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已如你所愿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6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主办、前线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2021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庆百年华诞 访双奥之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同步启动。
  本刊记者与百余名与会编辑记者一起,在北京——首个同时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的城市,追寻红色印迹,探访正在建设的冬奥场馆,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胡同里走出“新青年”
  热播剧《觉醒年代》唤起了大家对一百年前的中国和中国革命先行者的再度关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原箭杆胡同9号)的北京《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挤满了参观人群。
  这个整体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的小院落,原有房屋12间,北房是《新青年》的编辑部,南房是陈独秀日常起居场所。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专题展首次汇集展出了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時往来书信及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并以仿真的形式集中展示了1920年9月至1926年7月间《新青年》刊登的200余篇马克思、列宁著作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
  1917年初,陈独秀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来北京后居住于此,同期由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这里。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参加编辑部工作,并充当主要撰稿人,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由此奠定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青年》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机,迅速宣传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5号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李大钊在他当值编辑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并集中刊发了8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同时,他还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散发传单时,被反动派当场逮捕,《新青年》编辑部也遭到了搜查。1920年2月,为躲避北京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离京赴沪。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有近30期《新青年》杂志在这里编辑出版,影响了一代热血青年。
  走进播火者故居
  北京西城区文华胡同东段深处,经过前期布展提升的北京李大钊故居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在李大钊不满38岁的一生中,有10年在北京度过。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今文华胡同24号),是李大钊在故乡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李大钊故居分为南北两个院落,李大钊及家人租住在北院。走进北房的堂屋,迎面即可见一组中式的中堂陈设。墙上挂着一幅著名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这个堂屋,他曾接待过陈独秀、邓中夏、梁漱溟、章士钊等众多革命同志和友人。
  南院内,《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系统展现了李大钊在中华大地播撒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火种、推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实践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进门处,一段1924年李大钊在莫斯科大剧院演讲影像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这段无声的黑白视频是李大钊存世仅有的8秒钟影像资料。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反动军阀逮捕。4月28日,李大钊从容就义。他在绞刑架前挺直身躯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你们不能因为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百年报业
其他文献
黄存平,1989年生。江西省作协会员。江西省第五届青年作家改稿班学员。有作品发表于《少年文艺》《名作与欣赏》《江西日报》《散文诗》等报刊。出版诗集《脚步》。  一  二○二○年一月的一个周五。天气:雨中有雾。心情:很想哼小调。  在这样一个烟雨朦胧的日子里出行,会增添许多意外之喜。是的,在这浪漫的时日,《星火》“发现家园”采风团携着对诗意家园的想象,告别高楼大厦、繁华与喧嚣,悄悄向心灵的恬静靠近,
你若去江南,我愿清风明月相见,欢是指定的  在杭为州,在苏也为州,青石砌出小巷  马群乘着杨柳风奔赴天堂,留马头布道于青砖黛瓦  风再起时,小生着青布皂衣,斜挎灰布的包裹  十八竹的骨伞下,高山藏流水,广陵藏散  自称“奴家”的你衣熏淡香,携琴,也携如梦令的阁楼  咯吱咯吱说话的,不是木屐,是木制的楼梯  醉花于阴的,不是兰溪,是千里的江堤被女儿红染指  你若去江南,我也愿携丝竹临江,仙风催动道骨
弹簧以其弹力的“变”,使得涉及弹簧的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等问题变得特别复杂,给同学们处理这类题目设下了层层障碍,使得同学们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下面我们就从规律领悟开始进行突破方法的探索。  一、小弹簧大规律——模型分析与规律汇总  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规律,以力的三种作用效果为主线串联起来,即力的瞬时性作用、力对空间的积累效果、力对时间的积累效果。小小的弹簧就包含了这三种作斥 
感谢九月,感谢九月金黄的银杏,感谢九月风干的核桃  感谢九月坚硬的外壳里最娇嫩的心  感谢九月捧出的丰满与枯竭  感谢九月献给天地的,一生一死,一荣一衰  感謝九月,就像感谢一个又一个的女人  感谢她丰饶的臀和凹凸的腰肢  感谢她晃动的手臂和乳峰  感谢她在九月里的一舍一得,两个徐娘,一个半老  感谢九月的红皮鞋,窗帘下一只,鸳鸯枕里一只  感谢她伸进月光里那双皎洁的脚  感谢他的深情像拉满的弓 
一  那个坏消息是一只苍蝇带来的。  八月的一天午后,张三就着一碟臭腐乳喝了三碗红薯粥后,四仰八叉地躺在老屋天井边的竹床上午睡。这是他伏日里每天的习惯。他的生活就是这样聊赖。全村的人都在忙着双抢,中午想躲在家里休息一下,弄不好还要受到一阵雷声的恐吓,大呼小叫地去抢晒在稻场上的谷子。做工的小憩片刻后也要顶着烈日去上班。只有张三既不作田也不务工,午饭后便可以放开身子睡觉,只有尿才能憋醒他。自从父亲被广
你乘坐的航班起飞后  我们这就涨潮了  夜航班  飛机是  欲落未落的  一支鹅毛笔  我是笔芯内的  一滴  苍穹之下  星灯无数  亲爱的  你是唤我去添色的  最亮那盏
在素有“膏都盐海”美誉的应城,有一个以鹦鹉螺作为应城“盐海”形象大使而规划设计的居民小区——刘杨社区。据说住在里头的居民能够实现“六个不出门”:办证缴费不出门,看病就医不出门,上学读书不出门,民生服务不出门,务工就业不出门,居家养老不出门。  社区就在城边上,缘何“六个不出门”?4月20日,带着系列问题,我们参训学员一行14人前往实地一探究竟。  一问:缴费、就医、教育、务工缘何不出门?  走进社
有一片云朵在古井里飘荡  有无数鱼虾在水底流浪  那棵皂荚树下  许多人,随同水花  一齐走失在石板下  昨天的衣服、竹篮  晾在了昨天的牛皮树上  藤条的秋千  在葡萄未成熟时  就开始慢慢衰老  扛着锄头路过小溪时  青色的李子搖落了果实  多么仁慈
编者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正风反腐、管党治党注入强大动力和勃勃生机。当前,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为宣传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为广大读者答疑解惑,指导实践,从本期起,本刊梳理部分热点问答,敬请关注。  2017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前期试点工作的总结报告,同意将改革试点在全国各地推开。  2017年10月14日,习
人至中年  荆棘重生还是荆棘。雨水  披在荆棘上,才是  雨水的样子,每一滴都欲说还休  每一滴都似难言之隐  人到中年  承認雨水也有脚,也会在大年初四  出入病房,成为我们所看见  雨水的样子——  我们要看见它在瓶中落下,才心安  我们要在病床前  听见亲人均匀的呼吸,才心安  我们用中年的脸,贴近暮年的脸  才心安……  惊险啊  雨水从荆棘落下  又一年:  我们想说的,和你不想说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