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虫子的厉害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儿说右手臂痛。我一看,哎呦,右肩上肿了一个大包,仔细看,包包的顶尖还有个小洞。不用说,肯定是虫子咬的!
  小孩子天天在地上摸爬滚打,很容易就会被虫子叮咬。我没有特别当回事儿,以为过两天就好。
  不想第二天,红肿得更厉害了,直径约有10cm,中央部分还出现了脓疱!
  我打算用针挑破脓疱导脓,宝儿一听眼泪就下来了,死活不让我碰。但我还是趁宝儿不注意时,快速挑破了脓疱。宝儿大哭。边上的妹妹贝贝看热闹,说哥哥真是不勇敢,还撩起衣服给他看自己身上的包包。
  贝贝原来也有包包,不过没喊痒也没说疼,我也就没多想,以为只是蚊子咬的。
  第三天早上,宝儿大叫,说好多东西从挑破的地方流出来。我一看,哇!全是黄黄的脓液。我赶紧清理,顺便挤压除去皮肤内的脓液。芝麻大的伤口内,一共挤出了6~7滴黄豆大的脓液。
  可是,更可怕的事情在妹妹那里。当天晚上,贝贝开始高烧,我抱起她,才发现她的右臂、右腿和肚子肿起了几个包,跟哥哥右手臂上的包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这是俩孩子一起在草地玩的时候中的招,贝贝身体比较强壮,虫咬的毒素发作得慢。
  贝贝一直高烧不退,还伴有感冒症状,退烧药的药劲儿一过,体温马上直冲39℃,人也变得异常焦躁,动不动就大哭,而且有了哥哥的教训,贝贝拼命护着她的脓疱,死活不让我用针挑破。怎么办?我忽然想起可以给她泡澡,等把脓疱泡软了,不就可以处理了?想到做到,我放了满满一盆洗澡水。见不用动针了,宝贝俩不等我劝,自己就主动跳进去。十分钟不到,贝贝就大叫着从浴缸里爬出来:“妈妈,你看!”只见贝贝身上的脓疱开始向外面流脓。
  虽然清理了大部分的脓液,贝贝的伤口还是继续红肿,最要命的是高烧依旧没退。这周正好赶上贝贝参加统考,不能缺席,可怜的孩子早晨吃完退烧药就去考试,中午考完了回家继续吃药。折腾两天,我终于撑不住了,向贝贝的儿科医生求救,问问她有没有好办法处理伤口。
  原以为听听医生的建议我自己处理就好——不就是被虫子咬了么?不想医生一听我的描述,立刻严肃地说:“你现在立刻带孩子到医院来。”
  医生的话搞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急急忙忙安排好工作就带宝贝俩去医院。医生最先做的,居然是化验是否被西尼罗河病毒感染。我这才想起来,今年夏天离我们不远的达拉斯闹病毒,还出了人命。怪不得医生要我们来医院,原来是害怕这病毒在我们这里流行。
  检查结果是阴性,医生大大松了一口气,然后才踏踏实实地跟我讲怎么处理被虫咬的伤口:
  洗澡 孩子被咬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得赶紧换衣服、洗澡,清理可能存在的虫卵或是幼虫,防止寄生虫寄生到皮肤上。
  清理伤口 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尽可能去除皮肤上残留的昆虫毒素。
  专业处理 如果是等到孩子化脓感染才发现,需要用抗生素药膏涂抹患处;若发高烧,就得马上带到医院交由医生处理。
  消毒衣物 把孩子穿过的衣物、接触过的床单、被罩、睡衣等全部消毒,清理可能存在的虫卵或幼虫。
  这次虫咬事件,让我充分领略到了小小虫子的厉害,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吃一堑长一智,顺便记录下来,也给户外活动比较多的宝贝的家长们提个醒。
其他文献
突然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就会立刻飙汗。汗腺一时无法适应,结果堵塞发炎  炎炎夏日,很多孩子因为反复汗疹求医,家长烦恼不已。其实,我这个医生也一样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那4岁的儿子,也是成天红疹不断,痒到不行,气得我想把自己的儿科医师招牌给砸了。4个类别:浅、中、深及脓疱型  汗疹、热疹、痱子,其实全都是同一种毛病,和汗腺堵塞有关。随着堵塞的程度,进一步可以分成浅层、中层、深层汗疹,以及并发轻微细菌感
眼睛的结膜位置比较靠外,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其他外来物的侵袭,导致眼睛变红、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孩子天生好奇,喜欢到处乱摸,同时又不太注意卫生,很容易将病毒、细菌揉到眼睛里,是结膜炎的高发人群。  而这种炎症,与季节无关。  新居带来过敏性眼病  搬到新家后,3岁的小米总是眨眼、揉眼,还爱打喷嚏,妈妈以为她是着凉感冒了,没想到到医院一检查,居然是过敏性眼病。  过敏性结膜炎经常在季节转换、温差变化
