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贫困生是高校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备受关注和关爱。但在他们接受各方资助之后他们却没有“感恩”和“回报”的意识。“感恩缺失”成了高校里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了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高校贫困生是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大家关注和关心的对象。往往在提到“贫困生”三个字时,大家更多地是向他们投去“同情”的目光,想到的是他们没有衣服穿,吃不饱饭,处在辍学与离下的边缘。国家同样也很关心这部分人,曾提出“不要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这样的口号。为此,从国家财政到省财政都拨出专款用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金额很高,达到每生3000元。另外,还有国家励志奖学金,金额达5000元,还有助学贷款等。除了国家这部分奖励和资助外,各院校还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通过校企合作发动企业,来援助我们的在校贫困生。可以说,现在各在校的贫困生在生活和学费方面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就在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解决“贫困生”们的困难的时候,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呢?他们如何看待这些资助的呢?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往往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对待资助。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而缺乏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一颗“回报的心”。
  当代大学贫困生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怎样进行“感恩”教育使之回到正常的心态上来,是我们从事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首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一、贫困生感恩缺失的现状
  1.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有一部分学生,在看到别的同学加入学校的贫困生库后都能拿到几千元的资助,心中不平衡,感觉这个钱来得很容易,于是回家通过各种关系到当地民政部门去开据贫困证明,想加入学校的贫困生库。这些人,一面拿着当地开据的贫困证明来入库,一面穿着名牌衣服和用着先进手机和电脑。他们认为加入贫困生库是一种荣耀,是一种捞取额外收入的有效途径。
  2.错误对待资助、故意拖欠学费
  每年九月份,我们在给贫困生发放助学金时,都会有许多学生来给老师“反映”自己的“特殊”情况,强调自己比别人贫困,希望老师能够额外多给一些资助。在助学金金额公示后,他们会在一起攀比谁拿到的钱多。他们不但没有感恩的心,反尔认为得到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
  有的学生自己家庭原本有能力承担一部分学费的,但他们却迟迟不交。原因就是想让学校多资助他一点。
  3.对待资助者感情冷漠
  学校“关工委”经常会结对子帮扶贫困生。但这些受帮扶的学生很少主动去向“关工委”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思想方面的东西。
  企业会给对口专业中的学生提供较大的资助。同时企业也希望这些学生们在实习期间或者毕业后能来企业工作。有的学生来企业后看到企业不是自己很满意的,于是毅然离开企业,另谋高就。
  4.助学贷款逾期不还
  国家为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从但是当偿还贷款时,部分学生则采用了逃避的方式,频繁更换工作单位和手机号码,银行催还贷款时,找不到本人,只能通过学校帮助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学生的个人的诚信记录受到影响,也对学校的名声造成负面影响。
  二、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所致
  随着开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繁荣了经济和文化的同时也给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扭曲。他们不懂得去感激他人、感激社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2.家庭教育欠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品德的形成,父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家长“重成绩,轻品德”,忽略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在家里,孩子是家长关注的中心,家长围绕孩子转。久而久之,家庭环境促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心态和习惯,没有感恩的情感体验。
  3.学生自律意识差
  现在的孩子,他们个性张扬、较为叛逆,许多方面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顾虑其它人的感受,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待“感恩”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会用心去思考,不会去践行。
  4.学校教育流于形式
  现在,高校通过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课程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就课程来讲,内容过于理论化,达不到很好的教学目的;就活动而言,形式过于单一,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举措
  1.学校加强“感恩”教育
  高校应将“感恩”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体系。应充分重视“感恩”教育,把它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感恩教育也要纳入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通过学生的“贴心人”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组织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出发诠释“感恩”的内涵。在自由民主的交流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感恩情怀。
  2.更新感恩教育理念,创新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不但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人文、情感和人性教育。高校感恩教育目标应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立足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首先就是要提高大学生感恩的认知水平,其次要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再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向乃至形成报恩、施恩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大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方面充分重视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的精华,继承、发扬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赋予感恩教育内容鲜活的时代气息。
  3.构建“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途径
  众所周知,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教育的一个整体,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会造成教育上的疏漏。“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特别是“感恩”意识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做一个“感恩”的表率。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加大教育力度,切实加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社会要通过各种媒体舆论,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和事迹,努力营造“感恩”的氛围。
其他文献
【摘要】数列极限概念作为高等数学引入的第一个又是较难的一个概念,处理得当,会对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会使多数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被动掌握数学知识的层面上。本文就学生在学习数列极限概念时感到困惑的原因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和理解极限概念等方面给予阐述。  【关键词】高等数学;极限概念;教学    极限思想是人们认识数学世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武器。数列极限是由初等数学
期刊
Reform Roadmap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was held in Beijing on November 9-12, where the Decision on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方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房地产估价实务中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不断增多。划拨土地使用权一般通过转让、抵押、投资入股等方式进入市场,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评估中的技术问题也成为交易双方关注的焦点。如何清晰界定划拨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的技术方法,是估价实践急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保障国家和相关
【摘要】高校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按以往的教育模式来看,很少将这两门课程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高校心理教育是一门新的课程。按照现有的教学经验来看,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提高这这二者的教学质量,这两门课既是互相独立的个体,又可以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可以通过加强高校心理教育来配合,而高校心理教育的发展教育也要结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施工企业陷入了整体性的同质化竞争,利润率低,增长停滞?为什么有些企业可以长盛不衰?为什么做大一个企业容易,而做强一个企业难?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
作为路桥施工单位,由于施工作业单元的动态性,工程项目遍布各地、较为分散,增加了集中管控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对象的特殊性和一次性,与流水线作业对象相比,标准化的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夏之黎明  四周渐渐地白了起来,黑夜向着西方退去了。黎明从东边悄然而来,金色之光倾泻到地面。
Stable Economic Growt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on track to meet its 7.5-percent growth target for the whole year. GDP growth accelerated to 7.8 percent in the third quarter, up from 7.7 percent 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