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立足之基,也是从事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需求不断增长,进而造成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再加上城市扩张导致周边耕地面积锐减,这些都使土地资源管理形势更加严峻。而通过土地利用转型,在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土地生态,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转型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举措,旨在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成效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得到新的发展,同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为合理利用我国丰富土地资源,解决一些不太合理的资源管理问题,我们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充分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国家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发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及土地利用方面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与弊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去改进这一问题,相信能够填补一部分土地资源管理漏洞,持续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工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本文将以新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资源利用为主题展开讨论,分析探讨土地资等管理及土地利用现状、存在弊端、相关改进措施等方方面面,希望为新时代条件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增加一份力量。
1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问题
1.1土地规划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当前土地规划利用的情况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与制度,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仍存在土地监管不到位、土地浪费等问题。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执行不到位,仍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等错误思想。部分地区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无视当地区域的地形特征及土地利用布局,在规划的农业用地区域建立工厂,土地规劃的合理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土地规划管理方面,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是影响其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人员能力欠缺,将会对土地规划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现阶段土地规划管理的情况来看,相关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而且培训力度不够,致使土地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地区管理思想保守落后,土地规划方案执行性不强,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1.2耕地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从可持续管理方面分析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耕地质量下降和水土流失问题等,耕地质量出现持续降低。我国农用地存在较严重的分散布局问题和复用问题,工业企业和郊区农田距离比较近,缺乏明确区分,而且在很多城市中,没有针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建立相应的抗污染能力,导致污染扩散到水资源中,污染了城市的水源。
2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策略
2.1创新土地规划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管理质量
新时期,为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创新土地规划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管理质量。一是可将定性分析方法改进为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方式;二是可采用动态分析法。在早期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通常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而土地规划的计算是针对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建模和分析的方式,用数学关系式等展现出来,这就是定量分析法。在利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时,人们应注重结合当地土地规划的实际情况,并加以推算,确保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推动土地规划利用工作的开展。静态分析法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即针对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的土地资源情况进行规划分析。而动态分析是对土地变动过程进行的分析。由于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应采取动态分析的方式,充分把握土地规划过程中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的突发性问题,并进行整改,规范土地规划管理,确保土地规划利用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土地规划质量。
2.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污染
减少浪费,节约先行。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反思和面对当前土地资源浪费及污染严重的现象。即使在社会、国家发展的前进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土地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合理规划,积极运用相关法律,加强监管,杜绝土地浪费和污染现状,保证农作物的安全生产。积极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缓解城市日益紧张的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压力。加强生态建设,找寻有效措施解决当地的水土流失、沙尘化等问题,积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从根本上保护土地资源。
2.3应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
我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调控,实现土地资源科学规划。主要应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进行科学化和定量化的土地信息查询,为土地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上的支持,实现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同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土地资源管理中使用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收集当前的土地资源数据,校对和录入现有的土地资源电子数据、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土地资源数据能够覆盖所有的国土资源以及矿藏资源,能够及时、便捷地更新土地资源电子数据源,保证土地资源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且有较高的利用率。此外,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也要促进和政府职能机构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方面的基础和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是保证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地资源管理改革,有利于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土地应用价值,在保障民生利益基础上实现土地生态的持续优化,通过土地转型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积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以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钟晓燕.关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创新[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117-118.
[2]阮达飞.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9):78-79.
[3]尚玉琴.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17):51-52.
(鹤峰县中营国土资源所 湖北 恩施 445800)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得到新的发展,同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为合理利用我国丰富土地资源,解决一些不太合理的资源管理问题,我们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充分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国家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发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及土地利用方面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与弊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去改进这一问题,相信能够填补一部分土地资源管理漏洞,持续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工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本文将以新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资源利用为主题展开讨论,分析探讨土地资等管理及土地利用现状、存在弊端、相关改进措施等方方面面,希望为新时代条件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增加一份力量。
1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问题
1.1土地规划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当前土地规划利用的情况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与制度,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仍存在土地监管不到位、土地浪费等问题。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执行不到位,仍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等错误思想。部分地区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无视当地区域的地形特征及土地利用布局,在规划的农业用地区域建立工厂,土地规劃的合理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土地规划管理方面,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是影响其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人员能力欠缺,将会对土地规划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现阶段土地规划管理的情况来看,相关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而且培训力度不够,致使土地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地区管理思想保守落后,土地规划方案执行性不强,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1.2耕地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从可持续管理方面分析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耕地质量下降和水土流失问题等,耕地质量出现持续降低。我国农用地存在较严重的分散布局问题和复用问题,工业企业和郊区农田距离比较近,缺乏明确区分,而且在很多城市中,没有针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建立相应的抗污染能力,导致污染扩散到水资源中,污染了城市的水源。
2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策略
2.1创新土地规划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管理质量
新时期,为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创新土地规划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管理质量。一是可将定性分析方法改进为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方式;二是可采用动态分析法。在早期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通常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而土地规划的计算是针对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建模和分析的方式,用数学关系式等展现出来,这就是定量分析法。在利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时,人们应注重结合当地土地规划的实际情况,并加以推算,确保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推动土地规划利用工作的开展。静态分析法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即针对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的土地资源情况进行规划分析。而动态分析是对土地变动过程进行的分析。由于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应采取动态分析的方式,充分把握土地规划过程中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的突发性问题,并进行整改,规范土地规划管理,确保土地规划利用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土地规划质量。
2.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污染
减少浪费,节约先行。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反思和面对当前土地资源浪费及污染严重的现象。即使在社会、国家发展的前进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土地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合理规划,积极运用相关法律,加强监管,杜绝土地浪费和污染现状,保证农作物的安全生产。积极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缓解城市日益紧张的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压力。加强生态建设,找寻有效措施解决当地的水土流失、沙尘化等问题,积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从根本上保护土地资源。
2.3应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
我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调控,实现土地资源科学规划。主要应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进行科学化和定量化的土地信息查询,为土地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上的支持,实现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同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土地资源管理中使用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收集当前的土地资源数据,校对和录入现有的土地资源电子数据、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土地资源数据能够覆盖所有的国土资源以及矿藏资源,能够及时、便捷地更新土地资源电子数据源,保证土地资源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且有较高的利用率。此外,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也要促进和政府职能机构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方面的基础和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是保证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地资源管理改革,有利于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土地应用价值,在保障民生利益基础上实现土地生态的持续优化,通过土地转型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积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以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钟晓燕.关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创新[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117-118.
[2]阮达飞.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9):78-79.
[3]尚玉琴.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17):51-52.
(鹤峰县中营国土资源所 湖北 恩施 44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