家庭教育投资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成为家庭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究竟是什么因素催生出这种现象呢?  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高收入的家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他们有条件、有能力让孩子享受更多样化或更优质的教育,比如上兴趣班、选择学校、为子女开“小灶”、聘请家教或者送子女去留学深造等。  家长观念改变。“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已逐
我没有让荳芽、蝴蝶上安亲班(注:学习辅导班),是为了让她们快乐地学习;当初让她俩上蒙氏幼儿园,强调的也是启发式的引导教学。结果,一些朋友开始认为,我是个对孩子一点要求都没有的妈妈;甚至有读者问我:孩子太快乐了,会不会就此吃不了学习的苦?  我还真心不这么看。  生活归生活,学习归学习  大家若有机会问问荳芽或蝴蝶,就会惊讶地发现──我从来不曾对她们说过“妈妈不在意你们的成绩”之类的话。  孩子们考
40x40cm花布及素色布各一片,正面相对缝合,留返口;翻出,用藏针缝合返口;  如图对折成三角形,用水消笔画上三条线,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沿a线翻折三角形,缝合,留出穿绳用的空隙(不要把正反两个三角形缝在一起);  反面的上端线也如此缝合(展开是这样的);  分别沿b、c线缝合,把正反三角形缝合在一起,然后沿边线往里推压成正方形;  如图折叠,下翻出另一小正方形。另一边也如此折叠,并用扣子固定
西方的圣诞节和国内的春节,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收礼季:圣诞节收礼物,春节收红包。即便平时,他们也不缺礼物来源,尤其是80后组建的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大人1个孩子,大人们都竭尽所能地希望孩子快乐,于是礼物越送越多,红包越封越大。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礼物多,带来3大问题  加拿大有一位叫做玛吉·玛曼(Maggie Mamen)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是儿童医院的医生,后来在大学里
周末暴雨滂沱,户外活动泡汤。雨蛙小朋友不愿意了:“妈妈,我要出去玩,我要去玩水,我要去动物园喂长颈鹿……”也难怪,上了五天幼儿园,难得有个周末,又下雨,哪都去不了,孩子怎么高兴得起来?  “咱们来涂鸦吧,用玻璃球画画。”“我不!”  “那我们玩橡皮泥,捏糖果。”“我不要!”  “要不我们来搭积木,或者妈妈陪你玩过家家?”“不要不要都不要,不好玩!”小丫头不依不饶。  我的这几样法宝她全玩腻了,今天
一针一线,静下心来亲手为娃缝制专属旅行日记,陪她一起用脚丈量世界,用心书写成长。  我家有个五岁的小人,美名“番茄姐”,因此我也有了“番茄妈”的美称。由于我和番茄姐都是手工控,所以每次旅行归来,为了留住路上的精彩,我们便有了许多旅行主题的亲子手作。在这个假期,就用我们的手作,与你分享旅游的甘甜吧。  每次出游前番茄妈都会根据出行天数,手工缝制一本旅行日记。这样做的好处是拥有更合适的厚度,更统一的尺
倾听就是允许孩子把情绪流淌出来,就是接纳与理解,就是爱。  ——孙瑞雪    国庆长假,杉妹的表哥田宇要来我们家做客。因为房间有限,我们决定让杉妹跟我们睡,以腾出房间给表哥用。尽管我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给杉妹做思想工作,但表哥到来的那天晚上,杉妹还是趁我们不注意时,飞一般地跑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在了床上。  杉妹爸发现后,有些不高兴地说:“不是前几天就跟你讲好了吗?田宇哥哥是客人,你得把房间让给客人。
积木色彩鲜艳,形状多样,各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不过,是三分钟热度呢,还是当成真正的兴趣爱好、长久地喜欢?那就要看家长的功夫了。  随便玩玩而已  选择柔软的布积木 0~12个月  晨晨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积木了。也许有家长说,孩子都不会坐,怎么玩积木呢?其实,除了木制的、塑料的硬积木,还有一种布积木。  晨晨1岁以内玩的都是这类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布积木。我忙的时候,就把布积木给晨晨,让他自己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