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学生爱上经典阅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ping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中学生要和他们谈时尚、谈网络、谈游戏,他们是无所不知。但谈到读过哪些经典名著,他们却很少能说上话。然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阅读经典作品,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
   阅读如此重要,然而我常常在上语文课时遇到下列情况,譬如问到一些作品的人物或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简单的谚语,很多学生答不上来,多数情况令人尴尬,或常有学生在上课时看课外书,翻看那些书,大多数是粗制滥造的武侠书、魔幻书、言情书等。学会明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文化品味,可以说是现在中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一,也是迫切需要进行的重要教学环节,让我们的中学生都能爱上经典阅读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我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在2011级初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周,我在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让我们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阅读的兴趣看,被调查学生中,喜欢阅读的只占13%,4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而大部分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占到66%,只有5%的学生阅读目的是"扩大知识面",另有27%是为了"休闲娱乐",2%是为了"学会处世"。
   2、在课外书籍的阅读方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算是学生中阅读最多的经典,《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阅读人数最高,占10%;《红楼梦》次之,占5%。勵志类著作也有个别学生阅读,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
   3、在报刊杂志的阅读方面,有30%的同学表示无阅读报刊杂志的习惯;在阅读的期刊中《意林》《读者》位居前列,其次为《青年文摘》《格言》,有阅读习惯的学生,阅读品位还是挺高的,他们大多喜欢文摘类杂志;报刊方面,以学校和家庭订阅的为主,阅读面不算大。
   是什么造成了中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现状?从和学生的长期接触来看,大概可以找出这几点原因:其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调查显示,70%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是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其二,静心读书的氛围被淡化。在学生家庭中,父母工作比较忙,有良好读书氛围的家庭越来越少见。其三,电视、电脑、电子产品及通俗读物的冲击,充分满足了青少年喜欢新事物、喜欢猎奇的心理,电玩、漫画、游戏、网络上盛行的武侠言情等通俗小说吸引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成了他们紧张学习之余最好的调剂品,同时也让学生习惯了这种快餐式的阅读,而对经典文化读物却置之不理。
   本人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阅读,特别是爱上经典阅读,可以针对上述原因,作出以下尝试。要让学生轻松选择经典阅读,就要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改变单向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围绕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展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凸显出来。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承接知识的容器,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却是以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学一个月后,我又布置了一篇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话题的作文。通过对作文的分析,我们又可以发现:校园小说及青春伤痕小说颇受同学们的喜欢,学生作文中的话道出了他们对这类小说的阅读心理,"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怀着一些对爱情与友情的幻想,对于这两样东西,我们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有时候无处诉说,便选项择了青春小说。因为从中我们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身边人的影子。"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现在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不像外界描述的那样糟糕。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迅速鲜明的寻找出优秀的经典作品,而阅读一些我们老师认为的不良书籍,其实只是他们排遣青春躁动内心的一种方式,寻求共鸣借以寄托的一种方式。
   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将自己喜欢的语句圈点、勾画出来,有疑问、有异议或产生共鸣的地方,要进行质疑、批注或在书旁写下自己独到的感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通过长期的引导,使学生知道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情,足以长才","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逐渐明白了课外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是课堂教学的有力配合。对于文学名著,许多同学都有反复阅读的过程,并且认识到"好书不厌百回读""书常读常新"的阅读规律。有一位同学如此描述三次阅读《格列弗游记》的心理体验: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感觉像在看童话故事;第二次读它,领会到主人公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和有勇有谋的形象;第三次读它时,方明白作者用异化的形象来讽刺当时英国的黑暗丑陋的社会现实。
   当然,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仅仅依靠名著,那是远远不够。要能够利用起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创造一个人人读书、人人谈书、人人荐书的良好氛围,好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体会。另外,还可以联合其它科目的老师,相应推荐一些书目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的读书范围起到补充的作用。为此我在所教的班里两周开一堂阅读课,课前,请同学上来推荐一本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简单介绍书中的内容和推荐理由,或者请同学谈一谈最近读的某一本书的感受,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实践证明,学生自己的推荐更符合他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一两位同学推荐后,其他同学也会拿起那本书来看一看,并在读后与同学进行交流,效果要远远好于一个人读。而同时,我自己在平时阅读的时候也会留心是不是有适合初中生的内容、题材,有好的文章、书报也会保留下来在阅读课上给学生朗读全部或者其中的一部分,来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充他们的阅读量。
   中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阅读经典,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成了每位老师面临的共同课题,共同期望和迫切要求。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经典阅读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生活的时尚和主导,让中学生都爱上经典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由于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所以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比一般普通中学的班主任更大,这是我国中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共识性话题。如何看待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的现状?在未来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改变中职班主任管理现存的问题?这是本文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班主任 管理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更是教育者和各任课老师开展有序教学
【摘要】对于中职学校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化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基础差,学习兴趣淡薄。本文提出从教师自身教学和改善教学方式等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成效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原因呢就是这些中专生出入社会,整个人生就像一张白纸,进入岗位企业忠诚度很高,工作起来也热情高涨,往往能发挥出最大的爆发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优化课堂教学中,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发展智力 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优化课堂教学中,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
被人视为枯燥无味的数字,一旦与诗歌"联姻",不仅能使自身获得新的生机,显示出浓厚的数趣,而且又能变抽象为具体,产生浓厚的诗趣,描绘丰富生动的意境,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宋朝理学家邵康写有这样一首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诗人在20字诗中,巧妙的运用了一至十这10个数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旅途风光,为们我展示了一幅朴
期刊
摘要:在职业学校宽裕的作息时间和轻松的课程学习中,同学们渐渐没有了刚入校时的学习激情,甚至有些进校前分数蛮高的同学说出了"及格就够了,反正最后拿到的文凭一个样的"话语,上课时的状态也是趴的趴,睡的睡,让我感到调整班级学习氛围已势在必行。于是利用职业规划的修改阶段,我带领同学到市里的人才市场做调查,并要求写出感想及接下来的学习计划  关键词:人才市场 中职生 主题教育     【案例自述】  调
摘要: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341篇教代会研究文献为样本,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对象及发表年份、登载期刊、主题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教代会研究的总体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教代会文献统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代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与形势发展、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左的思潮有所扭转,故而人们的语言有所放肆,文字开始走向不规范化。这是中国汉语、汉文、汉字命运的悲哀!它们诸多表现在若干行业里。例如,文艺界、网络,尤以报刊、电视等媒体为最,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医药、广告、电器行业、学界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   语言文字危机高潮已经到来,如何应对,采取何种措施,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媒体、语言文字界、社会科学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