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时代的教育哲学

来源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的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5个方面组成的,心育在诸育中处于中介和基础地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是必须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中介才能产生好的育人效果。心育又是哲学在心理学中的体现,心育理论虽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公式、法则、定理,但心育的哲理却让人们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的哲学意境,它提出人性之觉醒和人情之通达观点。
其他文献
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北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的英译进行分析,探讨现今国内精神表述语的英译,以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对外宣传服务。
认同是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等同,视为同质,从而产生密不可分的主体感觉。它使个体与客体在一系列共同的心理特征上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对低学历老板
尽管"能力为本"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共识,但对于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仍是一个核心问题。文章从实训教学方法的意义入手,对于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
重视与矫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紧迫和重要。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本文就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存在的人际关系较敏感、学习适应性偏差、自我意识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