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金手指

来源 :中学生理科应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化与化归既是一种数学思想,又是一种数学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数学问题的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因此,可以说转化与化归思想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当解题思维受阻时,考虑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情形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转化有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前后是充要条件,所以尽可能使转化具有等价性,等价转化策略就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地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化、简单的问题.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要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如无理方程化有理方程要求验根),它能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不等价转化,应附加限制条件,以保持等价性,或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验证.
  一、预测2016年高考对本部分的主要考查对象
  (1)常量与变量的转化:如分离变量,求范围等.
  (2)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如解析几何中斜率、函数中的单调性等.
  (3)数学各分支的转化:函数与立体几何、向量与解析几何等的转化.
  (4)出现更多的实际问题向数学模型的转化问题.
  二、常见的转化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思维受阻时,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常见的转化方法有:
  (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非标准形式的方程、不等式、函数转化为容易解决的基本问题;
  (3)参数法:引进参数,使原问题的变换具有灵活性,易于转化;
  (4)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5)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代数方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种重要途径;
  (6)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确定转化的途径;
  (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8)一般化方法:若原问题是某个一般化形式问题的特殊形式且又较难解决,可将问题通过一般化的途径进行转化;
  (9)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转化目的;
  (10)补集法:(正难则反)若正面问题难以解决,可将问题的结果看作集合A,而把包含该问题的整体问题的结果类比为全集U,通过解决全集U及补集获得原问题的解决.
  三、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
  四、转化与化归的指导思想
  (1)把什么问题进行转化,即化归对象;
  (2)化归到何处去,即化归目标;
  (3)如何进行化归,即化归方法;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切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数学是多么美,这是化归转化与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美.不知你是否有美的享受?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解决问题是高中数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数学问题的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如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等等,转化的思想渗透到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和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转化,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问题需要函数帮助,解决函数的问题需要方程、不等式的帮助,因此借助于函数、方程、不等式进行转化与化归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一般可将不等关系转化为最值(值域)问题,从而求出参变量的范围.熟练方法,看透本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解题素养.
其他文献
由于同源四倍体植株细胞中含有四个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时能两两配对,在减数分裂时仍满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其中任意两个染色体都可以自由组合形成配子,其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即在相同的情况下,每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A(a)都可以和其它染色体上A(a)的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同源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后代的分离比与二倍体不同,如何求它们的遗传问题,不少学生对此感到棘手,下面举例说
期刊
“问题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建立,使学生的思考有了一定的方向,将复杂多样的知识灵活地进行了串并联,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问题串”,能紧紧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与提高.  一、形态结构中的“问题串”建立,通过观察激活思维  形态结构知识类主要包括DNA的机构和功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两大类.
期刊
在认识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似真非真,以假乱真的问题,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很容易掉入思维“陷阱”,导致我们在运用概念、定理、法则进行判断、论证或运算时常常失去正确的方向,所以我们要研究这类“陷阱”的特征,以防患于未然.  1. 混淆相近的数学概念或术语而产生的思维“陷阱”  从心理学角度看,概念掌握是个体思维活动的结果,可通过科学概括与概念同化的方法掌握概念,这就要把掌握的概念和已知的相
期刊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属于电化学应用的内容,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知识,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内容,下面将其考点总结如下.  一、金属腐蚀的本质和化学腐蚀  (1)金属腐蚀的本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2)化学腐蚀:①条件:金属跟非金属单质直接接触.②现象:无电流产生.  (3)电化学腐蚀:  ①条件: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②现象:有微弱电流产生.
期刊
本文所谈的最值问题是近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的一位“常客”,形如:  已知两个正实数x,y, 满足ax+by=cxy,求Ax+By的最大值.其中a,b,c,A,B∈R+.  此类题目看似小巧精致,实则内涵丰富、厚实,它因考查了学生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本文结合实例谈谈这类题目的七种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期刊
一、考情分析  实验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命题的热点.高考生物实验的考查,一是重视回归教材:从内容上看,既可对教材实验内容直接考查,也可对教材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拓展考查;从形式上看,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通过创设新的实验情境,考查对教材实验的分析、理解和提取新信息的能力.二是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既有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试题,又有以检验已知的事实、概念为主的验证性试题.  二、考纲要求
期刊
高考概率统计试题亮点纷呈,有些考查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将其转化为易求事件的概率,有些与统计知识紧密结合,有些与其它数学问题水乳交融,有些涉及多种模型的建立与选择,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试题设计独特别致,处理的方式方法体现了较高的思维容量,颇具研讨价值,但同时也是一些学生得分率极低的“顽疾”,综合以上两点因素,本文就2014年高考中一些考生易错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  一、考
期刊
一、知识归纳  1.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概念与本质: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因此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2)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有复分解反应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型两种类型.  (3)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①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
期刊
减数分裂作为能够贯穿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最重要的核心考点之一,是高等生物遗传的基础,在考试中考查的形式多样,有对正常染色体减数分裂的考查,也不乏对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过程的考查,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其实,对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的考查,更能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基本生物科学素养.  在高考中,特别是近几年的山东高考中,对这
期刊
2015年9月28号笔者所在的学校举行了高三第一次月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一道函数无解问题,试题命题意图清晰、明确、试题综合性强,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根据学生的答题结果可知,能够正确做对此题的学生屈指可数,大多数学生提供的解答都是错误的或需要完善的.上课时经过学生解法呈现、学生质疑及师生共同的研究后,获得问题的正确的解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