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F3:Eu^3+纳米粒子的水热法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稀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水热法制备了LaF3及Eu3+掺杂的LaF3纳米粒子,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F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得的纳米粒子粒度均匀、结晶完好, 呈规则的六边形形状;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LaF3纳米粒子形成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纳米粒子的生长机制. 研究了掺杂Eu3+后的发光性质, 发现纳米粒子经高温煅烧后, 荧光强度有明显下降, 适宜的煅烧条件为600 ℃/6 h, Eu3+的掺杂量在5%(摩尔分数)时, 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最强, 更高的掺杂浓度将导致
其他文献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1,5-二苯乙烯基乙酰丙酮(dsacac)并将其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铕三元配合物Eu(dsacac)3phen。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
鉴于亚锰酸镧的结构和缺陷在理论和应用上的重要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LaMnO3及其A位掺杂物的结构与缺陷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其氧化学非计量性和La/Mn比与结构及缺陷的关系.并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工艺制备新型钙钛矿体系(1-x)(K0.485Na0.485Li0.03)NbO3-xPb(Zr0.53Ti0.47)O3陶瓷,研究了该体系陶瓷的介电铁电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有陶瓷样品都具有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