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早期及后期参数变化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Fineline Ⅱ EZ,美国波科公司)植入术中及术后3个月参数变化情况,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5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单腔或双腔起搏治疗,心室起搏导线均选用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经左或右侧锁骨下静脉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分别于导线旋入心肌即刻、旋入后5 min、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测试起搏参数:起搏阈值、导线阻抗和R波幅度,并观察术后有无导线脱位、导线穿孔、与经静脉有关的血栓形成及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果

导线旋入即刻起搏阈值较高,5 min后明显下降[(0.76±0.22)V对(0.39±0.13)V,P<0.001];术后即刻阈值较旋入5 min后进一步下降[(0.35±0.10)V对(0.39±0.13)V,P<0.001]。R波幅度在导线旋入后5 min测试较术后即刻降低[(12.70±4.94)mV对(8.94±4.07)mV,P<0.001]。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导线脱位,无导线穿孔、囊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旋入心肌5 min后起搏阈值明显降低,故可常规于旋入5 min后进行测试,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导线位置。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在应用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患者再次导管消融与微创外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随访数据库中筛选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首次导管消融复发后选择微创外科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6例(外科消融组)。根据年龄、性别、房颤病史和左心房内径,按1∶2匹配后纳入32例首次导管消融复发后选择再次导管消融的患者(导管消融组)。导管消融组以肺静脉电隔离为手
目的评估经静脉左心室导线的稳定性和长期表现。方法研究入选1999年8月至2013年9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P/CRT-D)更换患者。更换术中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导线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并与首次植入时进行比较。结果共25例患者成功更换CRT-P/CRT-D(男18例,女7例),CRT-P更换12例、CRT-D更换13例。更换间隔31~92(60.8)个月。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如果这种压力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排解,就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虽然现阶段很多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加大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教师要积极思考应对策略。  【关鍵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异化问题  一、心理健康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植入CRT起搏器/除颤器(CRT-P/D)患者41例。根据逆行心脏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按照右前斜位30°心脏长轴造影分为基底部组(n=15)、室中部组(n=26)和心尖部组(n=0);按照左前斜位45°心脏短轴造影分为前壁组(n=9)、前侧壁组(n=10)、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的学科,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想启蒙的关键阶段,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基础的数学理论加以掌握,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多种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所使用到的思维方式。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思想,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强调公式轻视推导的教学方法,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在图形与几何学习中融入转化思想。 
期刊
期刊
背景临床注册研究是近期国内外学术界兴起的一种新的临床研究形式。美国国家心血管病数据注册系统于2005年开展了针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注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数据库目的是在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筹建的统一数据库平台基础上,开展植入型器械治疗注册系统和导管消融治疗注册系统。基本原理根据研究要求,建设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信息与研究平台的专用网页。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化、信息化临床研究数据管理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当中越来越被重视。对于高中物理课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物理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传授,并且要通过物理教学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物理学科知识素养,教师也要在实践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注重知识创新,探究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综合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