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水行业作为社会公用事业,城市供水是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性产业。由于过去的很长时期作为国家所有的企业,现今城市供水企业在转机建制的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本文为促进供水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对供水企业如何降低成本提出了一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供水;成本控制;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024-01
供水企业效益的是同成本控制的结果直接挂钩的。控制城市供水企业运行成本对企业及城市居民用水都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
一、成本控制对于供水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的高低和兴衰。供水企业的特点又决定了在一定的时间内水量销售的相对稳定性,所以一旦水价确定以后,千方百计降低供水成本就成为增效的主要途径。有些供水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成本控制手段能够带来的成本降低空间显的太小,并且过度成本控制往往是以降低供水质量、弱化服务质量来得到的,这不利于供水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对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职能,提高供水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供水企业财务状况
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仅关系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对整个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
(一)收益稳定现金流量大
供水行业作为社会公用事业,地方供水企业拥有政府的特许,垄断了供水服务的市场。同时由于供水设施建设一次性投入高,投资回报期长,投资形成的资产专用性强,供水新企业进人的成本也较高,新企业难以竞争等因素,供水市场的运行机制长期固定不变。城市供水使用量大,需求弹性又较小,供水企业现金收益稳定。
(二)收益受到政府严格管制
供水行业的生产特性意味着,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应该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以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但在实际中,由于供水企业处于独家垄断地位,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特别是政府的强制约束,它就成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就会出现制定的服务价格大大高于成本,以谋取垄断利润,其结果必然扭曲分配效率。
(三)单位成本与销量的敏感系数大
不同性质的企业,固定成本包含的范围不同。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固定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0%,其中约束性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主要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建设、道路改造工程增多,供水管网铺设逐年增加,固定资产折旧上升幅度较快,有些级市的新水厂建成后,实际售水量没有大幅度上升,但固定资产折旧却增加了几倍。管理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主要是设施维修费、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固定成本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用水量就成为决定单位供水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人民节水意识的增强、工业结构的调整,在供水投入加大的同时用水量增加缓慢,部分地区甚至是负增长,导致自来水单位固定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单位供水成本几何级数变化。
(四)建设投资周期长
城市供水企业作为基础设施行业,在投入上必须先行,在规模上也理应适度超前,但是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供水项目的优化投入,是供水行业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实现供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降低供水企业运行成本策略
成本是影响利润的直接因素。对此,应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强化基础管理,控制成本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一)成本效益分析
为了满足供水企业一长远发展的需要,使供水企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并改变长期亏损的经营状况,必须建立一套供水行业自己的成本效益分析体系。通过行业内各个企业的对比,制定自身的成本效益指标标准,使落后企业了解自身差距,通过对自身成本效益指标的修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控制折旧费和原料费
折旧费和维修费是供水企业固定成本的重要组成。对折旧费和原料费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购建固定资产一定要做好可行性分析,购建前要加强申请立项、经济分析、论证、审批等环节的控制。
在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方面。供水管道漏水是对优质水源的浪费,在供水不足的城市更加剧供求矛盾,它不仅增加了净水成本,而且还额外地增大了供水设施的投资费用,同时,也导致一些水淹、道路损坏、建筑物破坏、滑坡等次生灾害。漏损的大小是衡量自来水管网运行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到整个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控制管网漏失率,对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十分重要。
在购买固原材料时,必须对需购买的产品进行市场比价,选择性价比最佳的产品。固定资产投人使用前要联合验收,建立卡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固定资产要充分使用,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可以对外出租或转让,避免盲目投资或重复建设。
(三)提高收费率
加大稽查力度,成立接受政府和企业双重领导的。对外履行执法职能,加强大口径水表的跟踪管理,稽查违章用水、在管网上乱接乱建、用户窃水行为,保护企业及人民的利益。严格实施供用水合同制度,以大户欠费催缴为重点,强化水表抄收和追收工作,对违约用户收缴违约金,对欠费用户收缴滞纳金,对欠费用户及时停水,对拒不交纳水费的用户通过诉讼解决,提高水费回收率。
(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是推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手段。加强人才培训,加强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和交流,普及信息知识,努力实现企业开发创新的信息化、生产机制的信息化、管理行为的信息化和商务运营的信息化,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总结
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促使我们必须探索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方法和路径。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是供水企业内部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供水企业经管理者如果能更好地降低供水运行成本,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双赢效果。争取早日构建起符合我国社区不同实际情况下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模式,以更好的适应供水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云芳,供水企业成本构成及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2]刘彩瑶,谈如何加强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2008(09).
