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规划设想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ysj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全国乃至广西的汽车保有量飞速提升,汽车后市场蓬勃发展,大大地提高了广西区域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汽车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立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发展现状,从办学规模与质量、师资团队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提出广西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规划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02-02
  一、专业发展现状
  1.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2014年前两个月,我国汽车月增超过160万辆,载客汽车占汽车月增量的95%,其中小型载客汽车增长迅猛。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的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2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53亿辆。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1.41亿辆,摩托车9467万辆,挂车193万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547万辆,其他机动车2.4万辆。目前已有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四川、云南、广西9省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20年,广西汽车工业规模将进一步壮大,实力全面显著提升,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400亿元;汽车整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等乘用车产量突破80万辆。《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14 4千亿元产业》中着重提出:“做大做强汽车、冶金、机械等产业,构建国际汽车零配件交易中心,打造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国内具有全系列乘用车、商用车生产的重要汽车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机械装备生产及出口基地。”这将大大地提高广西区域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
  2.專业建设的现有基础。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始建于2006年,办学历史较短,但专业一直稳步发展,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超200人,在行业内有较高的声誉、影响力和感召力。该专业共有7名专职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3人,其他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双师”素质教师7人,占全部教师的100%;副高以上职称4人,占57%;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校外兼职教师10余人。实训基地方面,基地面积约1250平方米,基本可以满足专业实训教学要求。
  二、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汽车专业虽已初具规模,形成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但校内外实训教学条件、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专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
  1.教师专业教育水平有待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实训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3.专业内涵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心的团队竞争力水平有待提升。
  三、专业发展规划设想
  1.专业办学规模与质量。①专业办学规模。目前,汽车类专业在校生为619人,虽招生火爆,但考虑到专业容量问题,不能无限制地招生,计划在近几年,汽车类专业在校生稳步提升,在650人左右浮动。在办学规模方面,立足稳步发展,通过多方途径选择优质生源,打造优势专业品牌。②办学质量。目前,广西17所学校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从专业招生规模、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内涵、课程建设、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来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在广西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学校国家级示范院校整体水平存在一定距离。为此,本专业拟进行入学办学质量规划:第一,控制招生规模,立足稳步发展,通过多方途径选择优质生源。比如,2015年,学校招了40人左右的“2 3”对口中职学生。目前,报名人数多达200人,比例超过1∶5。同样,学校在汽车营销专业单招45人,面试、考试者多达400人,比例接近1∶10。汽车类专业招生火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学校开展“优”、“精”、“尖”人才培养,打造优势品牌专业,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第二,从就业率来看,近几年来,虽然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但由于广西汽车行业特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学生毕业后入职起薪也相对较低,学生怨言较大。本汽车专业团队拟通过向珠三角、长三角等汽车行业或向柳州汽车城、玉柴等大型企业输送毕业生,提升就业率和起薪待遇。第三,从师资力量来看,本专业教学团队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组成。目前,专任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学水平都比较高,但企业经历较浅,特别是近几年来,汽车行业技术日新月异,专业教师与行业脱轨,造成对汽车新技术不甚了解,授课内容相对行业发展较为滞后。教师亟须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外聘教师大多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但作为企业的“白骨精”,这些人群的企业管理、技术事务非常繁重,常常无法拿出太多的精力和心思用于教学,教学成果相对专任教师要差一些。为此,拟从高年级学生中专门培养十余个精英学生,作为外聘教师的授课助理,零距离接触外聘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优”、“精”、“尖”人才的培养。在每年的顶岗实习期间,还可在这些优秀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学生留校参与教学活动,缓解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当然,今后还须继续引进“三高人才”,以壮大师资队伍。第四,从专业建设内涵来看,随着学校对专业投资力度的增大,以第5、第6实训楼建设为发展平台,以德促贷款为发展契机,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争把汽车检修专业建设成为广西的优势特色专业。第五,从课程建设上来看,力争把《二级维护》、《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第六,从考证通过率来看,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学生参加汽车维修中级工证考试的通过率为100%,在此基础上,今后将尝试让优秀学生参加汽车维修高级工证乃至汽车维修技师证的考证工作,积累经验,力争提升考证层次,在全区起到示范作用。   2.师资发展规划。目前,师资条件比较薄弱,亟须进行专业团队建设,实施设想如下:①通过寒暑假,有計划、分阶段地安排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有针对性地更新或拓宽专业知识,以满足专业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②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基层实践,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力争三年后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③开展教学团队内部技能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进步。④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课程教学改革规划。①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重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专业在培养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人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知识方面,学生要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能力方面,学生要具有自我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较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创新创业能力等。②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核心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多次完成自主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的完整工作过程,获得针对工作任务进行独立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能力。③开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建设。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学生的具体行动来学习,把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遵纪守法意识培养等价值观的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
