效地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更多的阅读内容。
  我们对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活动做出分析,发现该活动的开展是较为成功的。首先,确定了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其次,教师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另外,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也能拓宽整个活动的深度以及广度。

二、精读文章,品味文章内涵


  阅读有两种方式:粗略地读、细致地读。这两种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其各有侧重点,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精读文章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有好处的,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组织结构、内涵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中,教师可以展开如下教学活动:第一步,选出精读文章。对教材内容以及阅读内涵做出分析后,教师选择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作为阅读文章。第二步,给学生以阅读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提出的阅读目的为:①文章中出现了多少个人物,每个人物的特征是什么?②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③老屋能够给你带来哪些启发?④老屋能够让你联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事情?第三步,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第四步,给学生做出深度讲解。教师指出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老屋喜欢为人奉献,它在一步步的坚持中屹立不倒,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我们对这个教学案例做出分析,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对文章的主旨内涵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读文章了。值得注意的是,对文章内容做出分析总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利用多媒体,创造主题阅读的氛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也是教师应该注重的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对主题阅读有更高的兴趣,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对阅读氛围的营造。好的阅读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字的情感与内涵。为了创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了多媒体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抗战时期军官的风貌,通过视频内容,学生了解到军官的伟大、坚毅,以及时代的残酷。随后,教师让学生自由精选几组文章进行阅读,其分别为《小兵张嘎》(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节选)、《囚歌》、《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这些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教师对《囚歌》、《夏日绝句》、抗战背景等内容做了讲解,这有利于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主题。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沟通与交流。沟通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小学生往往是具有较强的沟通意愿的。同时,沟通交流也能够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章有更深的了解,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对这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制造了一个与阅读主题相近的情景氛围。试听内容对小学生而言,有可能比情景内容更能够产生震撼感,整个教学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
  总之,为了更好地展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文中提到的确立适宜学生的阅读主题、创造主题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参考。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口语交际能力日益重要。除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外,巧妙地在课文教学中设计口语交际内容,进行交际实践,增加口语交际训练指导的次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是无法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营造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精心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我要说”的交
本文旨在对当下中国房奴形象进行分析,挖掘隐藏在这种畸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视角、从心理学角度对房奴现象进行分析,并对房奴这一媒介形象定位,探
2010年,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年、变革年和创新年。后危机时代,传媒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急先锋。广电业更是风起云涌,内容、技术、市场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一年,3D技术革
近几年来小学中高年级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几次听课我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说的能力差表现为:学生不会小组交流、班级交流,交流时语言不完整,表达不清楚;听力差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