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与作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作文评改中经常发现,学生作文雷同的多,缺少创新,究其原因,是思维封闭凝滞,不能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为了构筑学生开放鲜活的思维形态,应经常进行多维发散思维训练,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或问题时.能横向思维,也能纵向思维,可正向思维,又可逆向思维,甚至能更多方向思维,以实现思维角度、层次、途径和结果的多样化。这种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使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新颖。
  
  一、训练思维的广度——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有向广处发展的特点,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思维面都比较开阔,并善于举一反三。有人形象比喻这种思维.说它就像河流一样,遇到宽广处会很自然地漫流。横向思维训练就是要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去思考类似、相关的问题,进行梳理、选择、提升。可以从求同和求异两方面入手。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事物现象或问题的共同点,从中寻求共同本质和规律,如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菊花飘香的季节》分三小部分,“菊之淡”写嵇康,“菊之傲”写陶渊明,“菊之殇”写项羽。赞扬了追求心灵自由、生命尊严和英雄本色的三个极具个性的历史人物,选材典型丰富,富有个性。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现象或问题的不同点,对比开拓,如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晶莹雪·寂寞林》,把《红楼梦》中宝钗和黛玉做比较:一个是圆形.沉稳规矩,温和宽容;一个像星形.锋芒毕露,特立独行。选材新颖,形象鲜明。当然,也可把求同和求异结合:如一考生作文《选择,别无选择》中写到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择死,一个择生,但都是为了自己的志向,只不过屈原以死明志,而司马迁则以生践志。这都是运用横向思维的典型例子,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思维迁移,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的深度——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纵的发展方向上进行思考,或层层递进、纵向深入,或依照各个发展阶段设想推断出其发展趋势,从而使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度,也有人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横向思维是换个位置重新钻孔,纵向思维是在一个位置把孔钻深。纵向思维能弥补横向思维有时欠缺深度的不足。如200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怀想天空》,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关系的纵式结构,依次写了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天空和一群人的天空,从丛飞写到为保护孩子献出生命的父母,再写到爱心群体“微尘”,逐层递进深入.表现爱的天空之博大深邃。再如一次作文训练:“钥匙、铁棒和锁”.可以纵向思考,“铁棒”开不了“锁”,但磨成了“钥匙”就能开锁。情况是可以变化的。据此可立意为:在人生的道路上,磨练自己,打造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这里运用纵向思维,有了思辩性.立意深刻新颖。
  
  三、训练思维的新度——反向思维(逆向思维)
  
  写文章要以立意深和新取胜,应该“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不能总旧调重弹,这就要求写作者独出心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可以运用反向思维,即逆向思维,突破常规思维的定势.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新设想和新观念。比如“水”这个话题.一般人总是赞美水的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这是第一番构思,难免落俗,这时就可以运用反向思维,如;在温暖高涨的热情下,便飘飘然忘乎所以了;正因为选择了轻松,所以一辈子总是在走下坡路。水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此观点更深刻,题意更新颖了。
  
  四、训练多角度构思立意——多向发散思维
  
  横向思维是由此及彼地思考,纵向思维是由表及里地思考,逆向思维是从相反方向思考,甚至还可以更多方向思维,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的发散思维训练,对于学生思维的灵活变革大有裨益:能变思维的规范性为自由性、同一性为求异性、封闭性为开放性。
  因此,可以经常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有很多历史、寓言故事和现实事件等可供训练。如用轰动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进行训练,就可从以下幾个角度发散辐射:
  
  (一)从杨丽娟的角度
  1.凡事都有一个度,追星也要适度
  2.杨丽娟是坚持不懈还是执迷不悟?
  3.谈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4.要懂得父母的艰难,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责任
  5.青少年的人生追求,怎样实现个人价值
  
  (二)从杨父母的角度
  1.家庭教育很重要.要对孩子正确引导
  2.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3.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三)从社会和媒体的角度
  1.要正确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2.社会应担负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
  3.心理咨询和救助要跟上
  4.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宣传,不要炒作,不要误导
  
