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7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7例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常规支气管镜等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胸、肺部病变(包括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7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7例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常规支气管镜等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胸、肺部病变(包括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小结节、小肿块、小片状浸润、少量胸腔积液和胸膜小结节等)患者均先进行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对于无阳性结果且病灶位于肺门、内或中带的155例患者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枪术;对于病灶位于中、外带且与胸壁不连接的95例患者行X线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病灶紧贴胸壁的102例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可疑中央气道病变的59例患者行自荧光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对于纵隔或伴肺门淋巴结肿大的67例患者行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术(EBUS-TBNA);对于有少量胸腔积液或胸膜小结节的23例患者行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结果 诊断阳性率超细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为25.3%(118/467),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为67.7%(105/155),X线引导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为66.3%(63/95);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67.6%(69/102),自荧光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为35.3%(18/51),EBUS-TBNA为77.6%(52/67),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术为52.2%(12/23).7种方法总的诊断阳性率为93.6%(437/467),≤Ⅱ期肺癌(原位癌3例,Ⅰ a期84例,Ⅰ b期63例,Ⅱ a期65例,Ⅱ b期44例)诊断率达82.7%(259/313).结论 联合应用7种肺脏介入技术可明显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治疗后第3、6、9、12个月时的血清IFN-
目的 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行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39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全部采用改良Inoue法,再次行经皮球囊
目的 分析2006至2007年江苏省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发病特征,为综合防治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省职业病报告结果 ,按照尘肺病诊断时间、工龄、行业、年龄等进行整理、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胆道外科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23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
目的:在高糖环境中,用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II(Ang II)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MC),观察不同时点细胞内磷酸化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p-STAT 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致痫与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s)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IL-2致痫大鼠脑内蛋白酪氨酸激酶Jak1
腹腔脑脊液假性囊肿(abdominal cerebrospinal fluidpseudocyst,ACP)是脑窜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shunt,VPS)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它是指腩积水患者行VPS后,引流到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对肝癌细胞株Hepal-6中CDC20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针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l-6 CDC20 mRNA的小干扰RNA(siRNA),以阳离子脂质体包埋后转染鼠肝癌细胞H
目的 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B1(SLCO1B1)基因D130N多态性与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口服瑞格列奈单药治疗48周
目的 探讨靶向对比超声分子成像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MBp)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C).10只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