关键词:城市供水;成本控制;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024-01
供水企业效益的是同成本控制的结果直接挂钩的。控制城市供水企业运行成本对企业及城市居民用水都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
一、成本控制对于供水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的高低和兴衰。供水企业的特点又决定了在一定的时间内水量销售的相对稳定性,所以一旦水价确定以后,千方百计降低供水成本就成为增效的主要途径。有些供水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成本控制手段能够带来的成本降低空间显的太小,并且过度成本控制往往是以降低供水质量、弱化服务质量来得到的,这不利于供水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对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职能,提高供水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供水企业财务状况
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仅关系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对整个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
(一)收益稳定现金流量大
供水行业作为社会公用事业,地方供水企业拥有政府的特许,垄断了供水服务的市场。同时由于供水设施建设一次性投入高,投资回报期长,投资形成的资产专用性强,供水新企业进人的成本也较高,新企业难以竞争等因素,供水市场的运行机制长期固定不变。城市供水使用量大,需求弹性又较小,供水企业现金收益稳定。
(二)收益受到政府严格管制
供水行业的生产特性意味着,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应该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以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但在实际中,由于供水企业处于独家垄断地位,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特别是政府的强制约束,它就成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就会出现制定的服务价格大大高于成本,以谋取垄断利润,其结果必然扭曲分配效率。
(三)单位成本与销量的敏感系数大
不同性质的企业,固定成本包含的范围不同。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固定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0%,其中约束性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主要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建设、道路改造工程增多,供水管网铺设逐年增加,固定资产折旧上升幅度较快,有些级市的新水厂建成后,实际售水量没有大幅度上升,但固定资产折旧却增加了几倍。管理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主要是设施维修费、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固定成本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用水量就成为决定单位供水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人民节水意识的增强、工业结构的调整,在供水投入加大的同时用水量增加缓慢,部分地区甚至是负增长,导致自来水单位固定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单位供水成本几何级数变化。
(四)建设投资周期长
城市供水企业作为基础设施行业,在投入上必须先行,在规模上也理应适度超前,但是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供水项目的优化投入,是供水行业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实现供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降低供水企业运行成本策略
成本是影响利润的直接因素。对此,应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强化基础管理,控制成本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一)成本效益分析
为了满足供水企业一长远发展的需要,使供水企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并改变长期亏损的经营状况,必须建立一套供水行业自己的成本效益分析体系。通过行业内各个企业的对比,制定自身的成本效益指标标准,使落后企业了解自身差距,通过对自身成本效益指标的修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控制折旧费和原料费
折旧费和维修费是供水企业固定成本的重要组成。对折旧费和原料费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购建固定资产一定要做好可行性分析,购建前要加强申请立项、经济分析、论证、审批等环节的控制。
在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方面。供水管道漏水是对优质水源的浪费,在供水不足的城市更加剧供求矛盾,它不仅增加了净水成本,而且还额外地增大了供水设施的投资费用,同时,也导致一些水淹、道路损坏、建筑物破坏、滑坡等次生灾害。漏损的大小是衡量自来水管网运行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到整个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控制管网漏失率,对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十分重要。
在购买固原材料时,必须对需购买的产品进行市场比价,选择性价比最佳的产品。固定资产投人使用前要联合验收,建立卡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固定资产要充分使用,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可以对外出租或转让,避免盲目投资或重复建设。
(三)提高收费率
加大稽查力度,成立接受政府和企业双重领导的。对外履行执法职能,加强大口径水表的跟踪管理,稽查违章用水、在管网上乱接乱建、用户窃水行为,保护企业及人民的利益。严格实施供用水合同制度,以大户欠费催缴为重点,强化水表抄收和追收工作,对违约用户收缴违约金,对欠费用户收缴滞纳金,对欠费用户及时停水,对拒不交纳水费的用户通过诉讼解决,提高水费回收率。
(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是推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手段。加强人才培训,加强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和交流,普及信息知识,努力实现企业开发创新的信息化、生产机制的信息化、管理行为的信息化和商务运营的信息化,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总结
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促使我们必须探索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方法和路径。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是供水企业内部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供水企业经管理者如果能更好地降低供水运行成本,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双赢效果。争取早日构建起符合我国社区不同实际情况下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模式,以更好的适应供水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云芳,供水企业成本构成及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2]刘彩瑶,谈如何加强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