  4.校内实训基地规划。以德促贷款为契机,按照教学为先、缓急轻重、完整使用的原则,按照“基础” “专项” “综合” “创新” “生产性实训”五大板块开展布局,在第5实训楼一楼开展生产性实训,方便校企合作深入合作,2楼和4楼开展实训教学,方便为生产性实训提供后备人才(人力),满足前厂后院、一专业一实体的办学模式。其中,基础模块实训室8个:发动机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汽车电气检修实验室、汽车空调检修实验室、汽车美容教学中心、汽车车身修复实验室、汽车涂装工艺实验室、汽车商务实训中心;专项模块实训室两个:汽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汽车检测诊断教学中心;综合模块实训室1个:汽车整车维修训练中心;创新模块实训室3个:汽车新能源研究室、博世汽车实训中心、汽车检修创新研究室;生产性实践模块实训室1个:校企合作汽车维修中心4S店。
  5.科研与社会服务规划。①通过3~4年的建设,根据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改革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完成1~2门院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完成2~3门校企共建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训教材的编写。②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企业共同建设教材、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等,争取三年后,校企深度合作达20家以上。③增加实训设备的投入力度,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校内实训中心,增设汽车美容、汽车车身修复、汽车喷涂、汽车新能源等实训室,力争三年后把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示范性实训基地。④充分发挥专业示范作用,与附近院校共享实训基地,为周边地区其他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社会人员开展实训教学,提升本专业的影响力,提高社会效益。⑤加大对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为社会开展汽车美容、汽车检修等项目的培训工作;联合南宁市汽车行业协会,共同探究区域服务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维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浅析[J].科学视界,2013(20):119-120.
  [2]冯晋友.汽车专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J].科学资讯,2012(6):208-210.
其他文献
摘要:创建和谐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追求,而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导者和促进者。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创建和谐班级,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笔者结合自身从教经历,探讨班主任在和谐班级创建中的有效途径,以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关键词:班主任;和谐班级;创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22-02  “每一个生命,都
摘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出发,课程体系不再以学科为中心,应确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树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全方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针对全球化过程中社会对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式、论文审核与答辩、国际化交流以及招收留学生等方面论述了音乐学院研究生在国际化培养过程中所进行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国际化培养;研究生教育;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4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对
摘要: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为研究基础,结合自身舰船通信特色学科优势,探索具有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如何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院自身的国际化合作与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字:国际化;研究生培养;舰船通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8-0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化人才的高需求已迫
摘要:心理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代社会乃至大学生群体中也日益凸显。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即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创新相关问题予以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心理教育;大学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
摘要: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要根据学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本文将从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更新素材、重组内容、筛选重难点、延伸拓展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处理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材。  关键词:高中政治;处理教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04-02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如何在基础教育课程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树立心理健康保健意识、促进其健全人格、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旨在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加强课程教学实践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建设类高职专业课程在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方面存在诸多的困难。基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五洲项目工程管理公司成立的五洲联合学院的平台优势,对《安装工程监理课程》采用了双教师小班化的现场教学模式,探索了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良好,体现出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关键词:建设类高职,专业课程;现场教学;双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摘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利平台,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安徽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与体会,旨在为高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摘要:本文对朱拉隆功大学和玛希隆大学的国际课程汉语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从多角度全面地比较并分析了具有美国教材特点的《中文听说读写》和中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权威教材《汉语教程》的异同点。希望借鉴其经验,可以对今后各高校国际课程的教材选取或是教材编写提供可参考的基本信息。  关键词:汉语教材;泰国汉语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