  (四)从明星的角度
  1.明星效应对青少年的影响
  2.明星的外表与内涵要协调
  当然,作文运思的过程.是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多次循环反复的过程,这里还需要发挥创优机制的作用,就像面临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要设法找到一条通向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一样,作文时要在通过发散思维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比较、判断,选择最有价值最新颖的材料,寻求最佳的组合来构思行文,从而写出有创新的好文章。
  单淑英,教师,现居河北永年。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在内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人们熟知《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的父亲对凶猛的洪水只懂得“堵”,最后失败了。禹吸取其父的教训,改“堵”为“引”,结果成功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悟到这个道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今天,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并不亚于古代大禹治水时的困难。引导有思想、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比疏导洪水更难。因此,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尝试,觉得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在引导学生上有很大的决定
吹灭了一只老羊的呼吸  让青草延续羊的心跳  吹硬了祁连雪峰  让一树山杏花  明媚了雪水  吹弯了戈壁滩的戈壁草  让一个直心肠的汉子  走正了道路  风起张掖  吹不尽的丹霞地貌  吹成天边的晚霞  还有一匹枣红马  被风吹起鬃毛的瞬间  眼睛里尽是  生生不息的张掖  遥望玉门关  春风不度  何况是个冬日  戍卒的嘘叹  都结冰了  掩于漫漫黄沙  在诗词中冷峭  目及之处  落日的余晖守
一枚松塔  在这支行进的队伍中  谁将最后抵达,我们一无所知  当我们谈及既往的生活,那只  麋鹿会选择何时纵身越过窗外的山岗  暮色中,我们一同向山林的腹地缓缓  移动脚步和目光,肉身小心地识别着  腥湿的泥土  我们在林中沉睡又在林中醒来  感谢谁呢?让我们得以看见远处  一枚松塔闪着自足的光芒  一枚上帝的松塔曾替代落日的法则  一枚深褐色的松塔在夜半的梦中游动  有时,如沉闷的滚雷  它突
普遍认为,“程度副词 N”(N为名词,下同)中的“N”是有选择性的,出现的可能性大小顺序是:抽象名词>个体名词>专有名词。据考察,“很 有 N”是“程度副词 N”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很 有 N”又是由“有 N”前加“很”而来。那么,这些结构中的“N”应该具有相同的特点。  根据名词的性质,通常把名词分为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抽象名词是名词中的非典型成员,所指的不是具体可视的东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而受到公众的青睐,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灵活便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扩大了知识的渠道,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或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网络教学较之传统教学、现代教学,其特点是信息
望黄河  李马骁  (一)    稚面已换,  童心犹然,  迟秀之野,  绿满半山。  一心想成男儿汉,  沧桑甚少盼波澜。  心已挂云帆,  何愁路漫漫。    (二)    浊浪滔滔几度寒,  北出秋日入云湾,  血根同此灏然水,  剑戟未曾换江山。    学校:天津市实验中学  导师:张 红   青鸟  罗雅文     西边的晚霞还剩下最后一抹嫣红。远处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慢慢地与天色融
著名教育学家李镇西在一篇文章里说:“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课堂应是宽容的。我认为“宽容”体现在教师教态的自然亲切,有亲和力,还体现在思想上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尤其是与教师本人的不同意见的存在。  前几天听了深圳宝安区公明中英文学校小学五年级的一堂语文课《放弃射门》,感慨良多。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颂扬一种人性美
黄昏在天上  泼了一杯滚烫的奶茶  云彩泛起泡沫  翻卷、交织,色彩斑斓的纱巾  冒着飘香的蒸汽  夜還没到  月亮已从西天露头  犹如馋嘴女孩难过的眸子  核实任性的一泼  有多少损失  容器  为了远离恶,涉过一条黑色河流  断绝滚滚红尘,以及所有的念想  如果写诗也是一种修行  日子也可以是一种容器  我就把自己装在一个修行的容器里  河流蜿蜒,犹如生活界碑,谁也不知道起止  在这容器的余生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发下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以上的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没有体会到自我修改作文的重要意义。其实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