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茎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9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测定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防治芝麻茎点枯病,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测定了9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采用常规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致病菌株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aubl.)Ashby]。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SA,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胰蛋白胨;适合菌丝生长的p H值为5.02-6.2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致死温度为59℃;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该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纯化出18株内生真菌,采用拮抗试验测定了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发现疣孢漆斑菌DBR-11对多数供试菌
采用自行合成的分子两端、一端带有NA端基和两端都不带NA端基的三种齐聚物,以及化学组成相同、分子链长不同的齐聚物和高聚物通过物理共混法对LP-15树脂进行增韧。比较了齐聚
采用电沉积法成功制备Cu准一维纳米线及Cu/Al2 O3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分析技术对纳米线及其组装体系进行了形貌、相结构的观察和表征。紫外见光吸收光谱测试表明:C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是由纤维连续织造呈空芯结构的三维间隔连体编织物作增强体的新型轻质夹层结构,具有整体性、轻质、可设计、低成本等特点。本文中对三维间隔连体织
为了检测不同产肉性能的绵羊群体中miR-1基因前体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与绵羊骨骼肌发育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