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刻意养生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事要注意,不要刻意。”这本是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可一旦上升到哲理高度,就带有普遍意义了。譬如说,对于时下流行的“养生保健”热,能不能也说一声“要注意,不要刻意”呢?
  
  (一)
  
  王局长的夫人提前退休了,专门在家负责“内务”,对他的照顾更周到了,曾被他多次夸为贤内助。近来,贤内助一心搞科学养生,特别认真,到了让人受不了的程度。譬如说一日三餐吧,夫人手头有一份“个人每天24小时定量”的“科学菜单”:谷类300—500克,蔬菜、水果类100—200克,肉类50—100克,水产类50克,蛋类20—50克,豆类50克,奶类100克,油脂25克,盐5—7克,糖类40克……他家雇用的保姆大多来自外地农村,不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于是每每因受不了主人的唠叨而自动辞工。当然,她的“科学养生”计划还包括了衣、住、行、性生活等各个方面,有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开始阶段,王局长认为这是夫人一番好意,就全盘接受了。可是实行一段日子后便觉得行动太不自由,生活枯燥乏味,而且“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哪能保证每天坚守笃行?于是两口子难免会有矛盾冲突……
  分析:大家都知道,搭配合理、营养丰富的饮食是健康长寿的要素之一,但如果让你每一餐的每一样食物都用秤称你受得了吗?况且大多数人也没这闲工夫。笔者认为,只要注意荤素搭配,交替更换品种,三餐合理分配,有病忌口便可,而不必斤斤计较今天一定要吃什么,一定要吃多少。
  
  (二)
  
  李先生是个地道的“洁癖”,他家里真可说是一尘不染。很少有人到他家中做客,偶尔有人去串门,去了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他总是戴着手套与人握手,如果没戴手套,握过手后他便从随身带的小瓶子中拿出酒精棉球来擦手。亲戚朋友们很不高兴,后来想通了,见面时干脆废止现代握手礼,改为古典式拱手抱拳打招呼。
  始料未及的是,李先生却经常拉肚子,越拉,就越强调“卫生工作”,越强调也就越拉。
  分析:一个人平时接触少量细菌或病毒,其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并能贮存下来,一旦有大量病菌侵犯,机体才有足够的抵抗能力。如果生活环境过于优越,平时根本接触不到致病微生物,机体就失去产生抗菌物质的机会,因而更容易遭受不测。
  调查表明,在过分清洁的环境中生活的人,抵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反而不如生活在一般环境中的人,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过分清洁的人得病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
  
  (三)
  
  有个老爷爷,每天晚上睡得香。有一天,邻居家的小孩突然向他提了个问题:“老爷爷,您的胡子这么长,睡觉时,您把它放在被子里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耶——!”老爷爷听后一脸的惊讶,说:“这个问题,我真还没注意过!孩子,这样吧,今晚爷爷睡觉时注意一下,弄清了,明天一早爷爷就来告诉你!”孩子愉快地答应了。晚上,老爷爷躺在床上,想起胡子的事,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里,咦!怎么不大对劲?放在被子外边,耶!也不合适……这样,老人一会儿把胡子放在被子里,一会儿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折腾了整整一宿,也没睡得着。第二天,老人就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叫醒了那个小孩子,问他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小孩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说:“不为什么,就问问呗!”老人一脸的茫然。
  分析: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再也明白不过的道理:凡事不要太刻意!别的咱不说,就说养生的事,也有一个不必刻意的问题。比如前些时候南京兴起登山健身的时髦,竟然有一些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顺野道去爬紫金山的头驼岭,结果差点出危险。
  如此这般的例子,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生活原本就不需要刻意,养生健身也一样!
  讲究养生之道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这里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一个生理健康的人理应有随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建立平衡或恢复平衡的能力。衣、食、住、行如何保持平衡,都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理应多一份随和,少一点刻板;多一点心理上的放松和舒适感,少一点累心的高度紧张;多一些潇洒的生活情调,少一点斤斤计较的狭隘和墨守成规的固执。
  养生,当然要讲科学。不能像数学家计算方程式那样一丝不苟,而要学会在心理上配合,掌握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哲学家培根曾在《论养生》中强调指出:“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规律所能囊括,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找出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对自己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药品……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心中坦然,精神愉悦,是长寿的最好药方。”说得多好!所谓智慧,就体现在讲辩证而不是教条,最终要身心两健,心中坦然而精神愉悦,由此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果因刻意追求而生烦恼,就违背了养生的本意了。
  〖编辑:迟昊〗
其他文献
人到中年以后,身体状况总的呈衰退状态,体内组织器官的功能显著下降。为了防老抗衰、延年益寿,除了搞好饮食调理以外,必须加强身体各个方面的锻炼,应当选择一些必要的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本人根据自身实践积累的经验,创编了一套抗衰保健功法。此法重点放在锻炼腰腿功夫上。祖国医学有“人老腿先老”的说法。故欲防人老,应该先防腿老,腿部活动是主要的,多动腿,多活动筋骨,使之舒筋活血。一个人脚力的强弱,与其健康状况关
我今年才27岁,除了体重超标,平常很少患病。加上我虽年轻,但早已是美国东洛杉矶大学助教了,前途一片光明。可做梦也没想到的是,2005年11月感恩节那天聚餐后,突发上腹绞痛住院,并被确诊“胆囊炎、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则又出现“黄疸”,先后经多家医院保守治疗无效。12月18—21日,急诊住院 UCLA MEDICAL CENTER (WESTWOOD STATION) 曾接受ERCP取出2颗
本刊北京消息:(记者李春生报道)由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主办的“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世界医学气功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6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九华山庄胜利召开。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主席冯理达教授,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高鹤亭教授,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龙致贤教授,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华源教授及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德国、爱尔兰、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瑞典、
当您感到心绪不宁、精神紧张时,下面十种方法能让您的心灵有小憩的机会,帮助您暂时松弛一下。洗澡淋浴或浸浴除了可缓解紧张的情绪,还有消除疲劳的功效。把浴室的灯光调暗一点,然后在温热的水里浸上20分钟,静静地感受疲倦的身体被温水抚慰。在闭目养神之余,若播放古典轻音乐,或点燃一根有香味的蜡烛,更可加强轻松的情调。浸泡完后,用一条软浴巾把自己包卷起来,然后躺到床上,垫高双腿休息。烹调食物洗、切、调味和下锅等
《廉洁、俭、诚》  [原文]  昔唐之亡也,天下分裂,钱氏崛起吴越之间,徒隶乘时①,冠屦易位②。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③。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里,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祥符中,天子东封泰山,于是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