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之爱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黑泽明不擅长买礼物,甚至连长年生活在一起的母亲的“三围”都不知道。一次,他给母亲买了一套能塞得下两個人的衣服,母亲一句抱怨都没有,反而穿着它,对我们说:“大家快来看看这件能塞下两三个人的衣服。”她边说边跳起舞,真是一个乐观的母亲。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
  父亲是奥黛丽·赫本的狂热粉丝。母亲就在紧身短裤上配一件毛衣,将头发梳成小男孩的样子,模仿赫本喜欢的纪梵希设计的衣服穿搭。
  大翻领流行的时候,母亲穿上玫瑰粉色的西服,戴上宽檐帽——微笑着的母亲真美啊!因为看上去太年轻,一次,牙医甚至问她:“你是黑泽明的女儿吗?”
  父亲去摄制组,前来接他的车破破烂烂。母亲立刻给卖进口车的店打电话,说:“请立刻送一辆奔驰来,钱,我已经准备好了。”
  她生气地说:“他们把孩子他爸当成什么了?他可是为了日本电影,辛苦工作到现在啊。”后来,她对摄制组的人说:“不要让黑泽明丢脸,我们自己准备车。”
  一天早晨,母亲睡醒,突然拿起枕头,狠狠地抽打父亲。父亲睁大眼睛,说:“在她的梦里,我干了坏事。这是我的错吗?”
  还有一天,母亲突然把存折和姓名章交给父亲,说了一句“你随便吧”,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父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甚至没去过银行,不知所措的他烦恼了一整晚。到了第二天,两个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如往常地“喜代子啊”“孩子他爸啊”互相称呼,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真是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啊。
  我十多岁的时候,他们俩曾经对我说:“坐在这儿。”然后,我坐下了。“如果我们离婚了,你打算怎么办?”他们问我。我说:“结婚是你们两个人定下来的,两个人就算离婚了,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如果要离婚,你们两个人自己想吧。随便。”
  第二天,两个人又像平时一样过日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家中添了孙辈,母亲无比幸福,总找理由将孙子们聚在一起,真是一个宠爱儿孙的老太太。
  父亲对孙辈稍稍有些不满,母亲便会立刻训斥他。从那时开始,父亲在家里的脾气就变得越来越好。
  《乱》开始拍摄的时候,母亲的健康状况恶化了。


黑泽明的画

  因为我是一个开朗的人,所以去医院看望母亲时,并没有担心。偶然遇到将母亲介绍到这家医院的老相识——他也是一个医生。
  他说:“状况不好啊。”
  听到这话,我的脑海一片空白,心想是不是听错了?
  父亲那时在外景拍摄地,哥哥因为工作不在家。医生不可能对一个小女孩说明病情,我想,医生也很为难吧。
  几天过去了,医生见来探视的只有我一个人,才下定决心似的对我说:“我对你一个人说这件事,不知道行不行……”
  “我有两个孩子,已经是大人了,请告诉我吧!”医生似乎把我当成小孩子,因此我这么告诉他。
  我完全不记得自己开车回家的经过。
  我和哥哥讨论什么时候对父亲讲这件事。因为父亲当时在拍电影,没有合适的机会。
  我清楚地记得告诉父亲这件事时他的反应。不治之症,已经无力回天,大概还有四个月吧。
  父亲说了一句:“啊,这样啊。”父亲正处于拍摄《乱》的关键时期,他的脸色一点儿都没变。
  现在想想,那时候,他在拍电影。父亲只要说出“准备,开始”,便会将一切都抛开。他在御殿场拍外景的时候,得到消息,要他立刻赶回来。
  父亲的牛仔裤口袋里塞着手套,魁梧的他站在病房里,让病房看上去宛如布景。如果这是电影,不是现实……大家都这么想。


