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以2010 ~ 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考察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两者间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 企业声誉通过促使企业实施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在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 企业声誉对风险承担具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企业声誉;风险承担;非正式制度;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
【机 构】
: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企业声誉通过促使企业实施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企业声誉对风险承担具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客户集中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进而影响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选取2017 ~ 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探究客户集中度与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客户集中度对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进一步分析表明, 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显著。 此外, 将客户集中度按中位数划分并进行分组回归, 结果表明, 在大于客
【摘要】高质量发展既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总要求, 也是我国企业创新变革的关键词。 面对深刻变化的政策取向与外部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该如何适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也是必须直面的话题。 本文立足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并结合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从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投资分析、财务估值与定价、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分析与评价体系、扩张模式等七个方面, 提炼出企业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 一方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各国综合实力差异与日俱增, 国际环境趋于错综复杂; 另一方面, 部分国家和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屡破红线、基尼系数飙升等问题突出, 引致民粹主义崛起, “逆全球化”抬头, 世界不稳定因素持续聚积。 现有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全球各国, 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金融发展的需求。 我国可发挥自身优势,
【摘要】分税制下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基于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 利用八大城市群面板数据, 通过构建静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单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 对我国横向税收竞争机制与策略行为进行定量识别。 我国城市群在总体税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关系; 城市群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存在显著不同, 总体税收呈现出差异化竞
【摘要】基于2009 ~ 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 研究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杠杆动态调整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 且在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过程中, 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杠杆动态调整的中介渠道”实现的。 进一步研究发现, 相比非上市银行和中小型银行, 在上市银行和大型银行中杠杆调整机制更明显, 并且上市背景和规模
【摘要】通过探究业绩承诺对投资效率的影響发现: 业绩承诺会通过信号传递效应缓解投资不足, 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但是业绩承诺又会导致估值过高, 估值过高的企业会通过加剧过度投资而降低投资效率。 此外, 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不同, 其业绩承诺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进一步地, 还探究了业绩承诺在投资效率对企业价值影响中的作用, 为业绩承诺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也为上市公司和政府
【摘要】实践证明, 源于市场失灵的政策性金融需求仍然无法脱离以国有政策性银行为主体的供给模式。 然而, 职能定位与保障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制约了政策性金融在“强位”“弱势”领域的持续发力, 并可能在政策性金融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的过程中引发金融抑制等风险。 由此可见, 必须在继续坚持“高政策性”核心定位的基础上, 围绕已有规则体系对“代理人问题”治理不力而造成的运行风险, 探索更契合新发展格局下政策性金
【摘要】本文针对“实践走到了理论前面”的常见说法, 在金融领域范围内进行探讨。 历史上实践超前于理论几百年、几千年的情况都存在; 实践在短时间内超前的情况往往受到关注, 超前太多反而容易被忽略。 就合理分工而言, 实践应该负责探索新领域, 同时为理论提供待研究的问题;理论应该为实践解决难题, 同时推动实践进步。 因此, 实践理所应当走在理论前面, 理论与实践在分工基礎上相互配合, 共同推动人类社会
【摘要】工程机械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 其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商务结算方式通常采用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 同时票据类结算方式也因其固有的流通性、兑付性等特征为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天然的场景。 以S公司为例, 首先分析传统票据类结算方式给S公司及其上游供应商带来的财务及管理困境; 然后提出构建供应链自金融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 并对该方案与其供应链现有问题进行匹配性分析; 最后总结其构建供应链自金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