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鹦鹉热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海宁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1例鹦鹉热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鹦
【机 构】
:
314400 海宁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鹦鹉热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海宁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1例鹦鹉热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鹦鹉热肺炎患者均有明确禽类接触史.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其次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可伴有Hb下降,降钙素原、CRP升高;均出现电解质紊乱和凝血功能异常;胸部影像表现: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10例,可合并磨玻璃影、叶间裂牵拉、小叶间隔增厚,单侧肺累及8例,双侧肺累及3例;胸腔积液9例.11例患者给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鹦鹉热肺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早期、及时诊断.
其他文献
健康管理是指在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健康管理学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并列为现代医学五大创新体系之一。
目的探讨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机制及流行特点,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分离的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241株,通过VITEK-2 Compact系统检测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应用WHONET 5.6软件统计药敏结果;通过PCR法检测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应用多克隆序列位点(MLST)测定菌株克隆型别;应用接合试验验证多黏菌素耐药基因转移。结果241株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中,分离出6株多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分离率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自噬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和肝癌预后的关系,构建自噬基因相关的肝癌预后评估模型。方法采用R语言Limma软件包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肝癌数据库中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DEG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自噬基因相关的肝癌预后评估模型。结果对比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发现了60个自噬相关的DEGs;DEGs主要在自噬、HPV感染、凋亡和p53信号通路中富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