  母亲离世的那天,父亲对我们说了一句话:“要举办不像葬礼的葬礼。”
  我们在葬礼现场摆满母亲生前喜欢的粉色鲜花,场内放着哥哥的乐队演奏的民谣。
  父亲很快回到拍摄现场。我和哥哥心想:他去拍电影,我们就安心啦。
  支撑黑泽明的巨大支柱消失了,毫无疑问,我和哥哥肩负的责任愈加重大。但现实远没有想象中可怕。如果按照父亲的心意行事,会发现没有比他更天真无邪的人。
  只要做了好吃的饭,他的心情就会变好;提供一点话题,他便会情绪高涨、充满活力。他是一个值得我们付出的、纯粹的人,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努力,便会成为出色的搭档。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老朋友供职于IT界,不过,她并非在数字媒体领域,而是做以沟通为主的工作。在本质上,这比较接近传统的手工业,所以还算是身处有人情味的职场。  我对她很有好感,因为她为人正直,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一定会诚实地回答“不知道”。相应地,她对于自己所了解的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并能提供真实且准确的信息。  在这个随时随地就能了解一切的社会中,她却尽可能地不使用手机上网,在家也不常打开电脑。因为她坚
期刊
彼得·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序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个人在初见时似乎呆板无聊,这个人是新英格兰小镇的银行家。他满嘴废话,让人呵欠连连。突然间,他话锋一转,谈到了扣子的演变史,并细说这个小东西的发明、形状、材质、功能和用途等,真叫我大开眼界。在谈论这一主题时,他那炽热的情感直逼伟大的抒情诗人。不过,令我觉得有意思的,倒不是话题本身,而是他这个人。在一刹那间,他已变成一个相当独特的人
期刊
林冲戴枷图\戴敦邦\纸本水墨  《水浒传》里最美丽的文字,是写林冲的雪。林冲的雪,“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的雪,“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林冲的雪,“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的雪,“远远望见枕溪靠湖一个酒店,被雪漫漫地压着”。  林冲的世界一直在下雪。林冲的雪,让我们觉得,这世界这么苦。可是,唉,这世界还这么美。  我们的心里装了那么多苦,哪
期刊
作为一名销售员,有时已经把能介绍的优缺点全部给客户分析了,对方看起来也很心动,但最后却说要再考虑一下。这时,要怎么说才能让对方下定决心购买呢?  常见的说法:“这台榨汁机,今天是我们促销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没有这个价格了!”  更好的说法:“这台榨汁机您今天买回去后,如果有任何不滿意,七天之内随时可以反悔,拿回来退。”  为什么这样说更好?  所谓犹豫不决,就是“差一步就会同意”,也就是你的推销最接
期刊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名曰《美食家》。坏了,这一来自己也被当成“美食家”了,人们当众介绍:“这位就是美食家陆某……”其实,此家非彼家,我起码算是个作家。不过,我听到“美食家陆某”时也微笑点头,坦然受之,并有提升一级之感。因为当作家并不难,只需要一张纸与一支笔。纸张好坏不论,笔也随处可取。当美食家可不一样了。一是要有相应的财富和机遇,吃得到、吃得起;二是要有十分灵敏的味觉,食而知其味;三是要懂得一点烹
期刊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圆形和三角形,哪个让人感觉更有力量?”  请大家凭第一感觉立刻作答。虽然是靠模糊的直觉进行选择,但我想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三角形吧。看到圆形而感觉有力量的人,恐怕只是极少一部分性格比较怪异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直线比曲线更能表现出力量感。  直线和力量感關系密切,证据就是大多数商务正装,尤其是男装,都是直线型的。领带、西装、长袖衬衫等,都是以直线为基础线条而设计的。  直线
期刊
我们已经太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者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都会有所差别。  但变化范围有限,出
期刊
現居澳大利亚,从事绘画、设计工作的老挝艺术家福斯替芬,将脑海中幻想的场景,通过PS 技术展示给观众。虽然照片的内容充斥着荒诞的意味,却增加了趣味性,使人的思绪徘徊于现实与想象之间。
期刊
春天的美  在漫长的人类绘画史上,曾有过许多描绘春天的作品。然而,还没有哪一幅作品能与这幅波提切利的《春》相媲美,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在这幅画里,波提切利不仅把众多的人物都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且还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给予他们恰当的动作。他就像是一位优秀的舞台总导演。  乍一看,这幅画确实会使人认为画的是一幕舞台上的戏剧。戏的布景是一片金色微暗的小树林,它也是画面
期刊
青春暂停键  张进曾是媒体人,2011年患抑郁症后,生活重心发生转变。在一年治疗康复后,他写了本有关抑郁症诊治的书——《渡过》,并开办公众号进行科普,几年下来,聚集了一批读者和患者。  社群会定期聚集康复者、医生和咨询师,举办线上家长学堂。张进逐渐发现,很多实际问题还需要面对面解决,尤其是当亲子关系需修复、社交恐惧待克服时。青少年抗抑郁的背后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2018年12月30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